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黑人小说<无形人>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以及黑人对其命运的认识与抗争.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从多方面刻画了黑人的工具化命运,白人对黑人工作的抹杀及异化,以及黑人对自我的探寻,有力地揭露了黑人的"无形"命运.  相似文献   

2.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本文以分析小说的第一叙述者克劳蒂亚·迈克迪在文中的作用为主线,通过对克劳蒂亚与佩科拉的对比分析,突出了白人主流文化审美观对黑人的影响,造成了一代黑人自卑、自我仇恨、自我迷失的尴尬境地.同时,两个女孩对于自我命运的不同对待也体现了作者莫里森以作家特有的敏感和忧患,呼吁广大黑人民众秉持黑人质朴本性,坚守本民族文化传统,重建黑人种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最蓝的眼睛》透视出的"他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为研究范本,分析了后殖民语境下的黑人书写主题与核心内容,揭示出黑人种族主义的内化所产生的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黑人在白人主流社会中事实上的无名与无形最终使他们沦为身份认同困境中的"他者".  相似文献   

4.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小说<爱>自2003年发表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为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而斗争,并最终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非裔黑人女性在白人种族歧视以及黑人群体内部父权制双重压迫下艰难生活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充分揭示了非裔黑人女性的两难境地,并号召黑人女性应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反思黑人传统文化底蕴,重塑黑人女性自我身份。小说中的"蓝色"意象完美展现了莫里森渴望在打破种族歧视的同时,重新构建女性自我身份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感的少数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探索了黑人妇女解放的问题.着意刻画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女性的抗争形象,掀开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篇章;揭露了黑人受制于白人的现象,并对黑人内部的劣根性予以了曝光;传达了黑人种族的自我认证,尤其是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抗争的艰难.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天堂>不仅在小说的主题上展现了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了当代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为冲破"叙事困境"所做的努力.尽管距离黑人女性理想的生存天堂和黑人女作家向往的自由书写天堂还很遥远,但莫里森通过各种文学技巧的娴熟运用,突破黑人女性无以言说的境地,呼唤黑人女性将支离破碎的声音变为齐声呐喊.  相似文献   

8.
英里森是位现实主义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表现黑人种族的悲惨命运和历史文化.代表作<秀拉>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述了黑人秀拉姑娘的悲惨命运,塑造了一个与传统格格不入的黑人女性形象.<秀拉>不仅在思想深度上超越了黑人在此以前创作的小说,而且也走在同时代人创作的前面,对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寻找自我价值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在其代表作<紫颜色>中贯穿始终.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西丽从受压迫到取得独立和解放的艰苦历程,揭示了处在父权制社会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追求独立和自我发展,实现精神自由、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主题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中各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来理解<紫颜色>中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小说《无形人》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和黑人抗争,并对黑人运动中涌出的各种机会主义人物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作者运用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异化理论,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塑造了现代美国黑人的群像。本文从小说中的人物分析着手,探索作为现代人的美国黑人的异化和反异化,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以及黑人自我觉悟自我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黑人的种族的历史出发,分析了《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杰拉尔丁、波琳、皮克拉对蓝眼睛的渴望的本质是自我憎恨意识,同时阐明他们自我憎恨意识形成的过程及其表现。这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在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下被白人的价值观同化的现实。进一步阐明她们的自我憎恨意识是因为其价值观的错位和本民族文化和价值传统的丢失。  相似文献   

12.
比尔·科西是托妮·莫里森小说《爱》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作家笔下又一位心灵扭曲的黑人男性形象.通过对该人物的性格悲剧进行精神分析,认为他是一个戴着面具,始终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其性格悲剧说明,黑人只有重新审视历史,勇于面对过去,才能克服“身份焦虑”,实现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悲剧理论在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门登峰造极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理查.赖特笔下的小说《土生子》无疑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试用悲剧理论从《土生子》的悲剧特点、产生悲剧的原因以及悲剧留给社会的启示等方面探讨小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4.
Toni Morrison presents how the white culture crashed on the black people and changed their values in The Bluest Eye.The tragedy story of black girl Pecola reveals tha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white culture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distorted and deformed values of black people.Besides exposing the astonishing reality of black people’s existence,Toni Morrison also explores the way to resist pressures from white culture and keep black people’s mental independence.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悲剧,其中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宝黛爱情悲剧的成因一直为学界和读者所关注。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黛玉自身健康与性格角度出发,对宝黛爱情悲剧成因做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黛玉自身的性格和健康状况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将女性"杀子惩夫"放置于菲勒斯中心语境下,从复仇主体、方式和结局三维度重新解读此类复仇形态,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悲剧内涵。女性杀子否认"母性",张扬女性之帜的同时泯灭了人性。复仇者的自我异化颠覆了受虐者和施虐者的身份,消弭了复仇的正义性;"杀子"的复仇方式凸显了女性困境:"子"是她们与男权社会抗衡的唯一砝码;她们的复仇无法改写其对男权社会依附的宿命,这种结局零化了其复仇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希腊神话人物赫拉克勒斯虽然立有十二大功,声名赫赫,最后也成了天神,但综其一生的命运遭际,仍有十分浓重的悲剧色彩。他的悲剧以命运悲剧和过失悲剧的形式表现,实际上反映了上古人类为改善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与自然、与统治阶级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也是赫拉克勒斯悲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消费主义已成为主流文化并与国家意识形态渐趋一致,身体也从文化的幕后走到前台,其重要性在消费社会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托妮.莫里森敏锐地捕捉到“身体热”这一消费文化的症候,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通过黑人小女孩佩科拉从渴望并幻想得到蓝眼睛以致最终发疯的悲剧,揭示黑人女性身体在消费主义社会中所面临的尴尬困境,以及在消费价值观主导下黑人社区呈现出的荒原景象。  相似文献   

19.
艾米丽是《凯恩河》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作为第三代与白人结合的产物,她的肤色已经被彻底漂白了;同时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也内化了白人的价值观念。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她本人和儿女的命运,黑人熔入白人社会的历程是艰难的.他们必须在不忘记自己的根的前提下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20.
关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一般认为是由于刘兰芝具有崇尚自由的思想 ,冲击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得罪了阿婆 ,因此他俩的婚姻悲剧就产生了。然而对《孔雀东南飞》进行多方考证 ,如刘兰芝的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及离别焦家和双双殉情时的情景等方面 ,就会发现这一观点不能成立 ,而造成他俩婚姻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刘兰芝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