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晓霞 《武陵学刊》2024,(1):107-114
商标法既是财产法,也是国家实施竞争政策的制度工具。一方面,商标法以促进公平有效市场竞争为最终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商标权又在其资本属性驱动下不断扩张,使得商标法某些时候具有反竞争意义。基于此,商标法实施国家竞争政策的进路呈现出迂回性和渐进性。商标资本的趋利性、物权观念的影响、立法预见性的不足以及商标权利边界的模糊性等因素,都可能使商标法的发展间或偏离竞争政策方向。对此,权利限制、司法衡平和各国商标立法的协调与统一则成为抑制上述因素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个本国企业和一个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进行差异化产品的古诺竞争和伯特兰德竞争。本国政府和外国政府展开对各自企业的战略性补贴政策的竞争。均衡的补贴政策对两国来说是非对称的,而且古诺竞争模式下的补贴水平高于伯特兰德竞争模式下的补贴水平。产品差异化对补贴水平具有重大影响。消费者剩余在古诺竞争模式下更高,而社会福利正好相反,在伯特兰德竞争模式下更高。  相似文献   

3.
试论有效竞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有效竞争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基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和竞争的多样性而提出的概念 ,它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组织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在我国 ,由于产业组织的体制性原因 ,形成了产业竞争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的二元结构 ,这种市场结构以及相对应的企业行为是造成我国产业组织绩效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 ,依照合理的市场竞争结构标准设计并实施产业组织政策 ,实现产业的有效竞争 ,对于改变我国目前产业竞争中的无序和低效状况 ,促进产业竞争结构的高度化 ,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进社会技术的进步等 ,有一定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敏 《华章》2008,(18):28-29
近些年,竞争政策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竞争政策问题而引起的纠纷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WTO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经济组织,成员方在竞争政策协调方面还存在较大分歧,中国在面对多边竞争协调机制这个必然趋势时,有必要对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进行研究,以做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私法和竞争政策之间的基本关系很简单:效力的市场以经济竞争为前提,在市场的独立交易者之间的商品自愿交换又有赖于合同实施的有效机制,因此,在奥尔多自由主义意义上的经济宪法,不仅是秩序法的一部分———其旨在反对政府方面(通过基本自由)和私人方面(通过反卡特尔法)限制以保护竞争,而且也包括交易法的一部分———其除了实体私法外,包括特别有效的争端解决和执法(私法保护).然而,由于由国家组织的私法系统的跨国合同的实施是不够的,“制造还是购买”的决定在国际贸易中不利于在市场上“长臂”交易.因此,国际交易垂直纳入企业结构的程度相对高于在国内私法的庇护下进行的国内交易.世界市场的过度集中导致竞争激励机制减少和官僚成本上升.因此,与“更经济的方法”的基本假设相反,垂直结合本身不是促进在全球经济中的消费者福利.然而,因为这种过度集中是对跨境合同的国家保护欠缺的一个合理的反应,它不能被没有抑制跨境交流的严格的世界反托拉斯法所反对.因此,建立跨境合同实施的法律确定性的国际私法政策,似乎是目前促进全球经济竞争中的首选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小灵通退市过程中,产业政策一直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竞争政策的作用也不可疏忽。小灵通退市目的在于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实现电信资源重组。小灵通退市实质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博弈,涉及到竞争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协商合作。小灵通退市应在宏观调控权合理行使条件下,增强竞争政策调整优先理念,贯彻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和消费者利益保护原则,最终实现小灵通用户与运营商之间最大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WTO框架下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的提出依据、进展情况和各成员方立场,指出在WTO框架下建立竞争政策国际协调机制将是一个必然趋势,预测WTO框架下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谈判的前景,提出我国参与谈判的立场。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税收竞争的博弈分析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政治经济制度急需实现转型,财政分权的程度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竞争也日趋加剧。这一切都使有效的政府间税收竞争成为现实需要。文章运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论证如何构建一种充分发挥地方税收竞争有效性的秩序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代产业组织领域动态竞争理论的演进与高科技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经对新古典静态分析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SCP范式和竞争政策提出了挑战。在动态竞争理论看来,竞争在本质上是一个创新、演化或发现的动态过程,企业的异质性、企业家及其创新活动等被新古典经济学抽掉的因素可以纳入这一理论框架中。动态竞争理论的发展预示着产业组织理论面临着新的整合。这样,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竞争政策的效率标准和核心内容.尤其是它对于高科技产业的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国际税收竞争,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标志着国际税收竞争成为当代税收鼓励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并进一步成为各国政府反经济周期的主要政策工具;国际税收竞争的焦点是公司所得税;国际税收竞争所引起的跨国利润转移为避税地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国际税收竞争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具有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以开放性、多媒体教学为特点的电大教育,进入90年代以来,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不同教育形式之间,学校之间,在生源、现代化教育手段、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电大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直面现实,积极参与教育竞争,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电大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竞争是不同主体为实现自身目标不断进行的角逐活动,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则和动力。同样,教育系统竞争则是主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远期目标,在教育条件、人才资源、教育政策、生源等方面的比较、竞赛和争夺。教育系统的竞争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2.
建立高职院校教育有效平台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竞争平台在教学及教学管理上的推进、指导作用,进一步明确职业标准化的职责,构建激励政策,分析如何合理建设并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竞争这个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3.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方式,在中国企业频频发起的并购中,无论失败与成功都受到了来自本国和东道国产业和竞争政策的影响。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对保护国家经济的安全和防止垄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原因的分析,论述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对跨国并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在跨国并购中实现我国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14.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然而,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当中一方面存在大量垄断现象,竞争不充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价格大战愈演愈烈,为此,本从考察竞争的一般理论入手,寻求打破龙断,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实现有效竞争和充分竞争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限制竞争和垄断是两个不同的法理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较低。规模经济还不发达,国际竞争力还较弱,不能轻言反垄断,重点要反对的是各种限制竞争行为。我国有关竞争立法的规制对象应为限制竞争行为,立法名称应取《反对限制竞争法》;对垄断应区分成因,采取不同的立法态度。  相似文献   

16.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然而,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当中一方面存在大量垄断现象,竞争不充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价格大战愈演愈烈。为此,本文从考察竞争的一般理论入手,寻求打破垄断,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实现有效竞争和充分竞争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班际竞争秩序是对校内班级群中个体之间竞争活动的操作程序和指导原则。中小学校内班际竞争秩序的政策研究与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当地教育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加大对学校管理者的培训力度、转变教师培训的核心主题和设置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监督机构来规范中小学校内班际竞争秩序是完善学校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论国家竞争优势与教育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竞争力理论肯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要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必须选择加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的政策,形成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职成教办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竞争力的解释,结合世界各地公司法的改革状况,对中国修改后的公司法给予客观、公正地评价-指出竞争中的公司法离不开公司法的竞争,并提出中国的公司法立法与现代化改革,应该使本地区企业和公司法更具有竞争力,而凡需时刻保持敏锐的修改意识,以期保有和强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有效竞争是政府制定和实施自然垄断产业的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依据。由于自然垄断产业是政府管制的对象,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忽视了管制的必要性及管制的成本。因而对有效竞争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有效竞争的实质是使社会经济效率达到最优的一种状态;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决定变量除了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外,还有管制成本;自然垄断产业如何实现有效竞争取决于不同状况下社会成本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