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代爱国名人。宋朝著名思想家、文坛巨匠苏轼。曾先后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和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两莅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的密州。第一次是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州治在今诸城市)达二年有余;第二次则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州治在今蓬莱市)途经密州作短暂逗留。宋代之密州,辖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五县(区域相当于今日的诸城市、安丘市、高密  相似文献   

2.
西夏何时陷金之会州姚军新修《会宁县志·文化志·古城烽燧遗址·郭虾蟆城遗址》谓:“(郭虾蟆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建,称会川城。金代贞初年,迁会州州治于此,称新会州。”在《建置沿革》中也有类似的叙述。此说很值得商。会州(州治今甘肃省靖远县),...  相似文献   

3.
王田 《学语文》2013,(4):49-50
让我们通过两首风格迥异的《江城子》(见卷首)来走进苏轼的世界,一睹其词作中的豪放之风与深婉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天,当时苏轼自求外放任密州太守,政治上不得志,但他因早年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一直抱着大济天下苍生的理想,所以到密州后,并未因不得志而忘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最高行政的密州知州,苏轼对文化的重视必定会对给后人做出良好的榜样。苏轼发挥自己文学创作方面的的特长与优势,坚持自己的诗词创作,与在密州当地和密州之外的同僚与朋友相唱和,形成了密州良好的文化氛围,又重视文化设施建设,修葺了超然台等多处文化设施和文化景点,这都给后人以良好的影响与启示。苏轼用自己的天才与妙笔为密州的山川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为密州的社会人文也增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苏轼以集大成式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密州、为中国的中秋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中秋节赏月、美食与团圆的文化内含以诗词的形式进行了固化。苏轼修葺超然台、创作《超然台记》等形成了自己的超然思想,开启了密州超然思想发展的历程,薪火相传,逐渐形成了诸城今天的超然文化。  相似文献   

5.
对苏轼与密州超然台的密切关系,鲜有人知晓也没相关专论。其实,超然台是苏轼主政密州时修建一座城墙旧台并命名为“超然台”而来,是他赋予了这座城墙旧台以新生。超然台则成为他在密州时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他爱之游之,在此收获了身心安顿和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他最后一次登临超然台是在元丰八年,对密州、对超然台的深情仍溢于言表。因为与苏轼的这层密切关系,超然台才成为地方文化圣地,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6.
“西固”,原名“西固城”,其名源于南宋高宗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元二十六年(1289年)立西固城军民千户所。明、清时期西固设千户所或州同。民国二年(1913年)以西固分州改置西固县,县址在今舟曲城关。1954年6月西固县治所移迁到今宕昌城关,同年11月1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西固县更名为宕昌县。  相似文献   

7.
密州东坡文化源起于苏轼知密州,是苏轼与诸多北宋文人共同创造了密州东坡文化。由于苏轼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及后人的不断传承,密州东坡文化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由一个历史人物的个人行迹变成了一种集体记忆。在历经九百余载的发展过程中,密州东坡文化的传播途径和象征符号曾发生了诸多变化,而文化的本体则相对固定。密州东坡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核心是超然思想。  相似文献   

8.
《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是苏轼咏苍梧山的名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乌台诗案”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绍圣中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卒于常州。谥文忠。他一生坎坷,  相似文献   

9.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①十年生死两茫茫 ②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③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注 ]:①乙卯 :宋神宗熙宁八年 (10 75 )。②十年 :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 (10 6 5 ) ,至作此词 ,正十年。③千里孤坟 :苏轼的妻子王弗葬于四川眉山 ,苏轼为官密州 (今山东诸城 ) ,故有“千里”之遥。【新读】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悼亡词。它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 75 ) ,时苏轼正在密州 (今山东诸城市 )知州任上。苏轼亡妻王…  相似文献   

10.
<正>故乡是什么?在苏轼心中,故乡是笔下的一花一木,一风一俗,一城一楼。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作为苏轼的故乡,如今正因苏轼而熠熠生辉。从青年出蜀为官,到六十多岁谪居岭南,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北上开封、密州,东到杭州、湖州,南下惠州、儋州,最后病逝于常州。漫漫人生路上,远离故土的苏轼常回望眉州,他爱乡、恋乡、思乡、赞乡。人以楼记,楼以人名,让我们从苏轼饱含深情的笔墨中,一览眉州独特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1.
<正> 宋神宗熙宁七年冬至九年冬(公元1074年冬至1076年冬),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曾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过两年太守.在短暂的两年里;他做了大量有利于人民的事情,并写下了一些脍灸人口的诗文,赞扬这里淳朴的民风和壮丽的山河.“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他深深爱上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本文对他在这一阶段的创作做些粗浅的介绍,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12.
苏轼在密州留下的表、状、书、启,由于文艺性不强往往被研究者忽视,但比其诗、词、文艺性散文更能反映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实际作为,其核心是“在己者未尝敢行所愧也”。这种朴实无华的表白包含多方面含义:无愧于皇帝(江山、社稷),无愧于职责,无愧于百姓,无愧于自己;反映了苏轼对国家、对职责、对苍生、对自己的担当精神,再现了苏轼在密州的政治操守与人格操守。这在当时、在今天、在今后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四月,苏轼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岗)。五年后,“量移汝州”(今河南临汝),沿长江舟行,途经九江(今江西九江),特意转道去辞别贬官筠州(今江西高安)的弟弟苏辙,并游览了名胜庐山。对苏轼游山赴筠的日程,历来有两种见解,一以游山为先,一以赴筠为先。这两种见解都缺乏充分考订,沿用至今,致使对这段时期苏轼活动的陈述和苏诗顺序的排列亦此亦彼,不相统一,给当时的苏轼思想和苏诗含义的理解带来影响。为此,澄清呈异的见解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郝忠勇 《教师博览》2023,(32):33-35
<正>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清明过后,苏轼登上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的超然台,写下了一首《望江南》: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是一首小令。“望江南”是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等。  相似文献   

15.
周陶富 《新读写》2020,(1):42-44
一、写作背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億州。”这首《自题金山画像》写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正月,苏轼病逝前两个月,可以算作他大半生的总结。宋神宗3年,苏轼被贬黄州(今黄冈)。当时黄州非常荒凉,苏轼生活十分艰难。但苏轼这个人的超人之处是,生活给他酿造了杯苦酒,他能用艺术的琼浆把它稀释。黄州形成了他第一个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16.
<正> 1074年(宋神宗熙宁7年)到1076年,苏拭曾在密州(今诸城一带)任过两年知州.这两年,在苏轼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苏轼的创作尤其是词的创作,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时期.首先,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怀古,有惜别,有说理,有记事,有言志,有写景,等等.冲破了过去专写男女恋情的樊篱,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诗词的内容界限,使历来被称为“小道”、“艳科”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缎宛转之度”,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永遇乐》(长忆别时),写了朋友问的真挚情谊;《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生动地  相似文献   

17.
苏轼诗歌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本文通过对苏轨杭、密时期诗歌的比较分析,着重论述苏轼和密州时期所作诗歌特点,认为他在密州时期的诗作,其思想深度超过了杭时期,风格也更加沉著厚重,具有更强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苏轼的《江城子·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下片末“西北望”三字的理解有三种解释。结合苏轼的用语习惯,以及北宋与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可以确定此处指密州之西北向、与宋有战事的西夏和吐蕃。  相似文献   

19.
宋代词人苏轼,开豪放一派。他的词作极具男性风格,大气磅礴,意气奋发,是青少年世界观形成时期的楷模之作。继《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后,又一经典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北宋王朝重文轻武,国力渐弱,经常遭受强辽和西夏的侵扰。神宗八年,苏轼时任密州太守,一次偶然的围猎活动,激发了作者少年时期就有的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诗作一挥而就。从语文教学角度而言,宜抓住以下两点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0.
独峰书院(原名仙都草堂)座落在国家级风影名胜区缙云仙都初旸山南,月镜岩下,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与理学家朱熹留居仙都讲学有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1186年),朱熹任台州提举,先后两次在仙都草堂(原址在独峰前,今石笋前村伏虎岩旁)讲学,当时生员众多,影响颇大。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扩建后,于明洪武年间毁于火。现存院屋是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仿原样重建的,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落成,面积110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