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我国综合性大学与农科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过程。前者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通过实现办学的专业化,培养农业部门需要的专门人才;后者是适应现代科技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的趋势和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推进办学的综合化,提高专门人才的综合素质。要在综合性大学里办好农科教育,一是改善农业学科生存发展条件,二是建立农科教育综合化的组织构架,三是推进农业学科和课程的综合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型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出发,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创新人才的客观需求,阐述了在构建研究型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重视的转变教育思想是先导、学科综合化是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是核心、学科建设是重点、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高等教育质量是根本等若干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3.
1999年9月,原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2002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这一举措拓宽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门类,对探索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如何办农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充分利用并校的契机,依托交大的整体实力和学科综合优势,迅速提升农科的综合实力,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中农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真正形成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便成为我校加强农科建设所面临的、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3年来,学校在一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陈元 《教育评论》2015,(2):161-164
1929年中山大学首创农科研究所后,其数量不断增加,民国时期先后有8所大学设立了18个农科研究所。民国大学农科研究所的发展促成了农科研究生教育。当时的农科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私立大学的农科研究生教育优于公立大学,在理、工、农、医学科中农科研究生教育水平与其他实科类学科相比并不逊色,农科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5.
综合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而学科的综合化是大学综合化的基础,在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综合化转型过程中具有战略地位。从高水平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化的发展模式来看,主要有"内生"、"嫁接"与"移植"三种方式,即坚持"内生"发展,促进学科的综合化;通过"嫁接"融合,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通过"移植"共融,推进学科综合化发展。最终实现由综合性师范大学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道路与模式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与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西北部法令>、<莫里尔法案>、<哈奇法案>、<第二个莫里尔法案>、<史密斯-利弗法>等密切相关;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最初施教模式有五种:新建农工类大学、新建综合性大学农科类学院、综合性大学中新增的农科学院、综合性大学中增设的农科课程和已有的农科类院校强化高等农业教育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早期的农工院校大多都改名和综合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中的农科类院系已成为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施教主体.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育综合化是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为学科的不断分化与综合,高等教育将成为社会的核心,大学教育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走综合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崛起进程中的一个战略趋向。综合化战略与综合性大学建设相伴而生,大学综合化是一种历史概念、学科概念、整体概念和质量概念,综合化发展意味着学科综合化、职能综合化、管理综合化等。面对认识理念偏差、特色难以凸显、学科综而不合、人才培养单一、科研缺少协同、资源难以保障等困境,坚持能力提升、特色发展、有限综合、学科综合、协同创新、资源集聚等举措是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综合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的教育改革,是传统“应试教育”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并举的综合素质型教育的转变,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目前,许多学者把素质教育中与创造、创新教育相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这表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农科大学开展素质教育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创新教育是培养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人才的关键。笔者认为:农科大学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做好“五个结合”、“三项”措施,实现农科大学培养农业创新人才的目标。一、农科…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农业大学教育理念和现代化大农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出发,针对农业推广学课程特点,在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农业推广学的课程性质、在我国农业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农业推广学在农科和管理学科中的学科交叉、不可替代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的作用。然而,农村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教育经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寻求破解策略,以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发展思路、规划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打造品牌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等农业院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之路值得探讨。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该校近年来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了不足之处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业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仍然困扰着韩国整个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为此,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社区居民和地方自治团体也对农村教育进行改革尝试;农业大学成为政府教育部门实施农民教育的主体;农林部建立"后继农民--专业农民--先导农民教育制度",为农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和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提高涉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对于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农科”具有重要意义。涉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保障应立足于目标、过程、结果三个层面的特殊性,重构OEAERI(目标、要素、方法、实施、结果、改进)六步循环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把握师资、通识教育和实践课程三个环节,推进标准、制度和反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邹秉文为我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高等农业教育肩负着农业振兴的使命,主张克服传统高等农业教育的弊端,注重实地调查,造就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端农业人才;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以改良农业;借鉴美国高校农业推广的先进经验,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推广工作。邹秉文高等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农村危机,同时开创了中国大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始终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十多年来,高校在完成规模扩大后,开始逐步朝着质量提高的方向纵深发展。提高农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也成为一项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工作。基于此,从提高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战略意义、影响农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等层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引起同人们对该问题的思考、探寻和求索。  相似文献   

17.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事业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事业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的趋势、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医学院校应积极应对,真正确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大力开展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8.
工程院校与其他院校并组建综合性大学之后,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更好地发展工程教育,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合并型大学发展工程教育的优势,结合现代工程教育的特点,提出了若干发展思路,强调了合并型大学发展工程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不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一般特征 ,如方向性、综合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等 ,而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表现在明确的针对性、科学的系统性、突出的动态性、鲜明的对比性、相对精确的可测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综合性大学转向教学研究性大学、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是教育、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因其理论的科学性、前瞻性、全面性,成为21世纪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新指针,对于单科性院校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