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教育生活:一种教育人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雪 《教育导刊》2006,2(9):4-7
回归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生活世界”进入教育学视野,反映的是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体现的是一种教育人学观。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在具体的教育生活中,学生不断生成、丰富、发展。这需要教育向生活世界开放。  相似文献   

2.
"教育世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人类自主设计的"教育世界"是用理解、建构、转化等特有思想方式来促进教育生活方式甚至整个人类生活方式合理化的世界,它是介于"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之间以承担转化和桥梁作用的"中间世界"。丰富"教育世界"话语并以此来有效解决教育自身问题,不断促进"教育世界"与其他世界平等对话是教育研究者应该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生活世界理论”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哲学观点,陶行知在“回到生活世界”的潮流与话语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与世界范围内生活世界理论的对比中,明晰陶行知生活世界理念的内核及其价值,对于指导当今教育改革、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能够提供一种适宜的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必须具体落实到对生活在世界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关照,才能彰显"生活世界"之所以存在并超越现状的魅力."生活方式"是生活在"生活世界"中的人的生存形式和内容,是对"生活世界"话语的关注性超越.可以把学生在一定空间中展现出的流动的"生活方式"分为认知方式、理解方式、体验方式、行为方式、话语方式和交往方式,从而在对学生独特的"生活方式"加以考察的基础上要求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回归"是从教育不注重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走向学生的本真存在,那么"超越"不但是对教育"回归"本身的超越、学生本真存在的超越,更是一代新人对成人所代表的现世的超越、是基于回归学生的"生活方式"从而在达成成人和学生的"视界融合"的同时对人类生活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提出,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不是按图索骥的过程。教育应保持对生活的超越,对生活起简化、平衡、净化和指导人的生活世界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构筑一种新的可能的生活世界。从主体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统一的世界,是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统一的世界;从精神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存的世界;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个体当下、过去、未来生活统一的世界。教育还应关注学生的虚拟生活世界,找回丢失的校园生活向度,共建学生的全面生活世界,以实现学生发展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在批判话语学视域中,教育场域各种行为规范的话语实践隐蕴着规定与描写、信息与互动、形塑与改塑、理性与论证等特征性话语意涵。对行为规范的话语实践展开话语间性、话语次序、话语混杂等方面的超学科话语分析,凸显了现代教育中由于技治理性和管理理性的超常张扬而映现的“话语技术化”、“话语商品化”而展现出理性与生活的张力,也揭示了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世界通过“语境重置”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以及人的“物化”危机。同时.对行为规范的话语实践进行批判性话语研究,能够鲜活地使我们对事物获取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原初、自明、本质、冥会于心的观察、理解与诠释。  相似文献   

7.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8.
教育哲学是思考和认识教育现象及其活动的思维方式,它不能以任何现存的教育事实或教育知识作为立论的依据,前提批判是其重要特征。传统教育哲学以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教育的历史发展被理解为是某种先在本质的实现过程,并试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逻辑体系,结果导致人对自身现实生活的遗忘,教育哲学的智慧性被消减。今天的教育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把教育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中唤醒。  相似文献   

9.
赵婧 《文教资料》2011,(34):140-142
本文从“生活世界”话语的哲学基础出发.阐述了以“生活世界”概念为基础的教育话语对终身教育的影响,并着重对“生活世界”话语在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泛化现象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促使我国的教育研究者能从本土语境出发,分析与解决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1.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由于这一命题在语义及逻辑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在人们理解上存在偏差,学界对此也褒贬不一。从新课改的内容及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更多是向人们传递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用生成性思维方式去看待教学和学生,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成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由于这一命题在语义及逻辑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在人们理解上存在偏差,学界对此也褒贬不一。从新课改的内容及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更多是向人们传递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用生成性思维方式去看待教学和学生,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成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形成经历了个性化教学生活——经验性教学活动——普适性教学方法的抽象过程。教学方法的产生,实质上是教师自我逐渐被剥离的过程。因此,运用逆向思维,通过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阶段还原,在教师基于技能学习的教学方法选择——基于经验积淀的教学活动重建——基于生命实践的教学生活展开等三个层面上,构建教师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展现自我的发展历程,从而让教师的教学形态完成从模仿性教学上升到反思性教学,再到生成性教学的蜕变与提升,以此实现教学个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师教育正面临着从知识范型向生存范型的转换。“面向生存与生活世界”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本原之“思”,是教师教育的生命性体现。回归生存与生活世界是生成教师教育主体性的基本前提。实现向生存与生活世界的转换,是现代教师教育实践性的根本走向。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了分析与论证。从历史上看,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的混沌统一到后来的相互分离而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从现实来看,要克服现存的道德教育的弊端,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客观真实的生活世界,并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生成性思维来展开与运行。一方面,现实生活赋予了道德教育以生成性、真实性、丰富性和完整性等;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又引领现实生活,赋予现实生活以超越性和崇高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此相关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以及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三个方面。关注学术界对这一命题发出的不同声音,探究理论研究中分歧产生的根源,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人们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可以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曾一度将"符号世界"作为自己的实践根源,在实践理念、实践范围、实践影响上都存在着脱离生活世界的偏失。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起点、条件、动力、依据和归宿进行重新考察后发现,生活世界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实践根源。这种实践依据的转向,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生活哲学在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复兴,主张哲学应回归生活世界。它以人的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哲学观关注人以及人的生活,内蕴着生成性思维。它强调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培养,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此,把生活哲学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一个视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一视角下,高等教育应教学生认识自我、热爱生活并关注学生的自我生成,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并创造生活的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9.
《孟子》一书论性善、道仁爱思想,追求人性修养的目标与境界、人生存在的乐趣,提倡人格尊严和平等,教育我们如何看待生死,疲富生命教育思想。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自身内心世界的冲突,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的出现,孟子的生命教育思想为我们调整自我的内心世界,直面人生的喜乐悲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