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研究和SPSS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了解高校就业创业社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探究加强社团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就业创业社团经历对问题解决、人际沟通、职业发展规划等就业专项能力培养贡献度较大,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创业社团经历的整体认可度较高,对社团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重视程度较高.因此,研究认为高校就业创业社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明确就业创业社团定位,优化社团运营管理模式,打造多样化就创业实践活动,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新媒体宣传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暴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发严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到“求贤若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地其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力构成体系,面向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设计出调查问卷,研究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与合作能力”、“生涯规划管理与学习进取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的认可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综合评价了构成大学就业力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象限图分析法,对比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重要性的认知差异,为大学生和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高校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途径,主要是开设沟通礼仪类课程、举办演讲辩论等学生活动,或是在就业创业方面进行相关辅导,而很少将之系统贯彻到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以及班级日常管理等环节中。当前用人单位对学生沟通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因此高校更应当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当切实采取措施提升教师课堂沟通能力、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思考、质疑和辩论来提升其沟通能力。其次,要加强社团管理和活动举办,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社团事务处理和社团活动中强化其沟通能力。再次,管理者应当深入班级和宿舍管理,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沟通、有技巧有水平地处理日常事务。由此通过系统化的策略和措施,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从分析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国家政策、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招生和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指出就业能力培养不足,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产生就业鸿沟的根源;提出高校从重视就业率到全面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转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高校就业率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勤工助学、公益活动、见习实习、暑期实践、创业尝试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竞争优势.高校、政府、用人单位要通力合作,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常态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市场的发展与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较低的情形,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探讨,通过重视社会实践、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高校中就业创业类学生社团不断涌现,如何引导这类社团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拓展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功能,解决这类社团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探索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增强大学生创业和职业规划意识,构架学生社团建设与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桥梁,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文章探索从外部环境、内部管理、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以发挥其在引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创业、就业类社团异军突起,如何进一步引领创业、就业类社团建设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创业、就业类社团的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发挥其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有效载体作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锻炼综合能力、增强职业规划意识的目的.提出创业、就业类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以及素质拓展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对于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大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以及相关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能力。往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能力高低决定其初次就业成功率和初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观点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三个群体均认为本科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大学生本人、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几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正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是一个需要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共同分担的责任体系。本文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视角,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也面临空前紧张的就业局势。本文首先探讨了师范院校大学生社团活动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社团发展现状及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依托专业优势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把握职场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胜任能力.基于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立评价指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大学生社团、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通过开展社团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用课内外一体化、走进社区、在校内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锻炼班、开展小型竞赛、进行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达到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获得更好的职业前景.本文着眼于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构建起建设大学生社团新思路实践体系,谋求一定的成效与创新,强调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在供给侧改革中,必须从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精细化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与行业和企业界广泛联合,走产学研协同育人之路,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多个利益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高校、学生、用人单位。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尝试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学生就业的导向性;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的迟效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与用人单位的适切性;用人单位参与学生培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学分制条件下,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更多学生开始在社团中寻找归属感.学生加入社团,既是满足自身兴趣爱好,更是满足其求知欲望,希望借助社团这一平台锻炼自己,更多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为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增加筹码.为此,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建设完全可以在满足学生对适应社会的需求,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发挥自身服务创就业的功能方面大做文章.要强化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互动,在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型学生社团的同时,要学会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创新学生社团建设;要打造"创就业社团",这样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应对就业压力;要对大学生创就业社团加强指导,构建市场与学生的桥梁应该是创就业社团不懈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于就业方面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价值性、独特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特征,受政府、学校、大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高等院校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要从实际出发,为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从小事做起,在自主创业、市场领域进行尝试,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