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身体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它也受社会规范和社会经验的影响,是高度社会化、历史化、精神化、商业化、审美化的人类文化载体。身体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出现在社会学的视域中,开创了身体社会学这一崭新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的社会学家们在社会学领域对身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布赖恩·特纳从多角度确定了身体研究的范围,从身体的复杂性、身体的社会行动、身体的集体性等方面对身体社会学进行了整合,奥尼尔提出了"五种身体的设想",由此而形成了身体社会学的理论思维、研究框架和时代主题。身体社会学以其敏锐的触角对这一领域进行的探索,使我们对身体的理解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2.
身体意识的觉醒:西方身体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向来是被社会科学尤其是传统主流社会学所忽视的研究对象。当代身体意识的觉醒和身体社会学的兴起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一种政治后果和社会后果,也是西方工业社会长期深刻转变的结果。从1980年代开始,社会学家不仅认识到了“身体”是当代政治和社会文化的一项重要议题,而且开始把身体问题化,并把它作为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和分析视角。尽管当代身体社会学的发展还面临着种种的困境和挑战,但其对传统社会学二元范式的解构和开辟新的社会学研究路径来说确实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思想解构了西方身体思想的基础,即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身体论和笛卡尔的实体论主体论,从本体论的角度质疑了传统的身体观,提出了一种联结性、伴生性的身体观念,建构了一种"无我"的身体思想。这样,哈拉维在梅洛-庞蒂的价值论身体观、福柯的认识论身体观之外又提出了一种本体论的身体思想,其意义在于为身体研究开启了第三条思路。  相似文献   

4.
身体,作为人存在的基础,是教育实践领域不可缺少的主体,也是教育理论研究不可跨越的主题,然而我国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未给予身体以应有的重视。本研究以身体社会学和社会互动论为理论基础,探究时间维度中学生的身体如何参与学校中的互动。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思路,运用归纳民族志和嵌入型个案研究的策略,具体使用参与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遵循扎根理论的基本步骤对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提炼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在学校时间中,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管理人员等不同教师主体发生互动时,虽然呈现出被监管、被规训、被惩罚、被漠视的身体,但其中也不乏学生身体的我行我素、无视、戏谑、反抗和冲突,两者相互交织共同促成了师生双方、生校双方的身体博弈、妥协、共谋及合作的局面,这一研究结论与以往成果存在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5.
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社会秩序论主要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维持的问题,核心是社会和谐;社会进步论主要是说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问题,他认为人的理性决定社会变迁和发展,人类理性发展的“三阶段”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相似文献   

6.
张立 《文教资料》2007,(5):69-70
弗洛依德主义是构成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对“身体写作”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后期衍生出一种商业化“身体写作”的症状,身体叙事被简单地改写成身体欲望的放纵暴露和想象呈现,使“身体写作”的社会形象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病态畸形的性爱文学完全归之于弗洛伊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谢雪梅 《海外英语》2020,(8):245-246
在对"身体"概念的理解上,生态女性主义领域主要划分为两大阵营:本质论与构建论.两者都陷于旧有的以身体—理性为代表的二元对立之中.该文结合生态女性主义中已有的"身体"理论发展以及物质主义思潮,以"物质化"概念结构重新审视身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重构生态女性主义中的"身体"概念.身体是物质化的过程,是物质一话语现象.身体的物质性否定了本质论,认为身体是自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物质化过程;身体的话语性则弥补了构建论的缺陷,从社会的角度肯定了身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而并非被动的社会语言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身体是个体存在的基础。身体不仅仅是肉体,它还是社会文化构建的产物。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身体文化是理解旅游业发展的起点。本文从五种身体形态理论出发,探析了身体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社会学除了基本奠基、形成阶段,就是宏观社会学为主导的时期.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随着其缺陷的暴露,兴起了一批挑战宏观的微观社会学理论,“戏剧论”就是其中之一。《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又是其创始人戈夫曼的代表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强调微观个体对社会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表演者的互动使得社会秩序得以可能,其中还渗透着对表演者身体的解放与重视。  相似文献   

10.
自19世纪中叶社会学问世以来,秩序论、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的社会学家们就对“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秩序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一致;在功能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功能的和谐与统一;在冲突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矛盾与冲突中的和谐与一致;在互动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人际互动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相似文献   

11.
身体教育学复兴的标志性事件是三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卢梭作为第一场另类"哥白尼革命"的发起者,在意识哲学向身体哲学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卢梭而言,身体涵盖了科学意义上的物体论的身体主张,即"我有一个身体",以及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的身体的主张,即"我是我的身体"两个方面。卢梭的身体哲学启示我们教育要重视培养儿童身心全面发展,重视情境教学,重视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2.
儿童"拥有"身体,毋宁说儿童身体性地"存在".儿童身体是法乎自然的整体性身体,这得益于未成熟的富饶、感性世界的可贵、诗画想象的浪漫以及摈弃灵肉分界的彻底,同时,儿童身体也是社会行动者意义上的混合体.法乎自然的整体、社会行动者意义上的混合体是"应该"的儿童身体,儿童教育实践的复杂性现实中的儿童身体"是"他者的身体、断联的身体、规训的身体,"是"与"应该"理应辩证统一.儿童身体现实中呈现的"是"与"应该"的分裂有三大原因:一是儿童教育目的 论上的社会优先;二是儿童立场的悖论难解;三是博弈域中的儿童弱势.从"应该"的儿童身体到"是"的儿童身体,要以显身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起点与归宿,以具身成长支持儿童成长的身化与深化,以身体间性改进师生互动关系,以身体自觉促逼质量系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搏击俱乐部》作为20世纪末集中反映社会情绪问题的经典影片,其传达的信息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尤其如今经济高速发展、民众情绪浮躁的中国,与影片中那个年代的的美国其实极有相似之处。而影片中夸张的暴力美学和末世情绪,配合社会问题本身,也是十分引人深思的。本文则试图从身体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并借此为社会问题的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整形消费热背后隐含的一系列社会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文明化进程日益加快,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身体社会化程度在逐渐加深。如何处理好个人身体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已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以此作为认识和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的切入点加以探讨,可以更好地促使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生活是教学主体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发展和完善、提升生命质量,以及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而进行的生命活动。它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须臾离不开教师身体,是一种身体化实践。然而,在现实教学生活中,教师身体处在宰制、规训、奴役的境遇,出现了身体异化现象。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身体、重塑身体观,增强身体意识、加强自我维护,构建新型学校文化,积极开展身体研究,才能使教师身体回归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6.
儿童身体观是社会大众对儿童身体的总体认知。儿童身体观直接影响儿童身体地位,作用于儿童身体锻炼方法与过程。通过解构儿童身体观,分析儿童身体与儿童、教育、社会三者的关系,批判目前儿童身心二元论的身体观,并且以现象学为切入点,重新建构儿童独立身体观。儿童身体是儿童存在于世界上的基本形式,应树立以下三方面独立儿童观:一是儿童身体是“流动的身体”,身体锻炼需全面化;二是儿童身体是“发展的身体”,儿童身体研究需科学化;三是儿童身体是“在场的身体”,儿童游戏活动情境设计需自然化。  相似文献   

17.
福柯曾言,人的身体是一个表达空间,承载着历史的积淀。社会的文明在人类的身体上实现时空凝缩,有什么样的文明进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表达方式。我们的身体成了社会的肉身,社会将其记忆刻画在我们的身体上.并通过我们的身体加以传递。因此.儿童的身体既是一个生理的身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身体,社会的一切规范都体现在幼儿的身体形态之中。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身体的社会化。是使儿童的身体习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形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身体习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休闲首先指向的是我们身体的维度,与身体相关,其次还涉及到德性、境界、自由等方面,因此,身体实践在休闲美学中有着重要位置。以休闲为研究对象的休闲美学难以忽略以人本身为目的的实践维度,这种实践是对人的异化的回归,它既不单独指向肉体,也不单独指向心灵,而是指向一种人的综合的生活世界,这种生活世界包含了人与自身、自然、社会的默然融合。在休闲的境界中,人不断地提升自我,陶冶自我,从而生成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作为我们的既定国策,是不能动摇的。它必然要对现存的社会秩序与传统文化观念提出挑战,引起社会多方面的振荡,导致一系列冲突的形成。正确认识反映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冲突,探讨缓解或消除这些冲突的对策,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是我国当今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改革  相似文献   

20.
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美学是一种有关身体的话语,美学是作为沟通感性与理性的的媒介而产生并发挥作用的。重建唯物主义美学,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回到起源,从身体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一切,恢复身体话语的基础地位。身体话语的建构过程经历了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