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一册一、外景与内情的和谐统一,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荷塘月色》和《绿》的景物色彩有何不同?感情基调有何区别? 二、《荷塘月色》第五节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其中“酣眠”比拟什么?“小睡”比拟什么?  相似文献   

2.
《荷塘月色》和《绿》均为朱自清的代表作品,均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并编排在一起,作为讲读课文。二文不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出朱自清散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风格,而且也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对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收到窥一斑而通观全豹的效果。为此,我们对《荷塘月色》和《绿》的异同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威尼斯》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欧游杂记》,是一篇优秀的游记作品。朱自清早期散文,被人们赞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无论是描写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还是描写清华园里的月色荷塘,无论是描写梅雨潭的“醉人的绿”、“奇异的绿”,还是描写从寒冬中刚刚苏醒的盎然春意,蓬勃生机,各篇无不观察精细入微,结构严谨缜密,文字朴实传神。三十年代以后写的《欧  相似文献   

4.
抒情散文《绿》是朱自清早期的美文力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情景交炼的范文优品。朱自清创作《绿》时,正值婚后数年喜得爱子,在新为人夫后叉初为人父;在这人牛角色的重要提升转型之际,对生命的关注往往会因此警觉敏锐起来,对生命的感悟也就更其深入与独到了。本着以“人”为本披文人情的原则,笔者拟借《绿》文管窥青年朱自清创作早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绿》与《荷塘月色》,都是朱自清早期的散文。虽然两文的写作与发表相隔三年之久,但其选是摹色及内蕴却一脉相承,可谓是前呼后应,异曲同工的姊妹篇。值得注意的是,在《绿》中,作者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曾特梅雨潭的绿对比于他处:“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挑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什么才不明不暗不浓不淡?是梅雨潭那醉人的绿。不可否认,梅雨潭的绿的确很美,可是,西湖…  相似文献   

6.
每每读罢《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总会让人不由惊叹作者的修辞艺术实在是高超之极。《荷塘月色》是现代修辞运用的典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从字、词、句到段、篇、章都很好地运用了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可谓精巧华美、匠心独具。别的且不说,单就题目上看,就可以说蕴意深刻、极具表现力。高中语文第一册入选的《绿》和《荷塘月色》两篇散文就是典型的例子。两文非一时所写,表达的思想更是迥然不同,但编者却编在了一起。通过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朱自清的优秀散文《绿》《荷塘月色》的写景特点谈一些粗浅的体会。文章着重分析了作者个人经历、道德修养及时代特色对景语的影响限制,具体赏析两篇散文不同的语言特点、景物风格及表现出的作者的不同情感。  相似文献   

9.
《绿》是朱自清于1924年在温州任教时写的一篇游记散文。这篇散文同《春》、《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样,充分体现了作者为文如同作画的特色。文中用浓墨重彩,工笔细描,酣畅淋漓地画出了梅雨潭那奇异幽美的意境。一、层层深入的描绘作者虽然在文章开头情不自禁地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幽静的池塘、风姿卓越的荷花、交替变幻的轻烟与淡雾、更迭朦胧的月光与云影,勾画一个神奇、迷离、变幻的艺术境界.阅读朱自清早期的人生历程,反复品味,我们才逐渐体会到朱自清——个善良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烟笼雾锁、挥之不去的的愁绪.  相似文献   

11.
《荷塘月色》和《又见荷塘月色》两篇散文虽然创作于不同的背景 ,但都采用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等手法 ,可谓异中有同 ,同中见异。《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于 192 7年 7月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散文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素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水乳交融 ,通过写景抒情、联想抒情 ,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又见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又侧重于议论抒情的散文。这篇散文追慕先贤、寻访胜迹 ,因景抒情 ,感慨良深。通过记叙夜游荷塘的见闻 ,歌…  相似文献   

12.
抒情散文《绿》是朱自清早期的美文力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坛上情景交炼的范文优品。朱自清创作《绿》时,正值婚后数年喜得爱子,在新为人夫后又初为人父;在这人生角色的重要提升转型之际,对生命的关注往往会因此警觉敏锐起来,对生命的感悟也就更其深入与独到了。本着以“人”为本披文入情的原则,笔者拟借《绿》文管窥青年朱自清创作早期的生命意识。首先看朱自清笔下梅雨潭周围的“景”。作者对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生物进行了动态化的描述:将雄踞潭边巨岩上的梅雨亭譬喻为苍鹰浮天,顿然英姿勃发;天空“微微的云”“流着”,则寓灵动于淡泊之中;“岩…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整体风格清新自然,他的散文,无论是记叙人物、风景、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切实的抒发了自身的情感,犹如清风拂面,没有丝毫的刻意之感.而《荷塘月色》作为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集中地反映了其散文创作风格.本文就《荷塘月色》一文来谈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早期散文对“人的文学”关于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涵用“自然”与“爱”两大母题来“内转”与“外推”,并以修身、养气。这种“内圣外王”的仁者“君子之道”,为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并对“仁”进行了崭新的诠释。“自然”和“爱”两大母题就成为朱自清早期散文的显性结构,而以崭新的“仁”一以贯之的深沉内涵则成为其早期散文的隐性结构。由此观之,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已然为仁者之文。  相似文献   

15.
谈到散文时,常常有文眼之说。所谓文眼,就是文中画龙点睛,揭示全篇主旨的关键语句。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五篇散文中,《绿》、《荷塘月色》、《蒲公英》、《故乡的榕树》都能找到文眼,而《灯》却找不到。《教学参考书》上回避了这一点,《语文基础训练》上说“《灯》采用象征手法,主题蕴含在全篇之中”。意思是说《灯》一文中没有表示文眼的语句。那么《灯》一文中真的没有表示文眼的语句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192 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著称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荷塘月色》属于抒情散文 ,读抒情散文必须善于把握作品的抒情基调和抒情线索。《荷塘月色》一文的抒情基调 ,教参一般释为“淡淡的喜悦夹杂淡淡的哀愁。”重读几回之后 ,我发现 ,《荷塘月色》一文里 ,根本看不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来 ,只见作者的“哀愁” ,而且是“浓浓的哀愁”。何以见得呢 ?作品开始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由于心里颇不宁静 ,…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早期的抒情小品《背影》,描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表现了旧时代的父子之爱;同作者的《给亡妇》、《儿女》等作品一样,都偏重于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似乎社会意义不大。但事实表明:它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誉满海内,传颂一时的名篇。叶圣陶、郁达夫和李广田等著名作家都曾给以很高的评价。这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早期散文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了异彩纷呈、不可磨灭的一页。在阅读和欣赏朱自清散文时,人们更多地表现出对其文辞的清新委婉、朴实流畅、简洁自然的喜爱;或是为其“物色之物,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优美意境所陶醉;或是对其如山泉涌流,委委曲曲、自然畅达、铿铿锵锵、淙淙作响的语言的赞叹。本文试以朱自清早期散文为例,探微作家由心灵流动而形成的美的韵律。一、印象文学的艺术风格是构建在文体躯壳之上,以作家的个性为主导,以语言文字为基础,诸种因素融汇合一的整体美。读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一篇篇都脍炙人口,其中《荷塘月色》更是历久传诵,佳话不断,一直是中学语文各种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20.
杨燕 《文教资料》2012,(34):101-102
《荷塘月色》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但其教学应随时代而有所变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资料的阅读整理过程中,笔者对《荷塘月色》有了一些粗略的教学设想,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人文专题"慢慢走、欣赏啊"对其教学启示、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散文能体现最真实的作者)、从《论朱自清散文》出发对《荷塘月色》写作手法的多元探讨。以此来向各位教师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