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天水方言的“着”,以动词为起点,在语法化过程中,产生出了作为动相补语、介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多样用法,从语法化等级的角度来考察,语法化等级最高的是语气助词,整个“着”的语法化斜坡具体显现为:语气助词〉动态助词〉介词〉动相补语〉动词谓语;语法化进程中“着”没有发展为完全意义的介词,也缺失了作为动态助词在历史上广为表达完成貌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论《金瓶梅词话》的助词“着”与“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着 助词“着”在《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持续或事物存在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动态助诃;(二)用在句子末尾,煞句,表示某种语气,即语气助词。现将两种用法分别阐述于后。 (一)“着”作动态助词 《词话》中的“着”附在动词后作动态助词,所表语法意义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了”不是时态助词、语气助词或者动词,而是另一种的语助词。一般的时态助词、语气助词“了”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或者句子后,起辅助作用。但是我们探讨的“了”没有这种作用,很象连词,而并不是连词。这种“了”在《水浒传》里经常出现,可是《水浒传》以后的近世白话小说里出现得少了。  相似文献   

4.
关于外国人学习汉语助词“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汉语助词“了”与英语相应的表现法:动态助词“了”与英语时态;语气助词“了”与英语“陈述”“祈使”和“虚拟”三种语气;助词“了”在习用语中与英语的相应表达法。在论述的过程中,对两种语言表达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同时,特别指出了外国人学习助词“了”的难点和应注意之点。这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以及英语学习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汉语助词“了”与英语相应的表现法:动态助词“了”与英语时态;语气助词“了”与英语“陈述”“祈使”和“虚拟”三种语气;助词“了”在习用语中与英语的相应表达法。在论述的过程中,对两种语言表达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同时,特别指出了外国人学习助词“了”的难点和应注意之点。这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以及英语学习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现属渭南市管辖,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的”是富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助词,它的语法功能是多方面的.“的”不仅有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作为词尾构成人称代词等用法,还可以表示能愿、“是”“当”“担任”等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阳方言中的助词"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方言中的“哩”,既可作结构助词,也可作语气助词;“哩”有其特殊作用,它既可做结构助词。也可做语气助词;“哩”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8.
语法知识问答秦明初一册七为什么要把“时态助词”改称“动态助词”?“着”“了”“过”这三个助词,《暂拟系统》叫做“时态助词”,而《语法提要》却改称为“动态助词”。这一改动是有道理的。因为,“着”“了”“过”表示的并不是时间的变化,而是动作、行为的进行或...  相似文献   

9.
《老乞大》中的助词"来"用法归纳为三大类:概数助词、语气助词、事态助词。概数助词"来"既可表示大概数目又可表示大概时间;语气助词"来"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中,表达多种语气;事态助词"来"可表达过去事态,也可单纯地表示事态变化,有时兼表动作完成。  相似文献   

10.
郑绮 《现代语文》2009,(11):101-103
衢州地处浙江西南部,衢州方言属于吴方言处衢片区。在衢州方言中,“葛”可作量词、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连词。本丈重点描述了“葛”的定冠、指别、助词、量词四个用法间的相通之处和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作量词、指示代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连词时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中册)里指出:有两种形式的“是……的”格式。第一种是由“是”与语气助词“的”组成的,它们在句中主要起强调、肯定作用,去掉它们,不影响句子基本意思的表达;第二种是由“是”与结构助词“的”  相似文献   

12.
陈燕 《文教资料》2012,(14):51-52
"酋"、"掉"、"倒"是西昌方言中的特殊助词。在西昌方言中,"酋"可以作动态助词、语气助词;"掉"、"倒"作动态助词,且这几个助词有时还可以连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维语词汇里,有一个长期使用的语气助词“”。根据它的意义和作用,这个语气助词当属于助词词类,具有互不相同的两种意义。现存的语法著作对语气助词的意义和作用已有概述,但是对语气助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言虚字“之”的用法,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主要讲述了三种:一种是用作代词,(用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一种是用作助词,(用如结构助词、语气助词);一种是用作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动词“去”、“往”。那末,是否课文中出现的“之”字,都要按这三种用法讲呢?我认为不一定,例如《鸿门宴》中有这样两句话:  相似文献   

15.
侯超 《文教资料》2007,(7):169-171
“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一般作为趋向动词和结构助词使用,很少作为事态助词或语气词助词使用,但在皖北方言(属中原官话区)中“来”作为事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使用却相当普遍,并且“来”在一定的情况下还具有时体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6.
“是……的”格式的句子,是判断句还是动作(行为)句、形容句,这是需要认真辨析的。要弄清“是……的”在句法结构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未尾那个“的”在什么情况下是结构助词,什么情况下是语气助词(也叫“语气词”)。如果是结构助词,则属于判断句;如果是语气助词,则是动作(行为)句或形容句。  相似文献   

17.
助词“の”在句中可以充当格助词、语气助词、形式名词。作为形式名词,它的作用是将各种表达形式体言化。  相似文献   

18.
助词意义最虚,它只能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起到调整结构,表示语气,构成音节等作用。文言文的助词,可分为三类,即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音节助词。一、结构助词结构助词即附在词或词组上起结构作用的助词,文盲文的结构助问,按其与白话文的对当关系,可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今天沿用的结构助词,以“者”,“所”为代表。结构助词“者”的基本作用是组成名词性的结构。如:①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②子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梅馆记》)③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为开其资源之道也例①是“者”和…  相似文献   

19.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的《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课本注释“焉”为助词。我认为此注欠妥。“焉”作为一个文言虚词用法主要有四种,即作代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和合音字。(见《中学生手册》100页)根据以上分类,我认为  相似文献   

20.
李杰 《文教资料》2011,(35):26-28
本文以《通制条格》为考察对象,探讨助词“将”字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以及与“了”的兴替关系。助词“将”字在《通制条格》中主要表动态,在公文的常用语组合中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一些“动+将+趋”结构中已经出现了“动+了+趋”的兴替,助词“将”字在元代的发展没有停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