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5年是促进和谐社会建立的关键一年。和谐社会可能有多种含义,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可以说和谐的基本涵义就是利益均衡。建立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一个以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从另一个角度说,和谐社会就是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解决利益格局失衡的关键是解决权利失衡的问题,特别是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权利失衡。要解决权利失衡的问题,有如下的几个机制是需要确立的:首先,利益表达机制。现在我们只有信访,利益表达的机制还相当有限。利益表达机制建设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组织机制。组织机制的一个作用就是利益…  相似文献   

2.
构建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失衡的现状却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利益关系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针对目前我国利益关系失衡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和谐利益关系的微观机制: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系统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中国利益关系失衡的现状却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关系合理化必然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生产力不够发达且发展不平衡,导致利益客体匮乏,是利益关系失衡的物质根源;转型社会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公正是利益关系失衡的制度根源;"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利益观是利益关系失衡的价值论根源。  相似文献   

4.
一切社会矛盾或社会秩序问题根源都在于利益矛盾。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利益关系分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主要有:不同阶层间矛盾、利益表达失衡引发的矛盾、干群矛盾、劳资矛盾、涉农矛盾等。因此,要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矛盾就必须协调好利益关系,并且做到:一是畅通利益表达机制;二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与司法互补的矛盾多元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建设的侧重点是解决利益关系失衡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理应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种种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结果导致了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6.
教师、学生、管理者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教学质量保障的期望和价值诉求不尽相同。在教学质量保障活动中,各利益主体间存在权力失衡现象。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提高教学质量保障的效力,应当建立主体多元的合作机制,建立教师发展机制,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和对管理者的约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是地方政府、学校与家庭受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在成本——收益比较原则下,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解决的思路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明确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坚持行政伦理教育,提高地方政府行政人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内在自觉性;打破我国地方政府与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利益同盟;建立家庭教育利益表达机制,降低家庭维护其教育权益的制度成本。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处理好社会中的多种复杂关系,在这多种关系中利益关系尤为重要,它以对其他关系的巨大影响作用处于各种关系的核心地位。而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失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构建和谐利益关系的路径探析应着眼于创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通畅公平、开放的利益表达机制,完善公平正义的利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水平还不高,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产学研合作还存在着机制性障碍,其中,利益失衡是焦点。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多方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合作就难以持续。为此,针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涉及的各主要利益主体参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客观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尝试从利益激励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是已然失衡的利益格局.失衡的利益结构、失序的利益关系、受阻的利益表达渠道和缺失的利益救济机制是当前利益格局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这一困境也相应导致了执政党长期执政危机、持续改革动力衰减、政府公信力下降以及社会稳定堪忧的政治后果.因此,在不损害社会效率的前提下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破解当前利益格局失衡的困境,在理念、制度以及政策等三个方面着手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义是利益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利益协调为基础。当前我国利益关系正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利益诉求在无序中渐有制度保障,利益群体在形成中凸显博弈的力量,利益分配在失衡中初现均衡的曙光,利益需要在发展中得到有限的满足,利益冲突在平和中隐藏扩大的危机。因此,利益协调要有新思路,要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基本要义,切实找准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主要方向,始终遵循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根本原则,筑牢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坚实基础,精心设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体制变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步迈入了全面转型期。利益群体分化随之突显成为转型期最为深刻的变化。在转型的剧变下,利益群体分化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显著的双重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党和政府应通过如下对策化解危机:其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其二,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冶参与;其三,构建利益均衡机制、促进分配更加公正合理;其四,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像人类社会一样面临着生态危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出现的发展区域失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规模与质量的冲突等种种问题都源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因此,用一种生态平衡的观念来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相互适应、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相互耦合、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共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4.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本质上是外部性制造者和外部性接受者之间的一种利益失衡状态,也就是法学上权利义务的失衡状态。经济法的实施常常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即外部性。经济法实施的外部性具有特定的内涵、发生机制及内在化途径,它根源于经济法的公共利益本位。矫正经济法实施的外部性的根本途径是使其内在化为外部性制造者的成本或收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幼儿教师评价制度以行政性评价为主,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教师管理的科层制。为此,需要强化评价制度的学理研究,完善评价制度及其保障体系以尊重教师的专业主权和评价话语权,加强制度管理中的人本取向,切实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法与利益作为法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倍受关注。当法律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作用于社会的整个结构时,最为直观的反映是对利益的平衡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对利益加以权衡。当然,社会中利益的协调仅仅借助法律的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旧的社会平衡未被彻底打破、新的社会平衡尚未完全形成,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如果国民素质严重失衡,就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或畸形发展.因此,积极发展和谐的社会关系,国民树立"学习素质"观念,并提高对素质观念内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小产权房利益博弈及出路——从“正名”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市的高房价催生出大量的小产权房,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几年前“画家村”案件将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推到了风头浪尖,而最近热议的物业税和对小产权“正名”的呼声又让小产权房问题升温。小产权房实际上是因规则欠缺而导致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要解决此问题应循序渐进地改革现有的制度。就目前而言,应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有限度地为小产权房“正名”、增设物业税等,但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政策势必在行。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涵义入手,阐述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对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是社会经济系统决策的基本理论之一.在现行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中,时间被视为主要变量,而利息率则被假设为常数,这种处理方式与现实社会经济系统是不符合的.据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利息率的资金时间价值模型,在认可现行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的主要变量的基础上,将利息率也视为变量来进行研究,并就其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应用,建立了动态资金时间价值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