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师专培养的人才如何,影响着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发挥。本文论述了新时期师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科学确定师专培养目标应注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劳技课乡土教材 ,是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是农村初中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贯彻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必要保证。在编写劳技课乡土教材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贯彻如下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1 .劳技课教材的基础性是由劳技课的基础性决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教育和发展的根本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同时还指出 :“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劳动技能素质、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旅游教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剖析,从“培养怎样的旅游人才”和“怎样培养”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差异化的旅游教育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定位、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督导是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创新评价机制,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义务教育督导检查,开展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督导检查。”“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坚持教育公益性为原则。目前我国民众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成本过高、来自不同阶层的儿童难以获得平等的优质义务教育机会,妨碍了教育的公益性。我国教育的自身直接公益经由义务教育实现,教育的自身间接公益经由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的社会直接公益的实现则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教育能够提供的阶层流动机会数量足以引发竞争,二是竞争机会被平等提供给每一个民众。由于我国教育分流的“锦标赛”性质,优质义务教育的平等获取机会是实现教育的社会直接公益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在义务教育覆盖率和巩固率、民办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优质公立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保障教育公益性,需继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分类管理、降低先赋性因素对优质公立义务教育机会获取的影响、转变“锦标赛”式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评估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学校体育也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最重要的基地,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对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是加强对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确保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高等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奠定基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该评估方案的主要依据。《条例》对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艺术中等专业学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育机构,除了和其他各类学校有着共同的基本培养目标外,还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使之成为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中等专业人才。因此中专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从自身特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出发,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论,要在“首位”的思想,“到位”的措施,辩证的方法和育人的效果方面拿出“新招”。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又译作强迫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一定年龄范围的儿童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由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予以保证的教育。义务教育之“义务”,即指向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之“必须”意义,更表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及其主体对儿童受教育提供诸种条件之“必须”性。义务教育的性质归纳起来,主要有公共性、普及性、基础性、强迫性和历史性等,这些性质己被教育界普遍认可。其中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义务教育作为对所有适龄儿童实施的一项公共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教育政策的调整,技工学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一直是技工学校改革的重点。现在高校和高中大幅扩招,又给技校原有的“招生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围绕市场的需求,培养大量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有效解决技工学校和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是改革的关键。技工学校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进行内部改革,更新传统观念,重新审视培养目标,做好培养目标的定位,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才是推动技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大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内涵和价值追求应当与义务教育本身的价值内涵和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所以,作为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资源和协调社会平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工具,义务教育政策公平就是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义务教育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内涵构成包括平等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弱势补偿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标准一致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世界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与演变的历史,其背后无不贯穿着平等、效率、人本三种伦理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种伦理精神的侧重点不同。在工业社会,义务教育制度伦理精神的着重点在于效率;在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义务教育制度伦理精神重点主要是在于平等;到了后工业社会,义务教育制度伦理精神的关注点则主要在于人本。  相似文献   

13.
教育平等:科尔曼的研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尔曼从不均等的角度反观教育平等问题,提出了五种关于不均等的界说。教育平等问题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来认识。从理想的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最好都能实现平等。但由于差别性校外影响的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只能而且应该从“投入”方面来寻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应该而且只能体现为所有学生在学校平等享有政府所投入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义务教育则更是其基石。义务教育的实质在于体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普及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保障教育公平.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性缺失,并分析、肯定了新的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从政策层面、学理层面、实践层面考查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为农"的认识及其争论,并从教育公平理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基础教育涵义、新时期农村及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殊性等多个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既不能丢失培养理想人格的终极价值追求,同时也应该允许它留有区域层面的调适空间,并最终使之和城市基础教育一起"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误区及纠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础,纵观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存在着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于静态的、绝对的均衡化,进行简单的教师互换等理解与实践上的误区,需要采取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等策略,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教育平等问题及政府的教育政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作为教育决策的主体,应该以公平性原则作为教育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分配优先权,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资源优先投入的重点之一;以"差别但平等"原则进一步拓宽少数民族在义务教育后的入学机会;以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实现民族教育平等的最终目标,并依靠完善的政策机制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义务教育法>等有关义务教育保障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加大了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国彻底结束了几千年来基础教育上学要交费的历史,当前义务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义务教育财政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20.
传统户籍不仅具有登记、管理的功能,而且还承载了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功能,户籍差异是导致公民不能公平享受义务教育这一基本权益的制度性原因之一。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实现户籍观转型,使户籍信息成为公民作为主权国家民众享有与其他人同等权利的资格和证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纯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公民平等享有这一基本权利的正当性,因此,国家有义务从权利公平、财政公平和评价公平等方面保障义务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