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阅读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充分感知、领悟。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手段。但是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非就是简单地让学生一味地读书。朗读课文的目的内涵丰富得很 ,教师必须努力创出新意 ,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朗读。教学《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 ,在初步朗读课文时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轻声等字音。要求做到“声音响亮 ,不误一字 ,不少一字 ,不多一字 ,不倒一字”。2 .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的自然停顿 ,训练学生领悟自然停顿的一般规律 ,为理解词句的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础。3.指导学生读出肯…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中,仅靠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模仿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真情实感,必须让学生读懂课文,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发挥想象,感悟课文,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读出真情实感。当然在朗读指导中要教给学生读书技巧,把握语调的轻重快慢,让学生更好地读出文章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读 ,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读 ,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通过读 ,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教师在讲授课文时 ,要教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技巧。“正确”即要求学生读时字音要准确、清晰 ,不丢字 ,不添字。“流利”即要求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 ,让学生动笔做适当记号 ,以便引起对本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 ,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  相似文献   

4.
何英 《黑河教育》2011,(7):49-49
教材分析:《小草》是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借"小草"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人们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因此本节课我以读书训练为"经线",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线"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进程中感受言语形象——读出形;感受言语情感,读出情;感受言语智慧——读出理;感受言语蕴涵——读出神;让学生感于目,会于心,动于情,发于声。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还在于读。试用修订版大纲强调:“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即声音响亮、清晰地读书或念文章,“需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朱熹语 )还要求读出韵味和节奏。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以及启承转合、急迫舒缓的节奏美;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养成学生字斟句酌、不苟且、不粗心大意的习惯。比起默读、跳读、猜读等,朗读对打基本功的小学生更有价值。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朗读,并…  相似文献   

6.
如何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开展有效、深入的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自身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一、反复朗读,其义自见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无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符号等。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前提。如果离开了"读"字,文本解读也就失去了意义。若课  相似文献   

7.
<正>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以读促知,领悟文中情感,又让学生超越文本,读出个性呢?下面是我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认识和体会。1,初读,读前激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认为:"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因此,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如何吸引学生在一接触课文就产生要读好的强烈愿望?这要靠兴趣。如:苏教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怎样在小学讲读课文中重视朗读指导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初读课文,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正确朗读的要求是什么,即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不读错字,不丢字,不重复读,不顿读,不唱读。首先,指导词和词组的分节朗读。这是针对唱读而进行的正确朗读的基本训练。如教《我是中国人》一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划分词和词组后朗读,例如,“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在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在于读.朗读要求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朗读能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及起承转合、急迫舒缓的节奏美,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学生养成字斟句酌,不粗心大意的习惯.比起其他的阅读形式,朗读对于正在打基本功的小学生来说,更有价值.因此,一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重点精讲点拨,精心设计问题,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必要时教师要范读,疑难处再指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理解词义、句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写作方法.为此,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出了以下的朗读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注重"读",要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根据课文本身特点,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多朗读,从范读入手,指导学生朗读的基本知识;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多读的机会;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去读书,去思考,即所谓"披文入情"。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朗读指导中不但要敢于"放",更要巧妙地"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读,读出思考、读出情趣,获得真知。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纲明确指出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的环节”。我在教学第三册《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时 ,采用以读为主 ,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读中思意 ,从意中悟道。一、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1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加字 ,不减字 ,不读错 ,不重复。认识生字、新词 ,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 .教师范读。学生对教师的朗读 ,看得着 ,听得见 ,可以模仿学习。想一想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它的题目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分清层次。1 .…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靠学生去读去悟。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读的机会。(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的始终。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集眼、耳、口、心于一体的复杂的心智活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训练要有成效,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具体指导.教师应把读书的权利和时间还给学生,循序渐进,力争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神,读出情,读出味,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通过读书实践来实现;其中,课堂内有效的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显然,朗读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读,必须有教师的精心指导与组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特色,灵活指导学生朗读,使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下面,谈谈本人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基本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朗读指导方法谈李建成一、设计问题——指导读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让...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也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呢?一、创设读书情境,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读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变琐碎的分析为导读,尽可能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做到以读为本,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要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意境、读出品位、读出神韵,力求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品析语言,在读中积累、运用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有所感悟,并受到情感的陶冶。如《五彩池》一课,是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五彩池”这一人间奇迹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三次读:1.自由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默读全文,划出生字生词,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和问题。3.有选择地朗读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再对典型语句进行对比读或欣赏读,反复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相似文献   

18.
在指导朗读中落实“以读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实现。“以读为本”绝非是让学生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地去读,它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参与其中。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对此,教师要针对课文特点,灵活指导读书的方式,使“以读为本”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范读。范,即榜样,模范。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式。如《五彩池》的第一自然段,先是极力渲染天上瑶池的“神奇”,紧接着写自己真的看到了“像瑶池…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通过读书实践来实现;其中,课堂内有效的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显然,朗读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读,必须有教师的精心指导与组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文特色,灵活指导学生朗读,使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下面。谈谈本人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基本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美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思想内容,而且能体会到语言的意味。古诗中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意味、读出感情。朗读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还可以高声诵读,底气十足,慷慨激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