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论翻译富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严格的译事要求,是翻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和研究素材。通过细致探讨政论语言文体特征,对政论翻译定位、总体策略及五大基本原则加以归纳论述,并进一步就政论翻译实践中五类易犯错误问题进行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程镇球是我国杰出的政论文献翻译家,结合翻译实践来探讨程镇球的翻译策略以及是如何恰当地运用的,强调政论翻译的特点必须突出政治性,以忠实为本。  相似文献   

3.
梁永刚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4):43-44,52
汉语政论语体常用排比修辞格.本文对汉语政论语体中排比结构的英译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期更好地指导政论语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分析《十七大报告》中的排比句翻译并根据程镇球先生的政论翻译理论和部分英汉对比理论提出政论文中排比句的翻译策略,以期于更好地指导政论文翻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探讨了政论汉英翻译的译法问题。首先 ,文章探讨了政论汉英翻译的特点。其次 ,通过对归化异化的理论阐释 ,揭示出随着各国语言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正确的译法应是适度的异化 ,或者说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 ,但总趋势是由归化趋向异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意识形态对于翻译行为的操控与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政论体文献作为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其翻译不可避免的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操控之上.本文着重探讨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和影响,以中共十七大报告英文译稿的翻译实践为个案研究,把翻译置于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中共十七大报告的英译过程中,为让译入语读者全面、客观、公正地理解原语文献中的政治观点,译者有意向译入语输出原语主流意识形态或采取某种方式顺应译入语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客观性是政论语篇的语言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语篇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政论新闻的语言更加准确、简洁和灵活。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层面讨论了政论语篇中模糊语言的构建方式,并针对其构建方式提出一些适用的翻译策略来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政论汉英翻译应统筹兼顾,跨越中西语言文化沟壑.实现文本的顺利转换的要求,认为在实际翻译中把握好典型动词、修辞格、特色表达和长句四个汉语政论文的关键性语言特征,是做好翻译的关键。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其英译本,分析“四个关键”的特点及具体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民初知识分子延续戊戌以来的参政热潮,通过报刊政论议评政治和改造社会。至袁世凯帝制运动兴起,知识分子方觉悟政论无用,其标志是《甲寅》杂志于1915年底停刊。此后《新青年》转向思想文化启蒙,发起了新文学运动和伦理革命;《甲寅》中英法派成员另组成《太平洋》杂志,传承《甲寅》的政论传统和法政话语,继续议评时政。但二者相互促进,政论激发人们对新文学和新道德的吁求,新文学促进政论文体的改良,使政论更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俄语翻译对象的语体分为文学、政论、科技语体等.不同语体对译者和译文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译者的知识储备、词汇运用和搭配的能力、对语体特性的了解以及对翻译方法技巧的掌握是一篇优秀译文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北宋初期重要的作家,王禹偁的论体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史论主要是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阐发自己的看法,政论主要就政治问题发表见解。不管史论还是政论,驳论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政论语体中间隔反复修辞格的使用理据、修辞功用及英译技巧进行了分析归纳,以期为更好地翻译政论文献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剑钊  李俊梅 《海外英语》2012,(18):160-161
实用文体翻译指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日常生活中用于交际的功能性文本,涵盖政论、科技、新闻、广告、商标、经贸、旅游、法律、财经、营销、医学、文书等多学科领域的翻译。顾名思义,此类文体翻译最大的特点是其实用性,而其文学性及审美性则比较弱。因此翻译时,应当把握一定的翻译原则,不能拿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该文以广告、经贸、旅游、科技等文体为例来简要探讨不同文体在翻译原则上的共性与个性,以期能更好地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我国第一届留英学生。他对中国文学的突出贡献,一是散文创作,二是翻译。他的散文,多是政论散文,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文学性,开了“社会论文”的先河,可说是“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的雏型。他的翻译,精审翻译西学名著,第一次系统地介绍西洋近世思想;厘定“信、雅、达”的翻译标准,建立翻译理论体系,推动翻译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说性散文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以情动人,又以理服人;熔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虽篇幅短小,但情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何动态表达其深邃的思想与精辟的论辩是翻译中的难点。近年来,篇章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译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恰当地处理篇章中的衔接手段就成为衡量译文质量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6.
翻译体和翻译腔是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把握翻译体的度和克服翻译腔是译者面对的困难之一。《尤利西斯》两个经典译本虽然有翻译腔,但基本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120年前的甲午海战,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百年伤痛。又逢甲午,《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以全方位的严肃思考,深邃的世界眼光,剖析了甲午之败的根本原因;以宏伟浩荡的气势,火辣悲壮的抒情,颂扬了为国捐躯英灵的爱国主义胸怀;以富国强兵的理念,以史为镜,鼓舞全国人民捍卫疆土的决心和勇气。集历史事实、严肃政论、浓烈抒情于一体,是当今政论体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8.
外贸俄语总的来说属于书面语体,但根据其具体功能、作用和使用范围,它又分为政论语体、公文语体、书面语体的口头形式。可见外贸俄语的语体特征较为复杂。然而外贸俄语仍在词汇方面。词法方面和句法方面有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9.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以其“雄骏宏肆”“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的显明特点,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一册又选入了这篇文章。据《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二曰政论……”按照惯常的说法,《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汉书》《史记》《文选》《古文辞类纂》等都是把它作为典型的政论,我们常见的一些“教学参考书”沿用此说;可新编教材课后练习一却明白无误地说“这是一篇史论”,那么,《过秦论》到底是政论还是史论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实用文体的界定,通过对中英文实用文体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表达的对比研究,以及实用文体翻译中对文化负载词汇和迥异的文化语境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旨在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以生态翻译过程和标准为准则,从翻译生态观角度,运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针对中英两种实用文体不同的文化语境,力求在翻译版本中呈现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多维度适应,通过对原语文化内涵进行有作为的阐释和变通,从而使实用文体翻译达到最大限度的"译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