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再复将人物命名为“对象主体” ,但他们仍然是作家的对立面 ,原因在于刘再复将主体性框架作为其理论基础。如今人物被视为与作者、读者共存的相对独立的主体 ,他们彼此进行平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文学主体论是刘再复80年代文学思想的总体归宿。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要求在文学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从主体性哲学基点出发,主体论倡导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一种自由精神的存在方式。必须注意到的是,刘再复的主体性学术思想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文学主体性命题的根本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同时,它也指向对文学自主性的诉求。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一刘再复同志的“主体”论和“内宇宙”论所赖以立论的理论基础,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他要否定的理论基础,简称为“否定的基础”,一个是他所创立所谓“新理论”的理论基础,简称为“肯定的基础”。刘再复同志之所以提出文学的“主体性”,是因为“长期以来,机械反映论在文学艺术理论中根深蒂固,远没有象自然科学那样重视主体能动性的意义。”(《文学主体性论争集》第65页。以下简称《论争集》)读过一点哲学史的同志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论与机械反映论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范畴(它与黑格尔的实践范畴不同)引入了认识论,并充分强调  相似文献   

4.
刘再复先生在《论文学的主体性》中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二律背反”公式,该公式对于建国后至文革结束期间中国大陆文学创作中忽视“文学主体性”的现状有着重要的理论纠偏价值。该公式的话语方式采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二律背反”,但理论根源则是李泽厚化的康德哲学。该公式与世界经典名著的创作过程颇多吻合,但其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理论裂痕,只有加上作家独特深厚的生活体验这一前提,才能弥合这一裂痕,使其主体性文学观摆脱无根状态。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提出主体性实践哲学,以实践主体为本体性范畴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解模式,高扬主体性、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提出要在偶然与必然的具体结构中分析历史事件,这些都构成了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的反拨与纠偏。但李泽厚后来的哲学倾向是弱化主体、突出本体,工具本体取代实践主体成为李泽厚历史哲学的本体性范畴;与此相应的是在对现实问题的论述上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客观力量,而把其它问题作为在此基础上的必然之势推向无定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化道路,要通过如下三种途径来实现:第一,主体性的形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的;第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提高和强化主体性的关键在于改善主体结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立足点是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在文学活动中要将人当作人,要重视主体的能动性,文学当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刘再复试图通过构建主体性理论体系以对抗过去重客体的客观反映论,对抗长期以来存在的机械反映论。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50年代李泽厚美学思想诞生之日起,时至今日,针对它的研究和由此而产生的争论就从没有停止过,毁誉参半。由于其哲学美学具有得天独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度和主流意识形态非常的合拍,李泽厚实践美学思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美学领域的主流话语形式。70-80年代形成的主体性实践哲学是原实践哲学的延续和发展。90年代,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在当代多元的价值观的氛围中遭遇挑战。在论争中,不仅形成了后实践美学,也促使李泽厚实践美学自身进行了反省和革新。后实践美学坚持了审美超越性,确立了主体间性的美学观,试图用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实现与现代美学的接轨。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的主体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教育主体;教师主体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分析教师主体性“实然”的基础本,文章提出教师主体性的“应然”是主体间意义的,进而认为,要确证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就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又依靠教师研究,参与课程变革和进行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研究的具体形式,它们因此而成为确证主体间意义教师主体性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以工具本体论为核心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中的"主体性"其实就是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这是基于社会实践观基础上将人的问题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进程中进行思考的结果.在由工具本体论转向心理本体论之后,李泽厚力图突破唯物史观,从精神层面对人的生存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哲学反思,但未能形成更为系统性的美学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11.
荣格与李泽厚的“积淀”说在积淀内涵、积淀过程和哲学依据三方面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笔认为,荣格与李泽厚的“积淀”说,均在艺术显现的层面上,对人类艺术的审美积淀之内涵与历程作出了探讨,二在积淀内涵与积淀过程上有内在一致性。但二的哲学依据却不相同,并因此使二成为两个不同的“积淀”说。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理论就处在不停的发展变化当中,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主体观念也经历了一定的转型,即从主体性转变为主体间性。主体意识的转型不再以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看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以将客体看成另一个主体的我来进行平等对话,这不仅反映了文学批评理论的转变和革新,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学主体与客体的认同,展现了自由而完整的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把握主体性教学的内涵对于主体性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对主体、主体性以及主体心理结构的认识为基础,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分析,主体性教学就是承认并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和发展师生的主体性,在以传递知识为基础的师生全面交往过程中建构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心理结构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后,李泽厚的美学研究出现了新的转向:由原来的"工具本体"逐渐转向"情感本体"。发生这一转向是有着深刻原因的,而在此转向之后李泽厚本人的学术兴趣也逐渐由美学转向人类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驱动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存在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实现自我与自我实现的逻辑关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拉康式主体展开理论反思,一方面阐明拉康"回到弗洛伊德"的理论改造实质属于反生物学的"主体文化内化"观,另一方面分析拉康语言精神分析学"解构的结构"的理论悖反,从而指出拉康主体性理论主体"缝合"的幻象及其不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尝试说明当代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主体建构的三条思路:从主体的文化寻找来重建交互主体的位置,从主体的语言构造来发现作为无意识的主体与作为语言的主体之间的同构关系,从主体的价值立场来论证主体的欲望生产及理性辖域之间的伦理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主体性教学的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与传统教学比较单一化的教学评价相比,主体性教学评价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功能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通过对主体间和主体间性的讨论,揭示了主体性教育中教育活动实质是人和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同时指出教育活动中主体间性的特点及其与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