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生态美育与“生态人”的造就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当代生态的日益恶化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失衡。人类要实现“诗意栖居”的生存理想,应当首先将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生态人”重视人地和谐,拥有可持续发展观,重视生命的过程之美。他们是实现当代人类生态生存理想的高素质人才保证。生态美育在培养“生态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审美理想.引导审美生活,是当代生态美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纵观生态危机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种种生态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缺乏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环境的改善、人类理想生存境界的实现,有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提升和环境意识的加强,有赖于大量“生态人”的出现。传统的环境教育已经进行了多年,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必须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现状和解决方案进行不断反思。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自然之子"之称的沈从文,其独特的人文生态意识和审美意识突出地表现为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美的崇尚和追求。他的许多作品为我们描绘了唯美的人类生存图景,言说了人类从不缺乏实现"诗意地栖居"的能力,为解决当前世界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育是当代精神生态危机之下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生态审美教育,将生态审美意识植入小学生意识之中,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语文课程的特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融入生态美育,提升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生态”与“文学”的遇合,凸显出人的生态本质与语言本质,旨在构建以生命意识为主导的社会公共性话语。中国三十多年生态文学创作还存在着深层生态伦理矛盾、价值观混沌与审美性缺陷。这种情状尤需要立足中国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复杂性,对生态文学作出本体论的澄明,使之在人类生存与文学创作上担负起引领性,成为真正的生命艺术。  相似文献   

6.
<正> A 文学创作是审美意识酿造的结果。审美意识规定着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每一“个时代在审美意识上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超越。审美意识诚然有历史继承性,但历史继承性终究还是凝聚在当代性之中,丧失当代性也就无所谓历史继承性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当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一代将会有新的美”。审美意识、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由于凝固化而陈旧单一的审美意识、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窒息文学创造的生机,也窒息  相似文献   

7.
川端康成的散文创作中具有一种超越性的“天人合一”生态审美意识。他笔下的自然是充满生机,千变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川端康成描绘了融人自然中的人,表现了自然人性之美,并表达了敬畏自然的思想;川端康成从整体主义思想出发,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批判。他生态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日本传统文化——森林文化、原始神道与禅宗思想等,以及川端对现代人类破坏自然行径的忧虑紧密相连。川端康成的生态审美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对当代作家的创作以及读者的审美倾向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为此,人们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生态真善美教育是培养人们生命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生态认知教育,改变人们对自然的机械工具论认知,从有机整体的生态认知维度培养生命共同体意识;通过生态伦理教育,改变人们对自然的功利主义看法,从“推己及物”的生态伦理维度培养生命共同体意识;通过生态审美教育,改变人们对自然的狭隘审美,从“天地大美”“自然全美”的生态审美维度培养生命共同体意识。生态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培养出人们真善美相融合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史诗《江格尔》与《吉尔伽美什》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古代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与其所处环境关系的非自觉性的思考和认识,但这种思考和认识对现代人类有着启示性价值。本论文将对两部史诗中所体现出的相通和异质的原初自然观进行比较研究,来阐释两个古老的民族崇高且富有诗意的生态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语文生态美育,就是以生态审美原则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态美的思想和意识,用生态美的眼光来评价对象的语文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生态审美意识的培养:1.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自然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人类几十万年的发展是以与自然的协  相似文献   

11.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人的意识,改变旧有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对改变人类以物质生存为中心的生存方式,提升人生精神境界,进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生态美育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生存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在:使人由单一和谐走向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由暂时的、一过性的快感享受走向持续的、长久的美感体验,由注重单一结果走向生命过程美的追求。广泛开展生态美育,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诗意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尚未处于技术对自然狂热征服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前瞻性地看到了人类的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解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与人的矛盾,指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解。人本性、辩证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生态思想的显著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感受与鉴赏(即音乐欣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可以使受教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何海春 《成才之路》2020,(9):106-107
生态美育为学校美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是教育领域顺应时代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尝试,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态审美素养。而语文课堂作为学校开展美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采用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教学策略开展生态美育,达到落实生态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学校应把生态德育融入到传统德育体系中。通过对河南省6所高校2000名学生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生态意识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增强中华民族生态意识,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生态意识具有协调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渗透人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的双向性,辐射人的环境保护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等时代特征。通过环境教育,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基因技术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技术及其理论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遗传、环境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给教育的发展展示了新的前景,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第一,使人们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遗传特征成为可能,并由此提高因材施教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第二,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第三,教育的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人们摆脱“偶然性”的束缚。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教育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旨趣、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如今,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这些变化和需求对美育育人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萧红中学为例,从在教育中重视美育、在德育中强调美育、在区域内发展美育三方面探讨初中美育育人模式的构建,旨在开拓一条"美育育人"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生态美育是运用生态美学观念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的美育教育,是传统美育的转型与发展。高职生态美育能使大学生认识生态的重要性,从情感上热爱并保护生态环境,从行为上自觉养成环保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提出高职生态美育传统课堂教学循环、传统活动循环、团队循环及辐射循环的“四循环”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及运行保障措施等构建途径,为更好在高职院校普及生态美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生态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管理者"生态管理"理念欠缺、"生态文化"引领功能缺失、对"生态教育"重视不够等已经成为制约构建生态型大学的重要因素。构建生态型大学,要从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校园环境、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优化生态学术权力组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