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这四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它们都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起飞,在70年代达到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引起了世人瞩目,成为后发型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代表。 “四小龙”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都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储备靠教育。研究“四小龙”的教育,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从中探索到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我国建立、发展以来,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在党风、社会风、政府廉洁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商品经济(本文所称的“商品经济”皆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关系吗?如阿评价商品经济的全部社会后果?对这些疑问,人们有不同的回答。一些同志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判别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各种问题的唯一标准,商品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道德等方面就只有促进的、好的作用;道德等  相似文献   

3.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14-19,58
汉初社会经济严重凋弊,再加上“重租税以困辱之”的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基本萎缩。惠帝、文、景之时,实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商品经济亦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景象。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汉代社会经济(包括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汉初“黄老政治”与“休养生息”政策,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是汉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四、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亚洲“四小龙”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四小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上,选择了由经济发展对人力需求引导高等教育对人力供给的适度发展模式,并以无可争辩的事实验证了它的正确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一、亚洲“四小龙”模式的实证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因有政治与宗教、文化与科学及经济等方面.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自1862年美国的“毛雷尔法案”签署以后,高等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动因便归结到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同质的阶段性水平决定着不同质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既是高等教育的供给函教,也是需求函数(樊安群,1992年).  相似文献   

5.
70年代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经济迅速发展,崛起成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1961—985年间四地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述9%,被誉为亚洲“四小龙”。它们的成功,除了其他有利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重视发展教育,特别是重视基础教育的普及。目前,我国特别是广东等省正处在与“四小龙”经济腾飞时相似的有利时机,研究“四小龙”重视基础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对发展我国的教育和经济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十年改革,随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于是,一些同志提出了:“历史进步与道德落后”的二律背反问题——即工业文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道德的退化。如何正确认识和回答这一问题,笔者以为对于“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亚洲“四小龙”之首──香港经济的腾飞张景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以制造业为龙头,开始实现经济腾飞。70年代和8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速度更加惊人,与韩国、新加坡、台湾一道,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而香港独居“四小龙”之首,获得“荒岛上的奇迹”、“东...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时,有必要探讨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认识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是研究和认识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必须联系所谓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劳动产品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9.
亚洲“四小龙” 自然资源贫乏,五十年代末,它们的经济还是以小农经济或转口贸易为主.但自六十年代以后,“四小龙”在经济上均得到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们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一条重要的经验.一、“四小龙”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四小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极为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基本上超前于经济发展.台湾的教育投入自五十年代以来基本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的.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台湾就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教育投资大量增加.1952年其教育经费占  相似文献   

10.
战后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就引起世人瞩目,赶超“四小龙”已在全国上下取得一致的共识.但赶超“四小龙”什么是关键,本文通过科技对“四小龙”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论述,进一步证明,赶超亚洲“四小龙”,科技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全世界所瞩目。促使“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共同的,又是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小龙”高度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岛以后,经过四十年时问,岛内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台湾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八十年代,台湾政治、外交、经济和社会都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台湾当局面临一种历史性的选择,应顺应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引起世人的注目。亚洲“四小龙”(以下简称“四小”)在经济上的崛起是当代世界经济中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海南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与“四小”的“岛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作为中国天大的经济特区——海甫,在当前全国统一、开放的格局中,渴求发展.欲图大业,对于“四小”的崛起应认真研究.“师夷长技”,借鉴其经验,探讨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海南经济发展,有位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启示亚洲“四小…  相似文献   

15.
亚洲“四小龙”以其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创造的经济迅速崛起和腾飞奇迹而为国际社会及海内外经济学界所触目.“四小龙”根据各自的本土实际,紧紧依靠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振兴科技,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繁荣.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丰沛的、适应的劳动力,经济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日益改善的办学条件和需求市场.比较和研究亚洲“四小龙”教育兴邦的经验对实现“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教育强市具有积极的直接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治体制“滞后”的问题愈来愈显得突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实现政治的民主化。因此,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任务。民主化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民主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多层次的体系,而关于民主的一些基本问题,则是构造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石。比如,“民主”的一般本质是什么?“民主”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衡量“民主”的发展水平?什么是“民主”的实现途径?等等。而恰恰是在这些民主的基本理论问题上,理论界的研究很不充分,一些观点仍未摆脱僵化教条的束缚。因  相似文献   

17.
“分流”教育在新加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物质资源贫乏到几乎为零的海岛城市国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都要进口。淡水也要靠从马来西亚进口,甚至填海造地建筑用的砂石也要靠进口。那么,新加坡是如何从一个被生存问题困扰的动荡的殖民地国家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的呢?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进行开发的政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四小龙”和泰国经济起飞简况及其原因 “四小龙”和泰国的工业化和经济起飞,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是资源贫乏或没有资源,除泰国农业比较发达,南朝鲜有一些煤、可耕地占全国土地的11%,台湾有一些农业基础之外,其余均极少自然资源。其次是它们的经济基础差,除泰国之外,又长期受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战争破坏,“二战”结束后均面临恢复和重建经济的繁重任务,而且经济起点大致相同。第三是它们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晓亮同志在《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发表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面临的新挑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的论断。并主张,“要按照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所有制”,“理顺各方面经济关系”等等。该文还把持不同看法的观点,指责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新挑战”,“是反复”,“是后退”。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亚洲“四小龙”以其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成功的发展道路和调整的经济增长称于世。本总结亚洲“四小龙”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当前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