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礼记》的形成是礼乐文化传承在汉代时的一种学术形态。《礼记》呈现了汉人对西周礼乐文化传承的书写方式和文体样式。从七十子之单篇散记到《仪礼》附经之记,再到《礼记》成书,实际上是记者在传承和记录礼乐文化,从文学史的角度说,在对周礼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伴随了不同时期的"记"的文体功能的孕育与发展,经学与文学呈现的是一个同步共生的状态。关于《礼记》文体的研究,将试从礼乐文化的学术传承史中发掘记体内涵的演变及文体因素的逐渐形成,以重新认识《礼记》的体例特点和文章形态。  相似文献   

2.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礼记·乐记》对"乐"作了集中的讨论,也对礼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的描述。从《乐记》中对礼乐的特征、功能、本质等叙述中总结出礼乐之间的异、同以及礼乐内在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张力,并探讨这样一种张力是如何存在于礼乐之中,使得礼乐能够相依相济,合于天地之道的。  相似文献   

3.
"报本反始"观念至少在殷商时期已经生发于人们心中,至《礼记》则正式拈出了"报本反始"这个词,分别见于《礼记·乐记》《礼记·祭义》《礼记·礼器》和《礼记·郊特牲》中。其中,《祭义》《礼器》《郊特牲》重点阐释了"礼"的"报本反始"内涵,《乐记》在礼之外,则突出阐释了"乐"的"报本反始"精神。它从人体、他人和集体、天地自然三个维度,深入阐释礼乐的"报本反始"意义,给后世以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饮食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能体现和反映社会政治情况。在《礼记》所记载的饮食之道里,"吃还是不吃""给谁吃""吃什么""怎么吃"等日常问题,关涉了政治认同、身份等级、权力秩序以及社会公共交往活动等政治问题。饮食之道中体现的权力及等级秩序,反映了儒家的生活政治,即将政治价值和等级观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又通过日常生活来巩固和强化那些保障政治权力运行所必须的价值与秩序。  相似文献   

5.
黄济 《中国教师》2006,(12):21-23
四、《礼记》解读《三字经》在讲到学《礼》时,是把《周礼》也放在其中;而且在讲到《礼记》时,同时提出大小戴(即戴德与戴圣)各自注释过《礼记》(即《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的问题。如“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我们这里所讲的《礼记》,是由戴圣所最后删定的《小戴礼记》,共49篇。后经东汉郑玄作《礼记注》,唐孔颖达作《礼记正义》,将其列入《十三经注疏》,《小戴礼记》便成为后世通用的《礼记》的范本。《礼记》,也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成书于战国到西汉之际,其中对礼制的内容、礼制的…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透过《诗经》这面文学之镜,尤其是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我们可以洞悉到诗经时代人们所秉持的政治观念,具体包括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尊贤重才、忠君爱国、厌战、礼乐致和等观念.  相似文献   

7.
"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一语出自《礼记·乐记》中的《乐本篇》,此处的乐为礼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制度,在教化人民、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均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成于乐",真的是指君子道德学问与音乐修养的和谐完美之境吗?通过解读《周礼》、《礼记·乐记》等文献,笔者认为,古代的乐实际上是祭祀行礼的表演形式,祭祀行礼的场面因而被称为"礼乐之文",它的井然有序离不开乐官系统的指挥、调控.这种指挥、调控正是孔子所说的"节礼乐".当一个大司乐、大乐正那样的祭祀行礼的主持人,在孔子看来,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或许.这样理解"成于乐",才更能了解孔子.  相似文献   

9.
<正>近十余年,"文化"在教育界也成了个摩登的词儿,"校园文化""教研文化""学校文化""教学文化""班级文化""育人文化",不一而足,想起个词儿,要做个事儿,似乎不挂上"文化"二字就显得没文化。"文"者,文理、花纹也。《易经·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后引申为文字、文辞,在儒家眼里,"文"是一脉相传的礼乐、典章制度及伦理、价值观。"化",是指变化、教化,《周礼》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用一整套的礼乐典章制度和价值观去教化人、改变人,从而达到社会治理之目的。"文化"说到底是用一些精神规范去教化人、规范人、改造人。  相似文献   

10.
《礼记》一方面记述了殷周以来有关“礼”的种种制度、仪节和观念,同时又通过对《仪礼》的解释、发挥,体现了孔子及其后学重建礼制秩序的构想。《礼记》中针对家族以外的社会行为规范,可视为中国“公共文明”之发端。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和国人文明意识的日益自觉,《礼记》所阐述的礼学体系需要进行基础性重构,从中国传统之“礼”的精神和原则中,可以传承和转化出自由、自律、分享和责任等现代性观念,它们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共文明建设的本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投壶礼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燕饮之后娱乐宾客的一种重要的礼乐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投壶礼历经增损变迁至今仍被人们传承。本文从《礼记》和《大戴礼记》的《投壶》篇入手,探讨投壶礼产生的原因与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教育家。为了将其弟子培养成为"不器"君子,孔子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学理论。其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而礼乐为"六艺"之首,由此可见其对乐教的重视。《论语》、《礼记》中还有很多论及乐教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但不是研究孔子的唯一文献依据。孔子本人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是为重建礼制秩序服务的。孔子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为此他开门授徒,对弟子讲述礼仪,阐述礼义,最终形成了以重建礼制秩序为核心内容、以礼乐刑政为施政纲领、以心性道德修养为立国基础、以畏天命远鬼神敬亡亲为宗教态度、以“中”“和”为思想方法、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治国要务、以文献古籍为制礼依据的一套完整的礼学治国思想体系。现存的孔子研究文献主要有《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孝经》《仪礼》以及上博简中的七十子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礼学文献,其中《仪礼》和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礼仪的篇章居于主干地位,而《论语》《孝经》、大小戴《礼记》中讲述礼义的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孔子师徒文献都是礼学传记。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语》只是孔子礼学的重要传记。《论语》所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仅凭一部《论语》来研究孔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儒家经典中的性别意识最为集中、最为系统、最为完备的表述体现在有关"礼"的文献、尤其是《礼记》中。文章对《礼记》中性别意识的具体内容、理据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礼记》中的性别意识进行了评析。指出:对女性规范最多的《礼记》中仍有一些值得肯定的积极内容,如对夫妇有义与夫妇有敬的强调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礼记》中的礼乐与礼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礼记>如何强调"礼乐"和"礼制"的作用进行了深人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先秦之《诗》到汉代被经学化以后,其原貌日渐不清。考查先秦儒家其他典籍与《诗》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部分地了解《诗》的原貌。《礼记》称《诗》透出《诗》乐一体的礼乐文化的客观信息,《礼记》论《诗》引《诗》则一方面反映出儒家对《诗》经学化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又透露出儒家对《诗》的文学性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檀弓》的内容,当时是为说明礼制所记的现实社会生活片断,我们可以说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生活故事集。《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一书,据徐坚《初学记》说,为戴圣根据其叔父戴德的《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所删定的,而《大戴礼记》又是根据东海后苍所撰《后氏曲台记》一百八十五篇所删定。后苍是汉宣帝时人,据此,《礼记》的成书最早是在汉宣帝的时代。但这只是就全书而言,若论其单篇,时代还要早。《汉书·艺文志》注说:《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隋书·经籍志》说:“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初学记》说:“《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也。”以上三条材料,说明《礼记》各篇的撰定是在六国时期。《檀弓》所记载的生活故事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古就是讲礼仪的文明之邦,研读《礼记》,一可以认识先秦古人在自身修养、人际交往中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二是要借鉴《礼记》中有价值的文明,继承和发扬。和朋友交际要讲究诚信与平等,对待长辈要尊敬爱戴、孝字为先,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相似文献   

19.
《檀弓》的内容,当时是为说明礼制所记的现实社会生活片断,我们可以说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生活故事集。《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一书,据徐坚《初学记》说,为戴圣根据其叔父戴德的《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所删定的,而《大戴礼记》又是根据东海后苍所撰《后氏曲台记》一百八十五篇所删定。后苍是汉宣帝时人,据此,《礼记》的成书最早是在汉宣帝的时代。但这只是就全书而言,若论其单篇,时代还要早。《汉书·艺文志》注说:《记》百  相似文献   

20.
《礼记·乐记》认为,乐本原于人心,礼来不得半点虚假,礼乐二物皆有报本反始的精神。礼乐,因其最切近生命本原的属性,而成为陶冶心志、培养性情、塑造品德、指导言行的重要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