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和教育效果上体现出真正可应用可提高的素质,这样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教育最终追求的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生存状态、品质提升,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意识的人,在教育体制和模式下自身的独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育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语文的个性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锻炼老师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语文老师要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来对待,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需求放在与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负责,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张莉 《教师》2011,(12):90-91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教育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纽带,当仁不让地要承担起这项责任。但是,教育不光是要把人类已经积淀下来的文明精华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国内已有不少专家指出,汉字的书写有助于人们左右脑的协调、均衡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更多的人意识到,  相似文献   

4.
张世彪  高洁 《教育》2014,(30):12-1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巨大潜能的、独立、独特、完整的人,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笔者所在学校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以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礼仪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研究》为依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整体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5.
周静 《文教资料》2014,(20):125-126
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加以关注与指导。要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定位,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人格和个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探索者。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学生应是知识与生存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学生最大的诉求在哪里呢?很多专家指出,教师应当关注到学生个体学习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全球教育领域都开始高度关注人的数学素养水平,现今的数学教育目标也早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的"数学知识"上了.实际上,当今的数学教育强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说,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指向学生终身数学素养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针对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因而,在教学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作文评讲着眼于人,关注学生个性和潜力,其目的正是为了学生作文素质可持续发展。那么,作文评讲如何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呢? 评讲贵“奖”,语文教师要勤于赏识,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的发展因主动而有效。 作文评讲要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让他们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学生作文是在老师教育下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必然有反复、  相似文献   

9.
舒泽意 《快乐阅读》2011,(16):55-56
人乃万物之灵长,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更是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人性化,个别化,使教学更具个性特色,那么一定会使自己跻身于语文教学之林。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一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也就是有个性的人。因此,班级管理教育需要新的科学模式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一、班干选拔,富有生机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想当愿干、团结奋进、开拓创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离开创新,英国政治家伯克说过:"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有可能创立伟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本质上说,教育从来就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本文从审视传统教育出发探讨怎样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一、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真正独立的内容,没有天国地狱,也没有内心外物,天地万物都是与人相应存在的自然景物。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学生观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且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学生,在教育中要理解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就在我短短的几年教育经历中,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斓教授的呼唤让很多教育者对学生这一特殊生命体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这无可厚非。“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但是要关注学生,就不能忽视教师,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教育究竟是什么?叶圣陶说:"往单方面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硬实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软实力。软实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演说能力、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力量,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要对生活和事业热情、执著,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爱心,公正正直,在其职业生涯中,具有生命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师既要关注自身生活质量,善于自我调节,追求职业幸福,也要关注学生生命,积极开展主体性教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能够改变教育观念,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自觉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6.
李丹 《文教资料》2014,(20):102-103
教育评价具有多重功能,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使得教育评价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和定位教育评价方向---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评价要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将发现我们的学校正在努力地适应着他们,而不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去适应学校。学生在校园里将变得轻松和愉快。原因是我们的课程变了,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到最好的大学,而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都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他们每个人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而且要关注个体;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当前,还要关注他们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正在为学生营造着新的生活。下面是一堂课的案例:语文课,我提前几分…  相似文献   

18.
葛中云 《考试周刊》2013,(43):182-182
<正>教育面对的群体是有独立意识和思维的人,在教育教学中应体现出教育的人文关怀。高中音乐课是实现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音乐课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而且要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情感获得体验、思维得到发展和人格获得升华,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情感熏陶、让音乐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突出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彰显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小学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经常被忽略,不少人将其作为学习的辅助科目,其地位处于教学边缘。在要求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时代,小学美术课程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需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能力,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课堂,使得学生深入感受当地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将"数学活动经验"列为要求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的一部分,并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为学生学习服务"作为确定教学方式的立足点,把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帮助,是否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衡量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