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是二种不同的词学观点。苏轼认为诗、词一家,要把词从题材风格上由“艳科”的窄胡同里拉出来,是革新。李清照认为诗、词有别,词在题材风格上只能在“艳科”中着墨,是守旧  相似文献   

2.
赵婷婷 《文教资料》2011,(36):197-199
词作为后起于诗的一种文体在经过了唐代漫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后,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苏轼提出诗词“自是一家”的观点后,词在风格和题材上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紧接着,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促进了文人对词体的进一步思考。那么,到底是谁的观点更符合词体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苏轼、李清照均为宋代一流的词坛大家,二入在词学批评领域也都有极大影响。自苏轼不满柳永词而提出“自是一家”的口号后,李清照又在批评苏轼等人的基础上提出“别是一家”说。这是二人词学主张的核心。探讨东坡、易安词学主张和审美理想的异同,从“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的比较分析中入手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这虽不能包含二人词学主张的全部,但对于我们更客观地理解把握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鹅一家     
虫儿 《中学生天地》2009,(1):F0002-F0002
春天的某一天,湖面突然冒出一群不速之客——天鹅一家。天鹅妈妈带着一群小天鹅慢悠悠地划着水,徜徉在如镜的水面上。鹅妈妈伸颈挺胸,一如既往高贵典雅,小天鹅无忧无虑,一副傻乎乎不谙世事的模样。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一家     
在祖国的土地上,我们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不分你我他。  相似文献   

6.
一家粉店     
街上不知何时新开了一家米粉店。 早上出乎意料地按时起床,于是我早早出了门。冬天的早晨,阴冷的风肆意冲撞着,秃秃的树干孤零零地在风中微微颤抖,我抬步走进了那家粉店。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家     
我有一个温暖的归宿,那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甜甜的爱。暖暖的笑容,幸福的眼泪,成千上万的小故事,这就是我的一家。  相似文献   

8.
《海外求学》2011,(4):28-31
斯巴克普拉格一家虽然是机器人,但他们却和机器人星球上的其他人如此不同。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的《词论》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词论》中,她在品评诸多词家优缺点的同时,得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别是一家”词学观既要求词要严于音律,还要求词要符合传统的雅词本色,反映了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是一篇超凡脱俗的艺术作品。该文以独特的视角 ,用五岁儿子陈思的眼光观察一家人的生活 ;以童心关照生活 ,童言无忌 ,使人忍俊不禁。细节平淡却情趣横生 ,语言机敏且幽默俏皮。称赞它是“表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创造”(《教师教学用书》)是恰如其分的。读罢《我儿子一家》掩卷沉思 ,发现题目是一个歧义句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不包括舒婷在内的陈思小家庭的生活。二、包括舒婷在内的全家的生活。这种歧义直接造成了人称的混乱 ,即题目中的“我”、作者和散文中的“我”不统一。如果题目中的“我”指作者舒婷…  相似文献   

11.
家庭历史小说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最具历史性、文化性和情感复杂性的小说品种。本文从作家的家乡情结和“出家”追求两方面剖析了促进家族小说成就和局限的原因,指出,传统家庭文化持久熏陶所积淀形成的依恋故土、看重血缘的家情结和追求科学文明、呼唤人性的审美理想,构成作家创作中的家缘与诗思矛盾纠结的复杂的心理根由。  相似文献   

12.
家族具有传承与延续生命、感情寄托、供养等功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为一种家族契约,家族契约的优势在于利他性和责任。家族企业的本质就是家族契约的优势对企业中的要素契约劣势的部分替代,它决定了家族企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要实现家族企业永续经营就要在家族层面和企业层面上充分发挥家族契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人的知识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一逻辑基点上,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自己家族叙事及关于家族话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徐复祚是一位饱受生活磨难,历经科场风雨的封建文人,也是一位具有强烈主观情志的戏曲作家,他的第一部传奇作品<宵光记>即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点.<宵光记>取材于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的描绘,而是恰当地把握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虽然此剧有记其家事的性质,但剧中所张扬的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性具有积极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rationale, method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using fiction as a way of teaching students about family counseling.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传统“家”制度从大化革新前后开始萌生,到近世基本形成,并于1898年经“明治民法”得以确立。其问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家,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住,在经历了早期的“氏族”、“乡户”,中世的“名主”、“族”等形式后,终于在近世发展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家”。随着家形态的变化,日本传统的“家”制度也逐渐确立,最终形成了以家督继承制为核心,以父权家长制为基本特征,以模拟血缘关系为依存的典型的日本家族制度。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都广泛地存在着。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同样鲜明。我国家族企业普遍处于初创期和扩展期,家族制依然存在着发展的空间。然而,只有以家族企业家革命为先导,通过制度创新,跃出家族企业的陷阱,才是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家庭中,成员间联系的强度和长度都越来越低,以至有逐渐脱离家庭共同体的"原子化"倾向。"家庭原子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家庭中的渗透。由于"个人主义","家庭原子化"取消了长辈的"持续‘在场’影响",再加之"功利主义"这一不利的价值观导向,家庭教育功能由此而式微。超越此"家庭原子化"遭遇,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有必要倡导关注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教育政策与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9.
中日传统家文化对家族企业影响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日两国的家族企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家文化角度出发,比较研究了不同的传统家文化在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发展构成的不同影响,从日本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里得到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启示,提出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展望。期望能对正处于"二次创业"中的中国家族企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历代家训与古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国古代家训,产生于西周,成熟于隋唐,完善于明清。纵观历代家训,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予以肯定的积极方面有:修身、齐家与治国相结合,重爱国主义教育。其消极方面有:第一,灌输愚忠愚孝、男遵女卑等封建思想;第二,灌输学优而仕、兴祖耀宗的名位思想;第三,灌输免祸、保身的处世哲学;第四,实行棍棒主义,与灌输宗法专制思想相适应。中国历代家训自始至终都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这种价值取向又表现在:第一,重义轻利的非功利主义价值观;第二,重家长权威和社会价值而轻个人价值的价值取向;第三,重教育的政治作用而轻经济作用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