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逆反心理是小学高年级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基础上探索疏导的基本方法与对策:首先要关爱和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然后实施家校联合,因势利导,以疏导为主。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为维护自尊而采取与常理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迫切地希望摆脱成人的管制,为了表现自己已经成熟和独立,或担心别人无视自己的存在,他们常常会用对抗的言行和态度来突出自我和确定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态度。此种心理状态在中学生中表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会有一定的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就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教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作为班主任,在这一年来,笔者首先了解了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其次分析了他们逆反心理的成因,最后确定了一种方法,就是鼓励学  相似文献   

4.
张冬梅 《陕西教育》2008,(11):32-32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生的变化 伴随着身体发生的变化,高年级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①高年级学生度过了从低年级进行各种活动时依赖老师到独立活动的过渡成长期”。②高年级学生的逆向思维开始发展,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日益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做出逆反行为。  相似文献   

5.
逆反心理是人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在青少年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如何正确去处理学生的逆反现象,是一门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逆反心理是儿童在非依附作用条件下,对教师意愿产生的负认同。初入学儿童尚缺乏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往往表现得较微弱。进入中高年级,其从属性、依赖性逐步弱化,自主性、自决性不断增强,他们总是有意试图逃离依附角色,逃离被依附对象的束缚,尽可能地表现其独立性———发生逆反心理。我们认为,儿童的逆反心理是他们身心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儿童个体的发展,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必然会伴有逆反心理产生。反过来,逆反心理又影响和制约发展,对发展起负作用,严重者可使教育失败。因此,我们对儿童的逆反…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使我懂得了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摸索出了一套做小学高年级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用笔和学生谈心。一、用笔“批评”和“表扬”学生─—是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班主任工作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尽力将工作做到他们的心里去。高年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很爱面子,用笔表扬或批评效果会更好。此外,他们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当众口头批评,会适得其反;而口头表扬,则往往受到嫉妒,甚至孤立,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另外,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他们更需要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能…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背景 在担任班主任和学校政教员期间,笔者经常发现学生有逆反心理:个别学生在行动上执拗、固执,在言语上顶撞老师,在平时表现出很自我,爱钻牛角尖;个别学生和老师产生误解,学生不去分析,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个别学生故意触犯校纪校规;个别学生因厌恶某人便故意跟某人唱反调;个别学生去做已作出禁令的事情。以下案例中的卓同学就是这样一个有逆反心理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白延永  祝颂 《文教资料》2009,(31):107-108
教师摸准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告状的心理因素,运用倾诉这个良策,就能正确处理高年级学生的告状,让他们从倾诉中反思自我,宽慰自我,享受和谐愉快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0.
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失调或心理失去平衡,小学高年级新生作文时尤易出现,它严重减损了学生作文兴趣,影响了作文教学。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的这种心理现象尚未定势,因而对其进行探讨就具有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期,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受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或自傲的心理。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升自信心,尝试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孙雁群 《师道》2006,(10):12-13
引起注意,发泄不满,标新立异甚至哗众取宠,是中学生逆反心理和行为的普遍表现。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对抗态度。是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常态教育要求的心理倾向。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在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这,应该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标志。事实上。这些逆反情绪和行为表现于外的外显逆反者,往往受到教育者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或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其中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高年级的小学生拥有对事物基本的独立判断意识,他们可以用文字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作文也是他们最常用的表达途径。为了使他们能够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意识,现在高年级都开设有独立的作文课。作文课对一个孩子的意识成长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生活阅历的增加,其心理也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在感知、认识和接受事物时带有一种相反的反应情绪。类型自尊型独立型自尊心强,自我评价过高,思想与行动不愿受人支配,对任何刺激其积极性的言行、表情都感到自尊心受挫,从而产生对抗式的消极反应。表现特点独立意向过强,讨厌外界强加于自己的思想或观念,特别反感统一的教育模式。为了摆脱他人的束缚,故意表现出逆反行为。小学生逆反心理主要类型及表现特点怎样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我在做小…  相似文献   

16.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思维特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且已具备独立分析和感悟文章的能力.在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忠于内心的感受,用独立的思路解读文本,让个性化阅读引领阅读教学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是中学阶段极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学生对学校、教师所倡导的道德、伦理、规范进行逾越的故意行为,因此调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调整中学生逆反心理大致有理解、沟通、治疗与干预等几种手段。一、理解——打开学生的心门理解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理解学生逆反的原因,其次是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增…  相似文献   

20.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意识。逆反心理常常是青年官兵表现他们青年期矛盾心理的一种形式。它的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保护新发现的、正在逐渐形成的、但还比较脆弱的自我。我们在进行工作中,应该努力去发展青年官兵的自我意识,完善他们的个性,并理解青年官兵,为解决青年官兵的逆反心理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