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学生产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心理成因主要分为:认知型、情绪型、意志型、人格型;对高职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纠正要运用尊重、真诚、同感原则,坚持知、情、意、行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关心学生。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诚信问题集中表现在以刷课、替课为代表的虚假学习过程和以作弊、抄袭、造假为代表的虚假学习结果两方面。从美德论来看,虚假学习过程反映出学习者懒惰的陋习,追求虚假的学习结果满足了学习者的虚荣心;从功利论来看,虚假的学习过程使教学活动形同虚设,虚假的学习结果引发诸多潜在风险;从道义论来看,虚假的学习过程有违学习者义务,虚假的学习结果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评价机制。我们倡导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学习诚信观,鼓励学习者牢固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德信念,通过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方式,坚守"为学以诚"的道德操守,在学习过程中锤炼诚信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丽 《高教探索》2012,(4):125-131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对22所高校1641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受多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个人因素方面,失范与性别、年级和学科不显著相关,与学生对待失范行为的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就环境因素来看,失范与学术规范教育、诚信氛围和对规范了解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对同伴失范行为的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失范与惩罚严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4.
美德伦理学的实践处境是就美德伦理学的实践应用而言的。美德伦理学认为,在行为动机领域,行为者应该出于美德而行动;在行为过程中,行为者要通过实践智慧来选择行为路线;在行为评价时,要依据行为者的品格和动机来判断。美德伦理学的积极因素在于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呵护以及对社会生活中常识道德的尊重,其消极因素表现为道德精英主义和人性论上的乐观主义预设。  相似文献   

5.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是欧洲思想和社会变革激荡的时代。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这段时期欧洲传统大学日趋走向没落。就其外部网络关系而言,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边缘化和国际化消解;就其内部网络关系来看,主要表现为管理僵化和内部关系激化;就其非正式制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大学遭遇意识形态的冲撞与纷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以及习俗惯例变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述评——兼评研究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已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网络价值异化、网络语言失范、网络诚信缺失、网络色情泛滥以及网络侵权盛行等,但判断其表现需谨慎处理道德中的个体与他者关系以及道德与法律关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扭曲大学生人格发展,降低大学生人际能力,弱化大学生德性教育,而且影响校园稳定和社会秩序。一般而言,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网络特性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促成了其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但仍需谨慎对待西方文化、大学生自身素质和道德教育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对此,需要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多方面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其中,尤为注意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避免迷信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学术失范成因与治理路径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是个体道德水平、社会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失范论和文化结构论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成因进行了解读。学术失范之根源在于学术伦理失范,治理学术失范需要重塑学术研究精神,营造崇真尚实、自由独立、创新包容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气,通过制度他律和道德自律,重张学术道德,杜绝学术失范。  相似文献   

8.
美德是一种以自我牺牲作为利他的手段的道德品质。美德的崇高性表现为对人的情感欲望和生命的超越。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美德是一种本质主义的价值预设。因此,美德是一种精英道德和情境道德,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道德建设应以底线道德为起点,以美德为归宿,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网络越来越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从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行为失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内引论”认为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要求是内在的,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道德经济;“外灌论”则认为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正是道德失范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出现的偏差。从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内引”与“外灌”的辩证统一才是合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诚信品德养成中的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属于道德的范畴,也属于法律的范畴。因此,在高等院校,要使大学生把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理念和准则,不但要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也要加强诚信的法制教育;不但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也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不但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法律要求,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要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中不断提高其人格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的“诚明合一”论既继承了宋明诸儒思想的有益成果.又对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解救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诚信危机.需要我们挖掘王夫之”诚明合一”论的思想资源.继承其中合理的因素。王夫之“诚明合一”论对我们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伦理作为人与人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在调节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伦理价值的缺失,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应发扬伦理价值引导,明确"先师后友,亦师亦友"的平等师生关系,构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课堂学习观。  相似文献   

14.
品性与现代人力资源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性即品质性格,指一个人特有的较稳定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在现代人力资源结构中,具有统领协调、驱动、核心、关键等作用。目前,企业(市场)对品性的需求与学校培养实践差异很大,企业、市场把“真诚、责任心、合作、事业心”等人格健康成长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而学校95%的教师则认为品性第一位的是“与国家、政治”有关。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真诚守信、关心他人、团结友善、勇于负责、敬业奉献”等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发挥情感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功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避免情感因素的荒芜、失衡和失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来自于教师的诚恳、公正、沟通,来自于师生间的和谐之情。  相似文献   

16.
平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都具有的那些共同点所决定的,是人类平等的理性诉求。在传统的以教师主体观为特征的占有式教育观影响下,高校师生关系受到扭曲:高校师生关系实质上并不平等。在发生学层面上理解,教师和学生都是在知识与素质提升过程中对应产生,且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在价值层面上理解,高校师生关系新定位应遵循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诚信缺失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进行理性地分析,从制度建设、形成氛围、重视教育、方法载体等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现象,是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中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探讨了民族文化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处理民族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关系的方法。在礼仪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还是弘扬民族文化礼仪、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美德主要内容的梳理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修身、齐家、处世、治国几个方面,将中国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梳理为20神精神,并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研究。作者认为这20种精神实质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高尚的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具体规范,正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道德推理属于认知阶段的高级形式。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道德思考的阻碍物,近年来研究表明情绪对道德推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自我意识情绪、移情以及情绪和认知三个方面探讨情绪和道德推理的关系,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