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人们必须永远不把道德当作幸福学说,所以幸福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康德并不关心或者是被康德的道德哲学排除在外的问题。因此在康德的研究者看来,幸福问题远远不及道德与自由等问题来得重要。但事实上康德不仅认为幸福是至善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且承认幸福是人的天赋目的。所以,有必要对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哲学中幸福概念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道德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笔者看来,德性至上是康德人学思想的核心。从源于实践理性的自律出发,康德将德性、实践理性与意志自由有机统一,并为每一个有理性者提出了"以人性为目的"这一道德实践意义上的绝对律令。因此,强调德性至上的康德人学,其基础是实践理性,其目的则是人类自由,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由此成为道德王国的自我决断者。在这一意义上,康德人学正是西方启蒙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德性与幸福的统一是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德性是理性追求的对象,幸福是感性的欲求.二者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明显是矛盾的.但是康德却又论证它们是统一,那么二者为何统一?又是怎样统一的呢?康德又是怎样论证的?本文拟从三个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论康德的道德自由与德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与自由是康德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如若把康德的“理性”概念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那么他的“自由”概念同样也可分为理性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理论理性和理性的自由是属于思辨哲学研究的范畴,实践理性和道德的自由是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康德看来,道德自由是人的道德活动之原因,德性是人的道德活动之结果。因此,在康德伦理学中道德自由与德性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不仅如此,这种道德自由与德性之内在的逻辑联系恰恰体现着康德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康德把"道德"和"幸福"的关系称之为"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他的"道德学"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依他的观点,道德和幸福完全可以在"至善"中实现统一,一个有道德的人最有资格配享幸福,以此,他高扬了德性的旗帜,提升了道德的崇高性。  相似文献   

6.
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义务论”,以“绝对命令”作为行为原则;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功利论”,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行为原则;德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实践论”,以“实践智慧”作为行为原则。我们从德性主义的视域对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在德性主义视域下的道德追求应该是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这种德性,即实践智慧,表现为“中道”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康德是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伦理学就等同于德性论。康德通过对德性、幸福、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将道德原则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指明道德原则不只是针对个别行为,也可以针对生活的整体,这又与德性伦理学关注生活整体的倾向接近。以此至少表明了康德伦理学并不是极端的义务论,而是和德性伦理学有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当前个人品德的探讨呈现出多视角的特点,其中德性伦理学为其提供了德性途径的视角,但却往往忽视和缺少规范伦理基础上的德性理论的研究,德性理论不仅存在于德性伦理学的领域内,同样规范伦理学也拥有自己的德性理论。康德的伦理学作为典型的义务论规范伦理学蕴含着丰富的德性理论。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义务论基础上的人的品德理论,从义务与德性的统一来界定人的品德,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规范与德性的关系,从而更为全面地把握个人品德理论、促进个人品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康德的德性理论在道德原则与道德品格、行为者与德性卓越、德性与人类繁荣等基本问题上超越了当代德性伦理学。康德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是其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以成就有德性的人为目的,是个人品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以道德动机为基点批判幸福主义伦理学,引出了“善良意志”“道德命令”“意志自律”等概念,构筑起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义务论体系。康德道德义务论的理论贡献及其主观性、形式性、抽象性理论局限与困境,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之进行批判改造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克服与解决。对康德道德义务论的批判改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我们重塑人的道德社会性本质、强化道德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发掘新型生态伦理的现实路径以及构建人类道德共同体提供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德性创造教育幸福,教育幸福提升教师德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人的终极关切,康德的德性理论与教育理论有着密切联系。康德的教育理论其实是一种德性教育理论,可以看成是康德的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内的实践运用。康德德性理论的宗旨在于:个人幸福观应转向个人德性观,意志自律成为唯一的实践法则,人是目的而决非手段。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则表现为:发挥德性的内在教育价值,基于自律的道德教育,人是...  相似文献   

12.
"道德情感"(Das Moralische Gefühl)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概念,致力于用中文消化吸收康德学的牟宗三,在翻译《康德的道德哲学》时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译解。道德情感究竟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先天禀赋?道德情感是否能够作为道德知识的来源?道德情感究竟是对什么东西的感受?在这些富有意义的重要理论问题上,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似有诸多可以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个演绎的体系,完全从理性原则出发。也正是这种理性的法则完全排斥了经验的成分,因而强调它的纯粹性,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道德的纯洁性。但是,康德严肃主义的道德哲学也有其内在的矛盾性,即这种完全从自我的理性原则出发的道德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必然遭遇到它的悖谬,因而可以说。康德的道德辩证法就是理性与经验的斗争法则。此外,康德为了使得这种纯粹的实践理性能够在现实中获得它的合理性。也同样允许具有合理倾向的实践经验的存在。但尽管如此,他的实践理性还是保持在原子式的个体之内。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大学》与《中庸》的忠实理解,准确领会儒家心灵哲学中的道德哲学情怀,对于创造性地实现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具有基础性作用。首要的问题是,儒家思想中是否具有心灵哲学的基本要素?而儒家又是如何运用这些要素展开其思想逻辑的?如若把儒家的基于心灵哲学之上的道德哲学情怀视为人们实际拥有的德性、现实地践行的规范体系,那么就会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建构起内在的逻辑关系,人们就会依据主体德性的致思范式和行动模式处理各种实践关系。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人的德性结构乃是境遇伦理或德性伦理。从类型学视角看,儒家的心灵哲学也属德性论,但它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和康德的德性论似有极大差别,必须从环境或场域寻找这种差别的根源。儒家心灵哲学中的道德情怀究竟有多少要素可以为今天的人们所拥有?如何拥有?在实现传统伦理的现代性转换中,全面拒绝和全盘接受都是不可取的态度和方式。"过度"与"不足"是我们必须摒弃的态度,"适度"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道德哲学有两个部分,即权利论和德性论。相应地,康德对德福相配的构建也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以权利为基础的德福相配和以德性为基础的德福相配。前者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得到较好的实现的,因为它属于现象界,遵循必然规律;但后者由于不属于现象界,因而无法在现世中得到实现。尽管如此,前者却不能独立自存,它与后者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建构中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6.
"意志自律"是认识和理解康德道德教育目的思想的精髓.康德认为,"意志自律"是理性主体实践理性自立法与自守法的道德意向与实践能力,它与人的道德建构密切关联.因为"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所依循的唯一原则,也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根本源泉.由此,康德认为,促使受教育者从"意志他律"走向"意志自律"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是判断受教育者德性提升的根本标准.道德教育走向"意志自律"也就意味着,道德教育必须要将普遍性、形式化的先验道德律令而非质料性的偏好原则作为受教育者意志的规定根据,由此唤醒受教育者内心之中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善良意志,继而在祛除经验性关切的基础上,彰显受教育者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7.
康德认为斯多亚派和伊壁鸠鲁派在道德和幸福关系问题上的争论陷入了二律悖反,于是从"至善"入手,试图将道德与幸福在超验世界统一起来,以此来论证德行为和幸福关系的真理性.康德之"德福一致"观点认为,在实践领域,道德和幸福是统一的,是至善--完满的善.康德所言之至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并非渺不可及,对于人类而言是有其现实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必然地具备道德性?这是康德道德哲学关注的首要问题。康德认为,善良意志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一个彻底善良的意志,它的原则必定表现为定言命令,即道德律,善良意志也是自律意志,只有有意识地尊重道德律的行为,即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成为当代伦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在德性伦理过程的发展中,麦金太尔、威廉斯等人认为,自近代以来,德性的失落与现代道德哲学中过度扩张理性以构建所谓的规则密切相关。他们就此批判康德的理性和绝对命令,力主伦理反理论的思想,开创了反理论的德性伦理思想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情理二分的情感主义和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儒家道德哲学的根本理论特色是以"情"为主、情理统一的思维方式构建道德哲学体系,从而成为区别于理性主义、情感主义的第三种道德哲学形态,即情理主义。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以血缘关系为本位,通过情感互动和情感回报寻求人伦和谐和个体德性的提升,其人伦和谐的主旨为合情合理,个体德性的价值取向为塑造通情达理、有情有义的道德人格。儒家此种道德哲学形态成为与中国血缘文化相匹配的伦理精神,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乃至于今天仍沉淀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并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