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后学生给学校德育带来系列新的思考:学生张扬的个性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冲突常常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途径多样化又使学校的教育作用削弱,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要么特别幼稚,要么又过分早熟,正常的交往反倒成了另类。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德育策略,提高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德育实际上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矢量,同自然力的要素一样,有力的大小、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即德育的影响效果、影响对象和影响导向。互为德育主客体之间的他们的相互德育作用过程,就构成了交往德育的模式 ●德育在各种互动和交往中进行,从而构成自治性和互助性的交往德育,同时德育本身也成为了交往和互动的主体,形成德育交往 ●交往德育和德育交往是社会化德育的必然模式。学生理应作为“社会人”的德育由“学校办”向“社会办”转变是不可阻逆的。德育社会化趋势也更加剧和推动了交往德育和德育交往的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和强度,使交往和互动呈现新的互动维度和态势  相似文献   

3.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材或相应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把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看成是一个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4.
师生交往是大学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和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传统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一睢命是从”,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和建构的过程,要加强德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品德内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当代德育由他律到自律转变的应然性 社会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必须改革。 一是基于克服他律德育的弊端。就他律德育而言,教育者一般是单向地对学生提出道德要求的目标,理论多于感情,对一些违规犯错误的学生按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学生看起来表面屈服,实际上从长远看来得到的主要还是负效应:要么变成了"小绵羊",要么变成了"混世魔王"。这样都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溶化德育     
一个德育非常成功的学校或者班集体,活动总是开展得丰富多彩。正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逐渐理解了"德育"。 活动开展的本质意义,是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要交往,就必须遵守既定的道德规范,或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道德规范再遵守。单个的人不交往,某种意义上讲是不需要道德的,倘若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7.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一种与传统被动式德育相对应的新的德育理论,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德育理论。它强调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为前提,以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保证,以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动因,以特定的活动为中介。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学生德育交往从观念到内容的僵化和落后直接影响到中学德育的实效性。中学生德育交往困境使中学生德育交往创新成为必然。一方面,中学生德育交往困境减弱了中学生德育交往的价值取向。中学生德育交往在培养能力、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修养、人格的健全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时代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课程改革需要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的艺术,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小组、班级)之间的交往。教学交往的主阵地在课堂,新课程理念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新的师生关系和新的学生关系,只有构建起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构建的交往行为理论以达成主体间相互理解与一致为目标,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与沟通,并把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进行的预设背景.交往视域中的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以德育话语为媒介、通过平等自由对话、经由相互理解与解释而达成一致的交往行为.经由交往的新视域对高校德育进行的全新阐释,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有益启示: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贴近生活世界和重视交往成为高校德育超越当下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德育交往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从德育交往的实践需要和本质特点来看,"目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双重交往理性的相互融合势在必然,新的和谐理性正成为德育交往根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浅谈教育性交往在聋校德育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北京第一聋哑学校刘立新教育性活动与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德育的基本原理认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是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即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又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任何人的活动和交往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生活世界的认识着手,指出生活与道德和德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从学生的视角提出了德育回归生活的几条路径:激发道德需要、关注道德理解、引导正确的交往、榜样的"去蔽型".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交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当前中小学德育低效,已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扭曲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理解和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5.
师生德育交往,是指德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作为平等主体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一种活动,是师生双方人格与情感的相遇、感染、碰撞和交流,是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基础上德性共生的过程。师生德育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性主要有:一、交互主体性师生同为德育过程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由此结成“交互主体”的关系,其基本前提是,在德育过程交往共同体中的每一方都必须保持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如果说传统德育认同“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那么“交互主体性”则强调平等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因为交融了两种“主观性”,因而最复杂、最生动并永远处于德国现象学大师胡  相似文献   

16.
“交往”成为德育研究的新热点,既取决于德育发展的时代需要,又有赖于交往理论所蕴涵的人性思想。交往德育克服传统德育弊端,实现德育理念的更新,反映时代哲学,体现出对人性和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怀,找回失落的道德自我。  相似文献   

17.
目前 ,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 ,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和“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仍是我国学校德育中的主流 ,这些德育方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交往活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活动教学模式 ,从合作学习的“小组奖励”、“个体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三大特征看 ,它在自德 (个人自我德育 )和群德 (群体互相德育 )两方面进行了有机结合 ,是德育改革的有益探索。一、“小组奖励”激发了学生间的积极互赖 ,促进了学生间的理解与交往活动 ,是自德与群德的基础鲁洁教授说…  相似文献   

18.
王秀军 《考试周刊》2015,(21):76+26
<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发展自我能力的学习态度,身心健康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进行德育渗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来对中小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个体品德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且具有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生活背景个体之间和不同学段之间。教师只有选择和创设适合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才能使德育走进学生心田。实现有效德育的方式是激发道德学习愿望,确定德育起点;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选择师生交往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增强教育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学生同伴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伴交往方式与态度往往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形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同伴交往"功利化"日益明显。文章从交往意识、交往方式、交往行为、交往目的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洞察学生同伴交往背后的德育价值,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同伴交往的道德意义提出相关对策,期望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