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和“着”在古代汉语中均作为动词,在近代汉语时期逐渐演变为时态助词,分别表示动作的完成态和动作的进行态.《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时态助词“了”和“着”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体现了近代汉语时态助词的语法特点,另一方面,作为时态助词和作为动词这两种用法同时出现,但前者明显多于后者,可以推测,近代汉语中的“了”和“着”由动词转变为时态助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怀化方言的动态助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助词表示动词的某种语法意义。普通话的动态助词主要有“起”、“”、”了”,“过”四个,分别构成起始态、持续态,实现态(完成态)和经历态的语义特征。怀化方言以这四个动态助词为基础,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动态助词体系,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已经公诸于众了,目前尚在征求意见阶段,我在这里对《提要》中的一个小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向专家和同行们求教。关于助词“的”“地”的分合,《暂拟系统》规定:“助词分三类,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肋词。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它们是定语、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二拍”中动态助词“着”分布的语法环境,将其句法分布归纳为12种格式,并讨论了与“V着”同现的几种特殊句式,以见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邓守信(2009)所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为理论基础,试图探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表经验体的动态助词“过”的次结构及其教学排序。首先,参考前贤对于动态助词“过”的理论研究,并从中确立动态助词“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基础。而后,透过“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当代北京话口语”部分的语料,将现代汉语动态助词“过”分为若干次结构,并依据邓守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结构排序中难度等级及频率高低的原则,提出动态助词“过”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排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法分布、时态表现、语义特征、语气差异等四个方面研究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咖”、“哒”、“咖哒”和“咖哒”。文章认为 :(1 )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具有单用、复合和分离性的特点 ;(2 )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表兼容态 ,并且具有融汇语法和语义的功能 ;(3)长沙方言中主、宾的存现 ,定语的性质等因素可影响动态助词的选择 ;(4)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影响话语的语气 ,并造成细微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法分布、时态表现、语义特征、语气差异等四个方面研究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咖”、“哒”、“咖哒”。文章认为:(1)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具有单用、复合和分离性的特点;(2)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表兼容态,并且具有融汇语法和语义的功能;(3)长沙方言中主、宾的存现,定语的性质等因素可影响动态助词的选择;(4)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影响话语的语气,并造成细微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8.
论《金瓶梅词话》的助词“着”与“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着 助词“着”在《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持续或事物存在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动态助诃;(二)用在句子末尾,煞句,表示某种语气,即语气助词。现将两种用法分别阐述于后。 (一)“着”作动态助词 《词话》中的“着”附在动词后作动态助词,所表语法意义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9.
新绛方言属河东方言绛州小片。普通话无将来时制助词,但新绛方言中的“家”字可作将来时制助词,其用在动词(动词短语)后表示将来时态,且和进行时态助词“着”过去时态助词“过”“了”整齐排列,形成新绛方言完备的时制系统。此外,新绛方言的“家”字受整个句子声调影响在疑问句后音变为“间”,祈使句后音变为“价”。这是一种共时现象,而非其他专家所说的历时现象。  相似文献   

10.
惠东是惠州市管辖的一个县,境内主要通行客家话。惠东客家方言动态助词主要有完成体标记词“开”、持续体标记词“稳/等/紧”和过去体标记词“过”。这些动态助词可兼作实词,“开”“稳”“等”“紧”“过”是动态助词还是实词,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与五华客家话相对比,惠东客家方言动态助词的语法功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都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释《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助词"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在《全相平话五种》中用字频率较高,兼有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两种功能,构成的语法格式也多样。本文主要讨论助词“得”的语法意义和格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V te MQ”这一口语格式具有多方面的语法语用特点,并可由此推出“他(te)”此前很少被人提及的语法意义,即“他(te)”是一个助词,具有语气、结构及时态助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杰 《文教资料》2011,(35):26-28
本文以《通制条格》为考察对象,探讨助词“将”字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以及与“了”的兴替关系。助词“将”字在《通制条格》中主要表动态,在公文的常用语组合中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一些“动+将+趋”结构中已经出现了“动+了+趋”的兴替,助词“将”字在元代的发展没有停滞。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描述了高平方言中存在的几个语法现象:相当于普通话中表完成助词“了”的时态助词“喽”;第一人称“□mεe33”的用法;“动喽、…时候儿、这”的用法的时态。  相似文献   

15.
动态助词表示动词的某种语法意义。普通话的动态动词主要有“起”、“”着”、“了”、’”过”四个,分别构成起始态、持续态、实现态(完成态)和经历态的语义特征。怀化方言以这四个动态助词为基础,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动态助词体系,主要有:一、起始态——、起l、茬来(V起N来)、起来了(V起N来了)。二、持续态——一着5、着。子、着。起、着5在(V着。N在);起。、起。子。三、实现态(完成态)——味了;嘎、嘎了(嘎N了);啦、嘎啦(V嘎N啦);过;、过了(V过N了)、过嘎了(V过嘎N了)、过嘎啦(V过嘎N啦);起了(V起N…  相似文献   

16.
天水方言的“着”,以动词为起点,在语法化过程中,产生出了作为动相补语、介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多样用法,从语法化等级的角度来考察,语法化等级最高的是语气助词,整个“着”的语法化斜坡具体显现为:语气助词〉动态助词〉介词〉动相补语〉动词谓语;语法化进程中“着”没有发展为完全意义的介词,也缺失了作为动态助词在历史上广为表达完成貌的用法。  相似文献   

17.
采取穷尽性统计与归纳描写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时态助词"过"的发展原因和形成过程,并讨论了它们的语法作用.时态助词"过"分为两类:表完成体的"过1"、表经历体的"过2".  相似文献   

18.
“着”在唐山方言中,除了作表示持续的动态助词外,还可以作表示过去时的时态助词,它表示过去时态,主要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通常用于句末,附着于动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19.
安陆方言里,有两个句末助词“得”和“着”,“得”不是普通话里的结构助词,“着”也不是普通话里的动态助词,它们都用在句子的末尾,是句末语气词,而且有其特定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了(le)”可作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现行的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在有关语法知识短文的助词部分里,对此作了阐述;与该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为前书有关练习题提供了答案。但笔者对以上两书所述有关内容有异议之处,特提出与各位同仁商榷。动态助词“了”与语气助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