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的生态环境观的主要内容——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哲学研究的主题,也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体系的主线。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由此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实现了对以往生态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惨痛教训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先进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与政治建设之间是一种因果与包容关系,与文化建设之间是一种交叉与重叠关系,与社会建设之间是一种相互支撑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他们的自然界整体思想,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思想以及社会与自然辩证统一思想,既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科学理论依据,也是新时期有效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论断,体现了我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人影响自然"的综合协调观、"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观,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现阶段的创新与发展,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现代人应当发展同自然的协调关系,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并理智地利用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的丰富、人化.同时,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也恰恰是促进人本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厚植生态文化、培育生态公民等四个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系统阐述。这四个方面是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生态政治是政治导向,生态文化是文化底蕴,生态公民是主体力量。特别重要的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公民视域谋划与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鲜明特色。从学理上探讨与阐述这一问题,对拓展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而对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越资本与自然的矛盾——评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天生与自然不友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必然不断地掠夺资源、加深环境的破坏程度,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除了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别无出路.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基本特点是:以土地伦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自然的社会化;坚持社会公正;施行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制度.他的生态社会主义对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注意,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受到人们重视.从其生态维度来看,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生态优先原则、人与自然辩证统一、自然价值存在及多维性.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并实现入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必须坚持和谐共进的价值观念,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而人的发展状况影响着生态文明的状况。现代社会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实,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类自身,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于人类自身。人类应不断更新认识,提高素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建设要求,目前,以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文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和协调的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们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从生态文明的属性、本质和基本关系的角度,可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哲学厘定,即生态文明是指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处理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社会)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生态文明研究的意义就在于:生态文明不仅为生态危机的解决以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而且为社会发展的转型和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世界文明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学具有生态意识和现实干预性,展现了人和自然关系,反映出了人们为了利益而抛弃伦理、道德甚至文明的现实.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研究生态文学中的生态思想并利用其思想对人们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熏陶,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构建我国的生态文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提出,是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追求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协调与永续共生的社会文明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文明形态和文明建设理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使其成为党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还心存疑虑、困惑、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视角、多维度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上,要坚持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观上,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动因上,要坚持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辩证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依靠力量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辩证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上,要坚持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辩证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上,要坚持本国民族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辩证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观上,要坚持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他们的这一思想为当今人类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现实而有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系列文献以及著作中所阐释的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及其实现形式和途径的理论,对于我们反对“人类中心论”,构建新型生态观;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育公民生态道德意识;构建环境保护社会调控机制,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关联着意识形态属性,具有不同于一般性或普适性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的内在规定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依据,"人民中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立场,"自然资源公有"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