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础应用,作为一种普及式的应用,其应用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本风貌,特别是现在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还远没有进入成熟阶段的时候,这种对普及工作的考核也是不可轻视的。同时对基础应用情况的考核也可以反映出建设与应用的协调程度。指标体系中,信息化基础应用主要体现在:基本应用情况、学校  相似文献   

2.
树人 《教育文汇》2013,(19):5-5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全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加快改造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终端设施普及水平,实现多媒体班班通。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建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远程教学支撑系统,形成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确保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昝彪 《林区教学》2020,(4):114-117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水平能一定程度反映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以广元地区为例,开展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研究,对了解我国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有借鉴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科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取得了价值认同感高、能有效支持课堂教学和教师建设资源参与度增强等成果,还存在资源种类陈旧、优质信息化资源难共享和信息化资源使用模式落后等问题,可以从用新教学理念构建新教学模式、整合优势共建共享和打造地域特色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方面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发展与建设规划的开端年,回顾过去5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可以得到这样的共识:第一,城市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普遍完成,具有在各学科开展教育教学应用的环境;第二,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普遍提高,具备在课堂教学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第三,信息技术课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学校信息化的环境基础与教师、学生个体的能力基础具备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条件。这些可以概括归纳为在个体、单位或系统的局部上完成了信息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信息化对社会上各个方面及领域均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学校发展同样如此。在当前学校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学校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为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应当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以提升,促使学校得以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得以普及应用.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如何让这些硬件环境能够在学校工作中发挥作用.近几年各学校致力于资源建设工作.以寻求应用方面的突破。北京四中一贯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把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如何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效能、信息化应用方面怎样合理引导、资源建设如何规范等,并进行了深入思考,解决了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在信息化设施建设、信息化配套项目、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报道,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平均生机比为每18.9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分别有90%,60%和40%的城市、县镇及农村学校建立了校园网。随着校园网的逐步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比如,很多学校建设了班用的多媒体教室、课堂学习中心或网络教室,很多学校建成了公用的数字化图书资料中心及网络中心,有些条件好的学校还配备了教师个人专用的笔记本电脑、学生的电子书包等数字化设备。可以说,“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及校园网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也逐步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化保障4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重硬件建设轻资源应用、编码标准不统一、教育信息化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后从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体系、提高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水平、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和开展高等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4个方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与前进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多数高校已经基本完成校园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以此为基础,许多高校逐渐开始步入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与资源整合阶段,各种信息系统、资源库的应用成为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在全校统筹规划的基础之上,根据各学校的具体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各类教学应用系统。其中,各种教学软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已成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学校实际,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是当今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的实施,各个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课程正在从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信息素质教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发展到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教学相结合,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资源的载体,已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是实现学校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稳步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要解决好几个基本问题,使学校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移,稳步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学校投入大量财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如何进行建设,如何用好信息化设备。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信息化设备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出贡献,首先需要在建设中充分理解自身的需求,了解未来信息化的应用情况,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建设时困惑,建设好后无所适从的局面。特别对于农村学校来说。任何一项建设,都是在困难的经费中挤出来的,所以不得不深入探究信息化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和深入,昌硕高级中学对校园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学校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纳入规划,并逐步落实。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是要解决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等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成绩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学校信息化标准,扶持教育软件开放与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我国高级技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支持,对目前我国高级技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做了基本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我国高级技工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学校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日趋显著。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用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用技术促进学校发展的理念,健全制度,推进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奠定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础;立足实际,发挥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加强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普及。经过努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管理形成了有效的整合,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校园网在各学校广泛建立起来,为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但是,很多学校的校园网由于缺乏资源而难以发挥在教学与科研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由此严重制约了学校网络教学的发展,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瓶颈”。开发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建设适合学校实际需要的资源库,为教学和管理服务,是解决学校教学信息化“有车无货”的问题,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代社会,昆明理工大学也有出色表现,本文着重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化工作建设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