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范教育要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去进行“美点寻踪”,对美文进行欣赏品读,设计一些有创意的美读活动,语文教师首先应使自己成为美的设计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的眼光深入到课文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便教学中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感知鉴赏美文中的结构、意境、风格的美,并感知、捕捉蕴含中的美。例一对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美点寻踪”①美在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渲染。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这表明作者是在写藤…  相似文献   

2.
王晓虹 《现代语文》2011,(11):46-47
文本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是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凭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实践,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但职业中专的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由于作者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等都远远高于他们,这给他们阅读、品味文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想方设法地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超越文本,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对文本内涵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理念】该教学设计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鼓励学生和文本、作者进行体验对话,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赏析文本主旨内涵。设计以“问题探究,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自主体验人性的光辉”为重点,以“领会、学习对比法,提高阅读审美和思维鉴赏能力”为难点,教学过程注重以生为本,多重对话,体验探究,策略导学。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宗璞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是本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几乎谈不上人生经验,对生活的感悟又少,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与赏析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问答式、  相似文献   

5.
一语文文本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知识性、文学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将文本视为“例子”还是“引子”,文本都是所有活动立足的基础。武凤霞老师的《生命生命》,正是立足在紧扣文本展开细读的基础上,才建构起了学生心目中的生命大厦。武老师的这两节课,整体流程为这样的五大版块: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1.走近飞蛾2.走近香瓜子3.走近杏林子三、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四、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五、在标点中抒怀:舒展生命的张力这五大版块,除了第四版块的“走进生命的林子”属于文本的拓展外,其他四块,都紧扣着文本来展开。特别是第二版块的第二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引领学生从“走近飞蛾”“走近香瓜子“”走近杏林子”三个角度细读文本,剖析文本内容,品味文本中的知识性因素和人文性因素。这种立足于文本而又不拘泥于文本的导读形式,实际上是以文本为依托,建构起了由文本而走进作者、由作者而走进思想、由思想而走进生活、由生活而走进学生心灵的梯度阅读形式。二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教师能够十分清晰地明了自...  相似文献   

6.
丁锋 《文教资料》2009,(7):129-131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一篇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优秀散文,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难度较大.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有意借助多种手段进行难点突破,联类感悟,以写促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明察秋毫”“鹤唳云端”“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的意思及妙用。2.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中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渗透于文中的童真童趣。2.理解作者儿时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在初一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是写作者在成年以后回忆儿时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哪篇文章呢?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苏联作家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是童年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馈赠,…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品味这个“意”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让学生言意兼得,从而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语文文本解读,美在言意,贵在共生,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要想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收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彰显文本的独特之美,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1、掌握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物像在文中的作用2、理解作者由困惑到释然的情感变化过程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中所表现的生命意义2、难点:掌握物像“石灰岩”和“滨海路上”景物所蕴涵的内容理解文中“北方的海”所引起的对于生命严酷性的认识三、教学方法及设计理念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景,领会作者的感受自由表达、交流感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自主提问、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四、教学过程(一)“名字”导入自我介绍,着重强调“箐”字的含义(希望我在现实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因此,带领学生"走近"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一、引导学生多读文本,体验作者所感这里所说的读并不是简单的读,而是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反复地朗读文本,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文字内在的美。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朗读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一步理解品味文字。如教学《庐山的云雾》(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三小节"庐山的云雾瞬  相似文献   

11.
<正>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歌颂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这篇文章承载的语文要素很多,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是多元的。如何教学这篇文章呢?笔者认为,“慢教”与“快教”相结合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琦君及其散文特点2.感受“泪”的深刻含义3.激发学生对泪珠的思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领味泪珠与珍珠的关系2.难点:品味文中各种泪水包蕴  相似文献   

13.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本设计以“听,花开的声音”这一美丽诗意的主题作为串连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感悟文章的“美”。一、初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三分文章七分读”,语言优美生动的美文更需要通过吟咏朗诵来传情和悟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提高审美能力。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品味与朗读。(下文为发言摘录,朗读略。)师:宗璞描绘紫藤萝花的笔触细腻传神,通过刚才的自由朗读,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美的体验想要彼此分享,现在就请大家踊跃举手,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这样处理朗…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则文本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这个文本无论在任何时代中都具有生命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对文本生命力的领悟途径,值得思考。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一、文本解读是领悟文本生命力的根本途径《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面临着自己不幸遭遇与亲人身患绝症的双重痛苦,在痛苦中徘徊于庭院,看到了一树盛开了的紫藤萝花,从花儿由衰到盛想到了人生的际遇,认识到了生命有永恒的一面,人生亦有美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悟体验是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让感悟行之有效"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感悟,先要给学生一个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由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引领学生品味揣摩文本的语言尤其是别具一格的语言,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中有效感悟,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6.
文本教学价值丰富多彩,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的文字符号信息,寻觅文本解读的关键处、突破口,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腹地,真正感受文本深处的美丽。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例,谈谈文本解读的有效抓手。一、抓住文本疑惑处,追根溯源阅读文本时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往往是文本语言的前后矛盾处和逆情悖理处。面对疑惑处,教师要用"追问"来引导研读,教会学生联系背景、上下文和生活来探究思考,品味感悟,帮助学生厘清文本疑惑,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7.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者、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拔高、架空、曲解和迷信这四大误区。一、拔高河北容城中学的李强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上发表的《我们是否也在“拔高”》一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理解存在着人为“拔高”的现象,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标题“自嘲”和作者…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说阅读的文本是作者说的话,那么学生阅读文本就等于在听作者说话;如果朗读文本等于代替作者说话,那么教师范读讲解文本就是在替作者讲话。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呢?下面从几方面谈一下我的体会与做法。示范引读──每学一篇新课文,教师要在范读上多下工夫,尽量使自己进入角色,通过口语艺术再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在学生理解一段文章的词句与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选取重点片段,指导朗读,…  相似文献   

19.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看图画、读课文、说感悟、写小诗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看图画——赏“藤萝”之美语文课要回归文本,而解读文本则必须要依赖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和已有的经验,给他们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从而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色…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不仅仅耍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耍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品味这个“意”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让学生言意兼得,从而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语文文本解读,美在言意,贵在共生,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要想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收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彰显文本的独特之美,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策Ⅲ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