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一)”课题,为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批立项课题,是工科类41项课题中的第1项。近三年来,由于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在理论研究方面,对素质、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背景等作了比较宽泛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在改革实践方面,虽试点时间较短,但在新教学计划的制定中,除拓宽专业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外,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知识整合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例如,打破传统“三层楼”格局,提出“并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当前材料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对人才的急需,研究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培养方案出发,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采取CDIO培养模式并与导师制结合。该模式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方面出发,结合基础化学、材料合成以及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体系改革,该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始终以培养地震监测预报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对防震减灾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一直是我们探索的目标,近年来,结合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之《高职高专教育防震减灾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的进行,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总结出技术应用型人才“1个体系和1个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跨入新世纪之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从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素质结构,以及培养模式和途径,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对我国工程教育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提出了批评。特别是10几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遭遇重重困难,让人感到失望。因此,正确地认识,及时地沟通包括产学合作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对于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必须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工程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然而,我国本科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及素质培养的问题。本课题在对国外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工程型人才培养现状,并在加拿大“以能力为基础”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下,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各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从而形成了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组织实施框架。经实践证明该培养体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教育部“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研究项目中,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被列为典型专业改革的试点。学校决定该系原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工程5个本科专业合并,按照国家教育部引导性专业目录“电子与信息技术”进行人才素质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998年,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电子与信息技术”改为“信息工程”。该专业改革的核心是:在总项目理论研究的指导下,设计适应我国重点理工大学、特别是适合北京理工大学办学特色和发…  相似文献   

7.
构建整体优化的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平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数 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 人才,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使命。而实践教学对 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东南大学自上世 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承担了教育部高等教育面 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 “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 革的研究与实践”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工程项目“理工科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研 究与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 整体优化的具有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特色的 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为培养高素质 创新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8.
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针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政府制定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过程中对创新型工程师的急需,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工业大学与法国INSA-Lyon“3+2”工程师联合培养模式的经验和成果.以通过中外系统化的国际工程教育合作,实现工程人才的国内外同步联合培养以及培养体系的合理对接为出发点,围绕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工程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工程教育背景、创新精神的中国特色工程人才,创新了工程人才的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完善了工程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为我国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并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重大举措,对改革我国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卓越计划"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工程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改革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习与企业实践、改革学习考核方式和毕业设计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师工程素质等方面进行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我校上报的“地方院校分层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西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个教学改革项目被确实为“2006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电气工程类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既是“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一)”课题的一部分,也是我校近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抓的一个典型试点专业,在这个专业的教改探索中,我们按照拓宽口径、注重基础、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认真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并于1997年开始按照新的教学计划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新的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大加强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加强不仅在于实践性教学学时比例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明确对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工程的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创新素质培养的问题以培养满足工程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紧紧抓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形成了一套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对独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推进、校内实验基地与工厂实验基地相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平台与情景教育平台互相融合、产学合作、教育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等工程教育以工程实际应用为主要培养目标,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兄弟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贯彻"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入推进多方位、多层次、多模式的改革实践,构建符合工程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教学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职工程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为载体,探讨了高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了高职工科课程改革必须与工业企业紧密联系,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面向企业组织工程实训,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实训体系和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工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思路。提倡在科学的课程模式下,以专业的培养理念,融合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研究、实践三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课题,从1996年启动研究工作至今,已经完成了6个方面的研究报告,同时课题组七所学校的典型专业绝大多数均已于1997年进入了改革试点阶段。6个报告包括1个总报告和5个分报告,分别是:①《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总研究报告;②美、日、德、俄、中高等工程教育的比较;③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培养研究;④重点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⑤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⑥7个典型专业不同培养模式的新教学计划及对本科教学计划制定工作中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普通工科院校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针对我国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为目标,基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充分结合企业行业标准以及专业自身特色,探讨构建了材料类专业“三课一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训练为依托的材料类专业“三层次八环节”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利用地域优势搭建“2+5+N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群”的新机制。研究应用实践表明,研究成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科建设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遵循教育教学工作规律和教育科学研究规律,针对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验课题组开展了“加强艺术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改革实验,对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研究。本项教学改革实验,定位于本科教育是注重素质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以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以加强艺术实践环节为突破口,着眼于高师音…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创造型、复合型、个性型、开放型、国际型”的人才。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专业人才,迫切要求我们拓宽专业面,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的状况。为此,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进行教育体系、教育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改革,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以培养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论文提出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评价,注重工程实践与创新,多渠道多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论文提出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对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