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朱熹说:“渊明所说者庄、老。”(《朱子语类》)梁启超说:“他虽生长在玄学佛学的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饮冰室合集》)。陈寅恪却认为:“惟求触合精神于运化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自不致与周孔入世…  相似文献   

2.
《庄子序》强调的是“内圣外王”也即为“王”的资格问题,而《庄子注》则强调的是万物的性分问题。“内圣外王”所以与《庄子注》相矛盾,并不在于“内圣”的提法不正确,而在于它与《庄子注》的侧重点以及主体精神不一致。“内圣外王”带有以道匡君,甚至以道自任的意思,而“各有性分”则更多地强调的是各守其分、欲不出位。二者在思想上差别如此之大,说它们同出一人之手显然是不可思议的。郭象的“独化论”所以在当时缺乏回应,最根本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谭虎 《家庭教育》2014,(10):46-46
“道德”一词最早出自于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苟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相似文献   

4.
一苏轼一生深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他的思想既与这三家思想密切相关,但又并非是三家思想简单的中和。在苏轼撰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十分重要的论述:……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惜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栾城集》卷二二)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到,对于儒、佛、道诸家思想,苏轼根本不存在把它们互相对立互为设防的意识,他是将各家理论参照融合。对《庄子》的领略,是通过《中庸论》来阐发;感悟佛教的实相说,则可参之以孔、老。他不像柳宗元那样运用儒学的标尺对佛理一一衡量来表明自己崇佛的合理性,不像欧阳修那样冷静地审视老庄思想之短长以决定取舍。他首先在观念上抹去了三者界线。他说,“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这种认为儒、佛、道三家思想有“相反而相为用”的论述,使得他解读出的结论是:儒、佛、道思想都揭示了万物存在的本质,尽管各家表述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实都叠合在同一认识轨迹之上,关键问题是接受主体如何去准确把握这三家的理论特质。苏轼自幼受到齐家治国,兼济天下的儒家进取精神的濡染,这也是他...  相似文献   

5.
黄济 《中国教师》2007,(1):30-31
诸子,是以春秋战国时期为限,即先秦诸子。当时已有“百家”之说,荀子在《解蔽》篇中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庄子在《天下》篇中说:“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这里所说“百家”,盖言其多也。到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辑录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并将诸子百家总括为儒、道、墨、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十家,他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即除小说家外,其余九家又被称为“九流”,这就是“九流、十家”称谓的来源。就其分歧而言,家中有派,如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名家中有“离坚白”与“合同异”的不…  相似文献   

6.
“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就提出来了。《周易·系辞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即是说“器在道先”。如果说“立德树人”是教育之“道”,那么信息化就是教育之“器”。“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  相似文献   

7.
易渡 《红蜻蜓》2023,(15):22-25
<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社会上出现了大大小小上千种思想流派,士人们纷纷著书立说,其中形成了学派且影响深远的是道、儒、墨、法四家。道家名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相传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全书共约五千字,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分。“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  相似文献   

8.
坤道有守柔居弱、谦敬恭顺、厚德载物、静重待发、泽利万物之德,而《三国演义》中赵子龙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充分体现了乾道“刚健中正”的品质,在内德上更是包涵了坤道的精神,具体体现为“谦敬守分”的守身之道,精纯无垢、至诚至仁的心理特质,以及不偏内外,“苍生皆我所怀”的仁者胸怀。他在处事待人接物的细节中亦体现出“救困扶危,报国安民”的大道。赵子龙于乱世之中,凭着一柄银枪,战伐不息,并以“谦恭敬顺”守身,以“载养万物”之德尽心竭力地维护蜀汉集团的壮大发展,乾道与坤道相济,尽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9.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全书的枢纽之枢纽。《原道》开篇首句之“德”和《原道》之“道”相对,起呼应、点题作用。“道”指制约万物的普遍规律,“德”指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含有“得道”,即具体事物体现“道”之意。自然之道无时无地不存在,体现自然之道的文也无时无地不存在;有此广大普遍存在之属性,故有此广大普遍之功能,所以“功能”与“属性”这两种对立的解释是可以统一的。刘勰“人文之元,肇自太极”的论断,不是说“太极”状态下便有了“人文”,而只是说追溯“人文”的始因,也要追到太极,他看到了“人文”和“太极”的同一性。刘勰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是儒家的,但他总结出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是研究了儒、释、道众家的概括而不只儒家一家。他夸大了儒家圣人对自然之道的认识,是他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中唐儒释道三教融合不断加深,而生活在此时期的皎然早年习儒入道,后终归于佛门。皎然在《诗式》中提出“文体四变”这一重要命题。其将“文体”定位于儒家风雅诗教,而“诗道”则被理解为作诗之道。因此,在这一理论支撑下,“文体四变”应该分别为《古诗十九首》、齐梁诗、俗律诗与大历诗。这一方面正合当时儒者重振文道关系的潮流,另一方面也为皎然借阐诗宣扬佛法提供了便利。而于思想史上,尽管皎然以佛教为宗,撰《诗式》也意在彰显佛法之高妙,但客观上依然促进了儒释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一) 《说文解字·人部》:“儒:柔也,术士之称。”章太炎说:“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是儒,儒者术士也”,又说:“是诸名籍道、墨、刑法、阴阳、神仙之伦,旁有杂家所记、列传所录,一谓之儒……故号遍于九能,诸有术者,悉赅之矣。”然而,儒家所谓“儒”却是一个学派的名称,是孔门学者的“类名”,非泛指“术士”。或者说,孔氏之儒是从古代“术士”中分化出来的。所谓“儒”原本是宗教之术士,专司祀天地,祭祖先,理鬼神一类的宗教事务,所以熟悉礼仪舞容,天文占候,以及《诗》,《书》,《礼》,  相似文献   

12.
“侠”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篇:“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说文解字》对“侠”的解释为:“俜也,从卜,夹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用徐铉云:“任侠者,挟负气力以任事自雄也。”关于“侠”的评价,在司马迁以前,只不过见于片言只语中。可以说,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对“侠”进行大力讴歌并为之作传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是全书的“枢纽”,即总论部分,而《原道》则是枢纽之枢纽。《原道》之“原”,意为本原,“道”指“自然之道”。“原道”即包括一切文章作品的文学本原于“自然之道”。刘勰讲“自然之道”的“自然”,意为本然、天然、自然而然而非自然界或自然科学之自然。“自然之道”即本然、天然、自然而然的道理或规律。刘勰讲文原于自然之道的理论,对新闻也颇有启示,细细想来,新闻又何尝不本原于自然之道,其产生何尝又不符合自然而然的道理或规律?一《原道》开头就讲:“文之为德也…  相似文献   

14.
道德     
在中国哲学史上,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宰(“…  相似文献   

15.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文人的心灵上,有什么比遭到戏谑和厌鄙更痛心的呢?元代的文人墨客就无奈地承受着极端的戏谑和厌鄙。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记载,当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尽管作者认为这是出于“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的戏谑之词,但不管怎么说也能看出当时社会对“儒”鄙夷的意味。更何况郑所南《心史》尚言此为元朝之制呢(郑作“七猎八民”)!考诸史籍,元代文人等知识分子处于“儒人颠倒不如人”的社会地位确是一种事实。他们不仅要交纳历朝政府作为经济  相似文献   

17.
自上古虞舜而下,“德”一直被视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至春秋以后,诸侯雄起,教育盛行,“格物”、“修身”则成了教育的第一要务,于是,《大学》的开篇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明德”在育人中的地位之重要。关于“德”,《辞海》上的释义为:“①道德,品德。如:美德,德才兼备。《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也。’②恩德,好处。《国策?魏策四》:‘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③感德。④事物中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各不相离。’⑤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具体事物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有很多观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先秦时期教育专著《学记》中就反对教学上的注入式,倡导启发学生的自主性。提出了“三要”、“三不要”原则:“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强调要“道、强、开”,不要“牵、抑、达”。 一、道而弗牵 “道”即导,引导之意。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的思想体系属于以道为主的杂家,“杂”中包汇有儒家思想,这种以道纳儒的汇合,造成了《吕氏春秋》在道家乐生于“道”、适性、适心、自然和比的观点上,吸收了儒家的乐以风德、移风易俗、心感成乐的思想,达到了音乐美学思想上发生论、功能论和创作论中的道与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原道文学思想的发展 ,可溯源于先秦儒家学派,刘勰则第一个以此标上。其后,韩愈、章学诚各有《原道》一篇,形成了“原道”文学理论的基本体系。与原道文学理论之发展相应,原道文学是中国古代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三篇有《原道》是原道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它们揭示着原道文学的实质,故又是原道文学的理性表现。原道文学理论和原道文学的发展,以对“道”的阐释和表现为核心,并与当时文学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文学史意义上,三篇《原道》皆有的放矢之作,以矫一代文风为务,表现了原道文学的现“道”宗旨,但各具针对性;在哲学基础上,三篇《原道》之“道”或归儒道,或依儒道而出儒道,故对原道文学的现“道”宗旨有不可忽视的导向性,但对“道”的阐释因时因用而导,各有圭臬;在对“文”之作用的认识上,三篇“原道”皆以“文”为“明道”之“文”,突出了原道文学中“道”的地位,但在具体看法上见解不同;在“道”的表现上,三篇《原道》皆认为“道”是“文”之“道”,强调了原道文学中文辞和文采的意义,但对“文”的审美追求大异其趣。对原道文学理论和原道文学现象,本文旨在明其源流,发其精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