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搞学校教育改革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改革现有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观念的创新引领着基础教育的改革,针对课堂教学的缺陷进行的改革也风起云涌。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冲破教育的政治化,确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教育开始重视对“人”的发现,从培养学生土体性到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发展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改革的依据。无论是教育的宏现决策及教育创新,还是微观的教学改革及创新教育,都与教育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重大问题,本文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届建筑矛后运动的客现要求,分析了人类对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确立的客观依据,并提出了确立当前我国教育价值取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政策价值观是关于教育政策活动价值取向模式的总的规范性引导和调节,是教育政策价值主体对教育政策活动关系、政策活动方式及其结果的认识与选择。在教育政策活动中,政策价值观的确立是首要和必需的条件。就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而言,政策导向性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逻辑,明确未来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在演变过程中,始终以公平和效益作为基本的价值或目标取向。但不同时期,由于国内与国际形势变化及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不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了从追求教育公平或教育效益到兼顾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的发展;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历了从非官方组织到联邦政府,从联邦政府到非官方组织,再到联邦与地方组织相结合的变化;教育改革措施也经历了从对公立教育制度进行部分改革、整体改革到最终建立新型学校的不断调整。探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基本特点与走向,而且对制定和完善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观的演变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与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依存关系,是构成教育价值取向的前提.随着知识转型以及传统知识观到现代知识观的演变,教育价值观也经历了从古代理性主义、近代传统教育价值观到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发展.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知识观的发展要求教育改革主动调整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实现知识在教育中的双重价值,更好地促进教育、社会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工具化倾向,主要体现为民族教育价值的"事物化"、民族教育价值的"去乡土化"。民族教育价值取向应从"事物"转向人,人的解放是民族教育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的解放必须保证民族教育内容的共享性、民族教育方法的实践性、民族教育研究的生成性。而"位育"是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发生的大学生运动,既对该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又对其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理论及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这场发生在政治教育领域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联邦德国从建国初期的传统保守型政治文化到70年代西方式民主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转型。联邦德国政治文化与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变迁,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制度并非机械的纯粹规则,而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育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人文性的,是以人性发展为根本、为人性发展服务的。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制度建设的根本。教育制度建设的价值关怀本质上就是对人类教育共同体成员需求的关注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思政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思政教育的价值建立在思政教育与人的关系上。以“人”的维度思考思政教育的价值形态,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思政教育价值的实践策略。思政教育要立足人的社会利益关系,从社会总体形态出发推进思政教育改革,使思政教育向有利于人的发展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核心,学校和家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路径,以及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充足的教育经费的财力资源、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引领三大条件。完成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关键驱动力是要提高教育改革的效能。教育改革效能是人们为不断满足教育系统内外的要求,有效获取和充分利用对培养人有利的各种资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通过教育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以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为核心,进而使教育的组织和人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有效作用及其状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是由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思想上的引领性、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同步性决定的。提高教育改革效能,要适应教育内外环境发展的需要,有充足的教育改革资源,有高效的教育改革路径和高效的教育改革过程,要以德树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注意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组织及人的发展的特性、作用及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需要教育的健康发展,而教育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教育公平。就内涵而言,可持续发展与教育公平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没有教育公平,如果人们没有发展自己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不会实现。在改革过程中,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应从实践上保持一致,以确保教育和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发展方式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涉及对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教育发展主客体的重新认识、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的重新设定、教育发展过程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教育发展评价方式的改变。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本位型、投入驱动型、外部依赖型、规模扩张型、硬件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有五大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育基本制度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保障公平效率。为确保教育发展方式转变顺利推进,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条件保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减小改革阻力;完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概况、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的新疆农村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教育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得到加强;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新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经验是:增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教师教育;发展农牧区寄宿学校。新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学校运行困难;办学成本过高,教育投资效益不高;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新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是:科学规划,完善体制,增加投入;因地制宜,制定特别政策。  相似文献   

16.
优先发展 奠基未来——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教育规模迅速扩展,教育普及水平大幅度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投资取得较高回报。在教育思想、战略规划、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形成了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模式。中国30年教育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要正确处理教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需要与人民群众需要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与教育国际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方针,也是江苏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追求教育公平与保证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课题。为了实现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在区域高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培训、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督导和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努力实践和探索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丽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6):123-128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都在进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心,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如今的教育现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如"有教无类"、"重在育人"、"因材施教"等。通过对孔子几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形成原因的探析,可以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从而为当代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嘉毅 《教育研究》2022,43(1):4-10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决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立场,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就是要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将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尺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前所未有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然而,要真正实现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在教育观念上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文章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评估体系等方面的观念变革入手,探讨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