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本文阐述了如何结合课堂文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何把中西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识别的敏感性,减少沐浴的文化干扰,从而使学生成功地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王春梅 《教育与职业》2008,(17):178-179
文章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和高职学生思想现状的分析,探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之对策,以期引导学生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4.
陈宇莺 《华章》2007,(12):130-130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为达到有效交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了英语教学的热点之一。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进行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英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方面的素养;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文化兴趣点并引导学生平等对待中西文化思想等,使学生能正确树立跨文化意识理念;就学习环境而言,改善硬件设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也是文化教学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嵋琳 《考试周刊》2009,(31):85-86
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学的关键。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还需同时同步地传授中西文化知识。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的介绍和语言与文化关系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际的工具。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西文化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必须注重文化输入与教育。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34):81-8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学习英语语言基本知识,不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不能得体地运用英语。我们应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使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中西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教育的障碍。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导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把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跨文化交际是语言的目的,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运用文化导入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国内外文化地理学家提出的“四主题说”,“五主题说”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六大主题,并对这些主题做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同时提出文化源地相继占用理论,文化冲突论,文化生态学,文化地理模型,文化感觉区,文化景观学说。  相似文献   

12.
雷蒙德·威廉斯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提出新的文化分析方法:感觉结构;并且促成了伯明翰学派的"葛兰西转向"。他的文化理论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思考,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亦有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非传统安全的影响凸显。其中,文化安全越来越受人瞩目,已经成为国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使中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维系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场域,在我们创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学校教育享有正式、正统的文化地位,被赋予广泛的社会合法性和强大的社会公信力。从学校教育同整个社会文化的互动来看,学校教育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续构、文化形塑、文化分配和文化感通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类文化就在不断交流、冲突、融合与共享中发展着,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的浪潮使得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与共享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势头。这种势头的出现,给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考察全球化中的中西文化交流,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中西文化交流的契机,才能更好地从最深层次上去理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制约性和文化共通性的内在机理图式。  相似文献   

16.
崔慧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68+177-168,177
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会引起误译。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缺省和文化预设引起的文化性误译,旨在能够更好地了解造成误译的原因从而指导今后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制约唐山建设文化大市的主要因素,提出应该从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唐山文化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唐山文化;加强唐山文化研究,强化文化队伍和文化设施建设;建设高校,发挥高校在唐山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施韦泽的文化哲学和伦理学虽然主要是一种个人伦理和宇宙伦理,但毕竟还包括着重要的社会伦理维度。这一社会伦理维度集中地体现在他关于文化国家和文化人类的理论研究及对其不懈追寻的实践之中。这种综合了中国古代思想和西方启蒙运动精华,又经其敬畏生命原则独创而升华的理念和行动,是整个人类的重要精神财富,将给予面对21世纪复杂现实的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传统文化在不断变迁,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规律,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证明,本文通过历史反思,对变迁中文化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分析,肯定了变迁的必然性和必须性,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本位文化派、西化派、马克思主义文化派三大派别和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自由主义、文化革命主义之分野。对于文化现代化来说,文化保守主义具有阻滞和校正的双重作用,文化自由主义则具有激进和借鉴的双重作用,两者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各趋一极而表现出偏激性和片面性特点。文化革命主义成为现代文化变革的动力,它致力于文化范式的现代转型,其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确保了新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