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枹止响腾、余韵徐歇。(高二册《石钟山记》)其中“枹止响腾”,一句,课本注释为:“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枹,这里用作动词,敲击的意思。”注释中关于“用作动词”的说法有误。《说文解字》:“枹,击鼓柄也。”可见是名词。课本注为“鼓槌”是对的。“止”是动词,“枹止”是主谓词组,“响腾”也是主谓词组。一般说来,联合词组中对应位置上的词,其词性是相同的。课本注“枹”为“鼓槌”,注“响”为“声音”,正是名词相对应。如果说“枹”用作动词了,那么它和动  相似文献   

2.
孤立地看,“人立”、“蛇行”、“蚕食”、“狼吞虎咽”、“龙盘虎踞”、“星罗棋布”、“土崩瓦解”、“蝇营狗苟”……都是名词和动词的组合。而名词置于动词之前往往用作主语,与动词构成主谓词组。但在古文献中,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放在实际上下文里,这些名词往往已经改变了通常作主语的功能.而用作状语。与动词构成状动(状谓)词组。即名词修饰动词。这在古文献中屡见不鲜,不属临时的活用,而是屡见的常用,所以一般不宜归人词类活用。不过,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这种名词修饰动词的用法比较特殊。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名动组合”。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课本对蒲松龄《狼》中的“隧”一词作了这样的注释:“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初语一册237页)显然,课本把“隧”看作是“名词用如动词”了。笔者认为,这个“隧”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vp包括单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包括动词性的主谓词组),NP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VP+NP”结构即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定语的结构。本文意在分析中心语NP与动词V可能出现的逻辑上的语义关系,并说明“VP+NP”在结构上的特点。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直接作定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中,几乎所有的词组都可作定语。就动词性词组来说,动宾词组、主谓词组,连动词组、兼语词组、动词性联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李愬雪夜入蔡州》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进城梯而下之.”课本的注释是:“(李进城)用梯子引下他来.”根据课本的注释,我们可以推导出句中的“梯”和“下”的解释,即“梯”译成“用梯子”,实际上是看成名词用作状语,“下之”译成“引下他”,实际上是看作一般动宾关系.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梯”应译成“搭梯子”,是名词用作动词;“下之”应译成“使他下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是两个动词共戴一个主语的连谓式单句.用符号表示是这样:进诚梯而下之.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课本将“东封郑”注为:“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做动词”;将“肆其西封”注为:“往西扩大边界。……肆,延伸、扩张。封,疆界。”同学们按此两注翻译句子实难准确表达原意。“东封郑”的“封”从课本注释看,显然是把它看作名词活用作使动词了,其实“封”在此句中是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是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上基本相同,所相差的是成分之间的关系。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  相似文献   

7.
名词用作动词这一文言语法现象虽然较难掌握,但也有规律可循。通常一个名词如果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往往就活用作动词。因此,分析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特别是语法结构关系,是准确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一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如:  相似文献   

8.
动词连用词组成的词组,它们之间有各种关系。比如“调查研究”是联合关系,“巡回演出”是偏正关系,“停止实验”是动宾关系,“比赛结束”是主谓关系。但有一些动词语连用所组成的词组没有这些关系,也没有明显的语音停顿,我们称它为连动词组。例如:抬起头呼吸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当名词与另一名词连用或当其由连词“而”连接时一般活用作动词?这则是因为: 1.两个名词连用,从语法上讲若不是同位、联合或状中结构,就只能是主谓或动宾结构。所以当对其按同位、联合或状中短语来理解都行不通时,则其就只能是主谓或述宾短语了。也就是说,两个名词中心有一个用作了动词。如: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却不能带宾语,不能用副词修饰、限制,也不能充当状语、补语等。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能带宾语,能受副词的修饰、限制,也能充当状语或直接用在动词后边作补语等等。这种文言名词活用的语言现象是文言实词活用中较复杂的一种。文言名词的活用,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谈谈文言名词活用的辨认。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辨认(一)句中没有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而是名词处在谓语位置上,即连用的名词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这个处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例如:  相似文献   

11.
主谓一致是英语完全不同于汉语的一种语言现象,因而成了许多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关。主谓一致指的是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在"人称"和"数"的方面的一致关系。处理主谓一致问题有三条原则,即:语法一致,语义一致,和就近一致原则。下面将逐一分述。 I.语法一致 语法一致是指谓语动词和主语在语法形式上取得一致,这主要表现在"数"的形式上,即用作主语的名词词组中心词和谓语动词在单、复数形式上的一致。有下列几种具体情况: A.如果名词中心词是复数,动词就该用复数形式;如果名词中心词不是复数,而是单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动词便用单…  相似文献   

12.
词组是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之一,它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是大于词又小于句子的一种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里,词组的组合主要是依靠词序和虚词这两种方式。词序不同,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不同,如: 建设祖国(动词在前,名词在后,表示动宾关系) 祖国建设(名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认真学习(形容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偏正关系) 学习认真(动词在前,形容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有些词组要用虚词的帮助才能组合起来,如“我的书包”、“伟大的祖国”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一、动宾词组与偏正词组动宾词组与偏正词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混淆的。但由于有些动词,它既可以与后面的词构成限制关系,也可以构成支配关系,这就要我们注意分辨了。如“建设祖国”、“斗争坏人”,“建筑房屋”、“牺牲生命”与“建设规划”、“斗争精神”、“建筑材料”、“牺牲精神”,为什么前者是动宾词组,后者是偏正词组呢?这是因为前者中的动词“建设”等和它们后面的名词“祖国”等构成的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建设祖国”,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课本中,“一个名词或者词组放在句子头上,后面用一个代词来指代它”以达到“为了强调这个部分,产生修辞的效果”(张志公《汉语知识》)的“称代复指”式单句是常见的。这种单句中的指代词“除了可以重指以名词为中心的词组外,还可以重指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以及动宾、主谓等词组”,并且“它所重指的部分,只有得到它的重指,才好和谓语接榫,才‘可以使话说得更清楚些、更精神些’”(《语法和语法教学·刘世儒〈谈复指成分〉》)。  相似文献   

15.
在备课中发现文言课文中有应注未注和对课本注释有异议的地方,提出来加以补注和释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课本注:“〔利足〕脚走得快”。不当。这个句子的两个分句结构相同,解释应前后参照,顾及句子结构和用词特点。即然课本注“〔水〕指游泳,这里用作动词”,与此  相似文献   

16.
古典小说中不少词语的注释,看似容易,其实不然。中学《语文》课本中这方面的一些注释就很值得商榷。这里仅举几例说明,不当之处,敬请编者和广大语文工作者批评指正。盘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初中《语文》第五册):“没计奈何,父亲自小教得奴家些小曲儿,来这里酒楼上赶座子,每日但得些钱来,将大半还他,留些少女父们盘缠。”“盘缠”,课本上注:路费,这里作动词用,是使用或开销的意思。这条注释给人的印象是:“盘缠”原本是名词,意思是路费,而这里活用作动词。这是误解。首先,“盘缠”本来就是动词,指消耗钱财以度日或做…  相似文献   

17.
1.【问】有这样两个句子:①Put it on,please.②You must look after it.put on和look after都是动词词组,但宾语it的位置为什么不同呢? 【答】这是两个典型的动词词组。put on意为“穿上;戴上”,强调穿戴的动作。它是由“动词+副词”构成的词组,这类词组如果后接代词作宾语,应将宾语置于动词和副词之间;若所接宾语是名词,则宾语置于副词前后  相似文献   

18.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是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的说一句话.课本对"越国以鄙远"作了注释:"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这五个字包含了文言文所特有的语言现象:"鄙"和"远"都是词类活用.其中,"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鄙"释为"边邑",原本是名词(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蜀之鄙有二僧"),注释说"这里用作动词",即"鄙"应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样认识当无异议.但在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作一般动词,也可以是意动用法或使动用法."鄙"在这里肯定不是作一般动词.那么,它到底是意动还是使动呢?对此,注释并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19.
《鸿门宴》中有“道芷阳间行”一句,目前一些注本的解释,我觉得是欠妥贴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第五册》和《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一课,对“道芷阳问行”的注释是:“[道]取道”。又师范课本“练习”三和中学课本“思考练习”五说:“古汉语中,名词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就是用来修饰动词,作动词的状语。如‘道芷阳间行’里的‘间’,原意是小道,这里却用作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问行’就是‘从小道走’。”一些影响较大的著作如《古代汉语》(王力主编)、《古代散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对“道芷阳间行”句的注释,也大体如此,如:  相似文献   

20.
初一语文课本(第一册)《狼》一课中,把“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隧”字注解为“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见该书 P173页注⑨ )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尽妥当,值得商榷,这里的“隧”应解释为“名词作状语”妥当。“隧”到底是作“名词作动词”讲好,还是作“名词作状语”讲妥当?要搞清这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