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集群中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和性质是理解企业集群现象的重要基础.集群企业以聚居的形态嵌入社会网络中,并通过资源获取优势和本身的各种运行机理,来促进集群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企业集群的社会网络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网络资源共同推动了集群的发展演化.通过社会网络视角来考察集群企业间的关系网络,便于对企业集群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等不同阶段与社会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根据基于地方产业集群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将高职创业创新实训分为模仿、连续、颠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实训任务及关联支持要素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于范畴论的方法,创建形成的基于地方产业集群的高职创业创新实训支持系统模型包括中心作用、内部支持、外围影响三个大范畴,以及实训支持效果、对接产业集群、外围资源支持、内部资源支持4个小范畴。在实践过程中,以实训支持效果为核心范畴,对各个层面和要素之间的影响作关联性设计,明确界定各要素。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产业集群与创业活动的知识属性基础上,认为产业集群与创业互动机制表现在创业知识溢出有助于产业集群的早期成长、竞争优势增强与后期转型升级以及政府更好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同时,产业集群内的知识资源及其便捷传播有助于创业者的孵化、创业机会的识别、获取与开发以及新创企业的早期成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一体化与以本地化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本文以温州鞋业为例,探讨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中如何从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深入细致考察,充分利用产业集群资源,提高企业的网络关系资本和学习能力,最后推动中国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  相似文献   

5.
企业资源的获取与社会网络密切相关,其占有稀缺性资源的差别,在社会网络中形成的关系的数量、方向、力度以及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影响着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进而成为影响其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温州籍煤老板在山西的创业案例,结合其坚守、转型再创业等情况,探讨社会网络在企业家创业阶段的作用以及企业家依靠社会网络持续创业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在不同阶段的创业过程中社会网络的作用和功能,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在温州籍煤老板创业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战略管理研究的焦点逐步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行业结构对公司的影响转移到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上来。集群成员企业拥有由六种核心资源和两种外部资源而构成的资源体系,它们通过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资源体系所提供的特有资源而共同形成了企业集群核心能力并最终表现为企业集群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典型的四螺旋特征,该大学围绕"四重螺旋"知识生产创新模式,形成"政府—大学—企业—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架构.在创新创业教育四螺旋模式运作过程中,大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与企业集群、社区之间的深度协同关系.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我国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四螺旋模式获得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作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以及主体结构对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要在保证集群网络较强环境适应能力即柔性化的同时,提高集群网络的生产效率;而选择治理结构的前提在于理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以及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对企业间的权力进行合理分配,进而保证集群网络的稳定性;合理的主体结构则要求企业、政府、协会、中介结构、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三种结构的合理配置是保证产业集群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关系网络的竞争能力,体现为集群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从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特性的角度,探寻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和路径,以期为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困境的有效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部地区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获得了集群创新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安徽省某产业集群专业镇为例,通过建立log istic模型剖析该产业集群的特征,揭示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共生性因素,提出应根据地区资源禀赋状况,通过完善集群外部环境、加强集群内部企业交换关系等举措,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稳定而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有:网络资源的海量性、高效性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网络资源的趣味性、直观性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生动性弥补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枯燥性。网络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主要路径有:把网络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触及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把网络资源融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把网络资源融入道德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把网络资源融入法制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把网络资源融入择业和创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高择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区,长期以来均以国有经济企业、重工业企业为发展重心,但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资源枯竭以及在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迟缓。如今面对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企业发展、改革的重点。与此相应,为加快转型效率,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现今企业人才引进,推动创新、创造,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探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思路,研究其对该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大量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揭示了创新集群的内涵与外延,归纳出三种创新集群,即科研院所引导型、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升级型以及政府政策推动型,并分析了三种创新集群的形成基础、初始动力以及演化路径。然后以襄阳地区为例,结合襄阳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培育创新集群的策略:(1)完善现有产业集群结构,包括完善本地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完善支撑网络,加强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拓展创新来源,发展外部的网络;(2)鼓励创新与创业,培育集群创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制度性因素可以导致集群发展的分化,辽宁丹东与盖州的柞蚕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印证了这一点。针对辽宁柞蚕纺织产业集群分布的地区优势,建议整合资源,给予相应政策扶持;延伸柞蚕纺织产业链条;借力桑蚕丝织品销售网络和渠道;展开国际间技术合作,以便节约集群企业交易成本,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球创业教育正在超越传统模式,强调创意的“可转化性”和创新的“可实践性”。在此理念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创业教育开始建立“课程—创业—孵化”的接续发展过程。牛津大学商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生式”创业教育模式,即将其视为“精英与团队联盟共生的过程”,涵盖以学科集群为基础的教学共生模式,以精英团队为联盟的商业共生实践,以服务人才为核心的校域共生互动,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在创业教育中的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双创"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项根本任务。该文首先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产生背景及其他高校的教学改革方法,提出了以"学分学程"的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以创新创业教学的管理制度、各种资源的融合、校企联合培养和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为主要研究任务,并提出了教学措施;最后以武夷学院创新创业教学为例,证明创新创业学分学程在教学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职电子商务创业教育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践作为支撑,通过科学布局基地、整合基地资源和拓展基地功能,将专业实训教学与创业实践教学、分层级创业实践与差异化培养、创新创业研究与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高职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毕业生就业情况指标,以依托地方产业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多维度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就业和创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家长。多维度调研结果显示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高,创业效果好。调研、分析该专业就业情况好的原因,该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地方特色产业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产业人才、企业、行业协会、行业信息等资源,整合、共享各方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教学模式改革,使得该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与行业人才需求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9.
按照"协同共建,共享联动"的育人原则,该文提出了"三二一X"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运行思路和策略。融合学科、专业和合作企业优质资源,建设了创新实训和创业实训两大类"教—研"共享基地和7个实践平台,成立了创新创业微学院,开展了"以项目为中心学习方法""问题导引式教学模式"等教研活动,用双创项目成果参加学科竞赛实战演练的闭环式培训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徒制是一项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培养综合素质型技能人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推进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双创教育有机融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从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等多个维度探析二者融合模式,为高职院校基于专业的双创教育提供改革思路,为培养专业型高素质技能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