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意,它反映并深层地折射出了人类整体和谐生存的目标与图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即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状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既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与生态文明观念相冲突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等。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当前高校德育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具备丰富话语体系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是符合新时代发展特点的崭新的科学论断,它根据社会历史规律界定了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把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整体思维、人民主体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历史逻辑的深刻认识。当前,理性分析和系统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进程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际与国内相统筹,以整体性视域科学研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二是理论与现实相统一,以实践观点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演进和战略定位;三是环境与发展相和谐,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自觉和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5.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文明意识和人文素养,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及和谐校园.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大量有用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二者有着深刻而全面的内在联系,主要在于:建设生态文明是统筹兼顾之科学方法的特定实践,可见与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相匹配;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之理念的现实展开,显然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相一致。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在方法论、实践目标和核心理念诸方面都与践行科学发展观高度地契合,故而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五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本文研究了老子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各复其根",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即如何利用资源、科学技术和如何组织消费,并以老子生态哲学当中的一些观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入手,进一步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惨痛教训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先进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与政治建设之间是一种因果与包容关系,与文化建设之间是一种交叉与重叠关系,与社会建设之间是一种相互支撑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掌握情况,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目前仍然存在于领导的讲话中、学者的研究空间里。虽然有环境保护部门的倡导,却没有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形成"气候",也没有形成新的文明范式。在STS视域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明确"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概念;其次,要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性",坚持生态自觉,形成生态文化。第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理性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作为文化存在展示自身无限超越潜能的新阶段,是文明范式实现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针对工业文明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弊端,始终强调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用生态标准去评判社会各方面建设的成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全社会都能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人与自然的历史状况,现实矛盾以及当代困惑等方面分析,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历史和现实反思的结果,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求人类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道家的哲学思想注重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讲求无为的思想,崇尚人们尊敬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无疑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继工业文明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文明形态,强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同时重视生态伦理观的建构。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紧跟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潮流,我国大力倡导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然而,就教育领域而言,现阶段广泛存在的师德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生态发展,不利于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生态伦理观出发,探求生态视野下的师德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休闲观主要涵盖休闲得以实现的前提、休闲的特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发展和完善经过很漫长的时期,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休闲观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促进,都力求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的、合理的休闲,将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寄予中国,认为在21世纪中国最有可能创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这是有根据的。根据之一是中国目前的领导层,即中共高层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根据之二是中国已形成了成熟的、前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这就是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引导下走向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表现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新建制将走出个人原子主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会逐步地走向为了人类的真实的需要而进行生产;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会滋生一种人的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7.
要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状态进行制度设计,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撑,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教育方面的功能与生态文明建设非正式制度效能要求形成天然契合。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体现出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是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孟延新 《文教资料》2014,(17):84-85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作者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探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关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健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17-118
随着工业文明的萧条,生态问题的不断发生,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时期高强度的经济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必然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