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精神是创造,那么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就必须体现创造精神。近几年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创造教育被提到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这是教育思想上一次质的飞跃。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工作既可以促进人的创造精神,又可能妨碍、阻抑人的创造精神的发展。传统教育之所以应该批判,就在于它压抑、挫伤了人的创造潜能、窒息人的创造精神。因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握创造能力培养的重点。创…  相似文献   

2.
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占有为特征的教育把教育过程等同于对知识的机械占有,扼杀了学生的生命创造活力;它以能否获得相应的功利价值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使教育陷入了窘境。为了缩小当前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距离,教育的生存论转向势在必行。教育的生存论转向意味着学习不再是机械的占有知识,而是立足于人的生命,实现人的自我生成与文化吸收、文化创造的动态统一,教育的使命在于激发人的生命创造活力,唤醒人的生存责任。  相似文献   

3.
王宏 《中国教育学刊》2006,(7):68-68,78
一创造力及其个性特征 创造力是人普遍具有的一种潜能,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事实上,教育对人的潜能开发存在双重影响: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抑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游戏性规定了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以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为己任的教育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应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具有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展示、创生、对话的精神。具有游戏精神的教育强调确立"游戏人"的教育目标,创造"游戏场"式的教育情景,开展对话和生成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自主创造教育的概念自主创造教育是人在自觉、自愿、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以形成人的主动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它是素质教育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的统一。  学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开发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培养人的自主创造素质,即实施自主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二、自主创造教育的实施  (一)学校是实施自主创造教育的主体  1.德育活动是实施自主创造教育的大舞台  为突出德育在自主创造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本着“软…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显现,作为人的创造,任何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审美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实用功能、认识功能和创造功能等,其中审美功能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功能。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它首先是一种人学”。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涌动的生命体,作为一种人的自然存在,自然就拥有一个人的诸多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如做人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研究的权利、创造的权利、享受的权利.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说话的权利等。尊重其人性的尊严、人格,使其感受到人的应有价值的存在,这就决定了师生最基本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阳 《教育探索》2002,(8):12-13
发现和发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创造活动,它们虽有其共性,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它们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异。相应地,作为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创造教育就应当分为发现教育和发明教育,它们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分析,不仅有助于创造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而且对创造教育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校园中的隐性人身伤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中的隐性人身伤害在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学校日常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大批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的需要,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也是教育自身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创造教育于 20世纪中叶起源于美国,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施加变革动力的产物。从近些年世界各国实施创造教育的情况来看,创造教育主要是以“学会创造”作为其教育目标的。学会创造,即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来改造环境、创造未来,极大地发挥创造潜能,使环境、社会与人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适应状…  相似文献   

11.
创造教育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即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三大因素构成.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种种弊端。因此要革新课程管理策略.以适应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具体策略包括:树立创造教育的学生观,创造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创造教育的教师策略、刨造教育的教学策略、刨造教育的课程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与已经存在之物并不相同的创造之物成为一种突出的教育景观和社会事实。创造发生关系性共在与意识性交互的人机创造主体、具身文明削减与数字文明增加的创造内容、机器将人作为辅助工具与助手的创造模式的系统性革新,我们正在从人类创造时代迈向机器创造时代。机器创造可能引发机器外脑挤压人类内脑的创造之生物学基础危机、机器主体挑战人类主体的创造之人的主体性危机与机器文明冲击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文化与文明危机。从机器创造反思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应实现人类双驱动创造对机器单驱动创造的超越、人类意识流创造对机器数据流创造的超越、人类颠覆式创造对机器模仿式创造的超越。以创造力培养为指向的创造力教育为人类创造危机纾解提供了现实可能,创造力教育基于人类关怀与自我超越、机器他性与人机共生、生命特质与个性发展培养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为什么需要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造是人之为人、追求意义的需要,人通过创造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及创造教育的功利化,不仅损害了学生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创造性,也损害了教育通过培养人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基于人性发展需求的创造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创造的欲望、发展人创造的才能、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培植人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卓越。  相似文献   

14.
陈士杰 《教书育人》2001,(13):35-35
柯林博尔认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性和开拓能力的。如果一个人缺乏第三张通行证所标志的素质,那么他的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的“第三张通行证”应当是他的教育事业心和教育创新能力。这是因为教师作为一个人,可以有一般的事业心,如赚钱、求名等,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律去活动、创造,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他必须具有献身教育的事业心,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去活动和创造。这…  相似文献   

15.
以开发人的潜能、开发人的创造能力为根本宗旨的创造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吸收了近代教育的优秀成果,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没有创造就不会有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的更新发展,急需众多才思敏捷、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职业学校的教育培养对象是社会的直接劳动者,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意义尤为重要。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人的存在与发展是有规律的,也是可预测的。人的存在与发展又具有差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作为人之自我建构的教育世界呈现出确定性和规律性一面时,也呈现出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情境性的一面。基于后者而言,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特的,每一次教育行为都是不可逆的,任何教育理论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教育是一个尝试、冒险、选择与创造的过程。教师需要持续探索的勇气,把握教育时机的能力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高师课程改革与未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师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改变高师课程学科本位的弊端,重新塑造高师学生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形象;必须明确未来教师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把他们塑造成“完整人”、“文化人”和“创造人”。  相似文献   

18.
创造教育,作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及21世纪的呼唤,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我国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更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显然,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创造教育的实施。一、世界各国重视开展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是运用创造学的理论,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教育人们探索、创新的新型教育。它通过教育的途径,将创造学的规律和研究成果,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  相似文献   

19.
目前,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已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培养具有创新欲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而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胡全 《青海教育》2009,(7):58-59
体育自古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包括特殊个体和特殊环境的特殊活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个体生命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促进机体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保证生命体的存在状态,为生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体育教育对个体生命的生物价值、心理价值及社会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中可以看出,体育为人类创造着美。不仅创造着主体的审美对象,还创造着审美的主体以及主体审美能力,以促进生命发展,发掘个体的体育潜能,美化人的生活,树立理想的人生,进而创造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