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华东 《天中学刊》2013,28(4):43-47
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重视开展对非洲的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非洲崛起为世界舞台中一股新生的政治力量,作为二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早独立的国家,加纳的影响更是非洲很多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加之,其领导人恩克鲁玛主张泛非主义,俨然成为非洲解放事业的代言人。有缘于此,基于冷战考虑美苏两国都重视对加纳的拉拢;为防止加纳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试图通过派遣和平队、援建沃尔特大坝工程等措施拉拢加纳。由于恩克鲁玛根深蒂固的反美立场和苏联对加纳事务的介入等原因,美国的拉拢政策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肯尼迪执政后应时而变,根据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调整了美国的冷战策略;相对于前任,肯尼迪所采取的冷战策略更为务实和灵活;他主张强化经济援助、文化交流等非军事方式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这种思路被运用到地处非洲大陆的加纳;美国政府积极开展对加纳的经济援助,力图消解苏联对加纳乃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后,强调主权国家应该具有良好治理能力和责任的失败国家理论成为美国对非政策的指导思想,美国据此加强对了对非军事援助,最终建立了非洲司令部,但其主要目的则是要假借非洲国家和非盟之手来保卫非洲石油安全和遏制中国。  相似文献   

4.
淡然 《教育》2010,(6):62-62
过去15年里,肯尼亚、布隆迪、刚果(金)、加纳、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等一批非洲国家纷纷实行免费小学教育。然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免除小学学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洲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但一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非洲免费小学教育政策的推行障碍重重,成效甚微。  相似文献   

5.
1951-1956年英国保守党政府试图弥合衰减的国力和帝国雄心之间的鸿沟,故而采取坚守与撤退并举侧重坚守的政策。坚守政策导致苏伊士运河战争,带来英国在中东影响力的急剧衰退;撤退政策提速了加纳独立,部分保留英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影响力。其教训影响着后任保守党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据加纳商业信息网(www.ghanabusinessnews.com)2013年4月1日报道,为期两天的非洲机构和国家数据库合作框架研讨会在加纳的阿克拉顺利落下帷幕,来自非洲大学协会的代表们参加了此次研讨会。非洲大学协会通信中心主任帕斯卡尔博士指出,非洲大学协会此前就已经开始支持非洲的大学将研究资料数字化并建立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三加纳的独立——非暴力斗争的典型加纳原名黄金海岸,是英国在西非的殖民统治基地。它是战后黑非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它的独立在亚非拉,特别是在黑非洲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57年3月6日,当一面黑星三色国旗在阿克拉升起时,整个非洲大陆为之沸腾,人们奔走相告,沉睡多年的“黑暗大陆”觉醒了!从加纳点燃的“非洲自由之火”迅速燃遍黑非洲,从此,掀起了黑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加纳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恩克鲁玛一度被誉为“非洲的救星”。  相似文献   

8.
发现亮点     
这是发生在非洲加纳一所中学里的一个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思想库高级战略与政治研究所利用美国调整能源政策的契机,于2002年1月在华盛顿举办讨论非洲石油与美国国家安全的研讨会,组建“非洲石油政策起草小组”,发布《非洲石油——美国国家安全与非洲发展的优先选择》白皮书,鼓吹非洲石油对美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因之劝导美国建立非洲司令部,从而在美国建立非洲司令部的过程中发挥了创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乔治·凯南作为美国著名的外交家和学者,在历史上被称为"遏制之父"或"冷战之父",因为美国二战后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苏联及其盟国的外交政策深受其于1947年提出的"遏制"(港台译为"围堵")战略思想的影响,在整个"冷战"期间甚至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美国的对外政策中看到"遏制"思想的影子。凯南的"遏制"思想到底对美国的外交产生了多大影响?而美国实施中的"遏制"政策与凯南本人所提倡的"遏制"又是否有区别?这正是本文试图解答的。  相似文献   

11.
欧洲是冷战时期美苏争夺的主要场所,而德国又是美苏在欧洲争夺的中心。但冷战的起源则来自欧洲的东南端,即巴尔干半岛。在那里聚汇着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的矛盾:的里雅斯特的争端、处置战败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问题、黑海海峡的风波、希腊内战……导致杜鲁门主义的诞生,从而揭开冷战的帷幕。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成为世界两大强国,面对如何划分势力范围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美国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两届政府,对朝鲜政策的变化,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既有美国内部的原因,也有苏联、中国、朝鲜等外部因素,本试简要论述这一时期美国对朝鲜政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尼克松于1969年春入主白宫后,从美国国家利益出发,采取务实态度,逐渐改变鹰派立场,调整美国对外政策,收缩美国在海外驻军,结束越南战争,在世界上推行缓和外交。1972年2月,尼克松成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历史性突破,是隔绝走向交流、对抗走向缓和折点。此后,中美建交,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不仅对中美两国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结构性变化,对世界和平和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response of the Soviet Union to the American destruction of Iran Air 655 in 1988 represents a break in the mutual cycle of superpower condemnation that occurred throughout the Cold War and most of the Reagan presidency. This essay concerns the Soviet response: first, we examine the manner in which Soviet print media disputed U.S. media comparisons with the 1983 downing of Korean airlines flight 007; second, we analyze Soviet news editorials as a composite narrative. Essentially, scattered editorial accounts are collected, compiled, and read as a single Soviet narrative of the event. Read as a composite narrative, the Soviet response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break in the cycle of superpower bickering common throughout post‐Truman presidencies.  相似文献   

15.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关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既是两国领导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伟大杰作,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珍宝岛事件在中关关系缓和进程中只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欧洲相比较 ,冷战在亚洲具有六大鲜明且相互关联的特点 :(1)从冷战格局看 ,表现为两极三角 ;(2 )从美国遏制的对象看 ,在一段时间内 ,主要是中国 ;(3)从冷战的内容看 ,美苏争夺的重点是“中间地带” ;(4 )从阵营结构看 ,亚洲未形成稳定的阵线分明的国家体系 ;(5 )从冷战的表现形式看 ,亚洲冷战常以热战的形式表现出来 ;(6 )从冷战的进程看 ,2 0世纪 90年代后冷战仍在亚洲延续。这些特点对亚洲国家、地区和世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肯尼迪政府时期,第三世界成为美苏争夺的重点,被视为"民主橱窗"的印度成为美国优先援助的对象,战后对印度的开发援助达到高潮。肯尼迪政府对印度的开发援助,更多是从意识形态、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的视角来考量。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采取了两手对华政策。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和不承认态度,中国政府制定了“另起炉灶”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与苏联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在阻止中苏结盟的构想落空后,美国很快确立了“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两国进入全面对抗时期。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实施廉政建设,苏维埃政府以人民利益为重,反对官僚主义;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建立民主和群众监督制度,依法治廉,严惩一切以权谋私、贫污腐化行为。密切了苏维埃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广大干部克已奉公,使人民政权深植于人民之中,推动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苏《雅尔塔秘密协定》满足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要求,换得苏联出兵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可以说,苏军进入东北与美苏黑幕交易有直接关系。战后,因美国插手中国事务,美苏冷战已露端倪,苏联从东北撤军问题一波三折,这也与美国的态度和做法有关。美国的压力又是苏联最终实现撤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