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碧芳 《教育导刊》2004,(20):25-28
所谓的弱势儿童群体,是指在为同年龄幼儿所提供的托幼教育的环境中,经常居于被动、次要的弱势地位的,不能从环境中获得全面益处和最充分发展的群体。幼儿园中的弱势儿童群体本应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并没有给予这些幼儿足够的关心与照顾。本拟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弱势儿童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儿童保护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儿童保护机制的不稳定、儿童保护主管部门较为单一以及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较为缺乏等制度性因素,严重妨碍着西部地区弱势儿童保护事业的发展,造成弱势儿童权益侵犯事件屡屡发生。为切实提高西部地区弱势儿童的福祉,应建立健全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儿童事务管理的党和政府双重管理体制,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全程化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提升弱势儿童保护的专业性,注重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受虐儿童等弱势儿童的保护与救助。  相似文献   

3.
当代我国弱势儿童德育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弱势儿童道德情感淡漠、道德判断标准模糊、道德意志淡薄等问题。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对我国弱势儿童德育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启迪,在实践中应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互动的关怀式道德教育体系和道德情感作用机制,建设弱势儿童德育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多样化促进弱势儿童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12):8-8
在劳动力外出非常普遍的农村社区中,随处可见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相依为命的隔代家庭。那么,留守儿童眼中的留守老人是什么形象?《书摘》2008年第10期刊载文章,用留守儿童简单、直观的言语描述出了留守老人真实的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校弱势儿童的若干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弱势儿童是指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生活质量相对低劣,人格或身心结构存在一定问题或缺陷,处于发展的不利境地的在校儿童。构成其现实地位的各种弱势因素表现为原因源、权重性和置换率等三个分析维度。应该对学校弱势儿童进行概念整合和类别分析,研制简便可靠的评定测量手段,进一步研究其人格发展特征及其与教育内外环境的关系,寻求教育力量逆转其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弱势儿童学前教育扶助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维护弱势儿童教育权利,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和健康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采取多种扶助政策保障弱势儿童享有平等的学前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发现,国际弱势儿童学前教育扶助政策主要特点有:1.立法明确并保障弱势儿童享有平等的学前教育权利;2.强化政府扶助弱势儿童学前教育的主导责任;3.坚持公平导向的财政投入原则,优先扶助弱势儿童;4.以公办学前教育为主体确保弱势儿童获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5.建立多种扶助制度,为弱势儿童提供免减和有资助的学前教育;6.依托国家专项行动计划优先发展弱势儿童学前教育.国际政策与经验对于我国制定和完善弱势儿童教育扶助政策,进而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主流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生活,也让普通儿童学会理解关爱弱势幼儿。文章基于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实践,归纳出一些实操性强的、有效的教育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农村人口中家庭残缺、残疾、智力障碍或者经济收入极端低下的特殊群体,可以说他们是弱势中的弱势。本文所探讨的弱势群体儿童暂且限于出身于弱势群体家庭,但身体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弱势群体儿童集中的学校一般地处偏僻农村,教学设施、师资水平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十分落后。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地帮扶弱势群体儿童,必须改造农村弱势群体儿童集中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里涌现的"民工潮"现象是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关于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命运。随父母迁移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Y市弱势家庭流动儿童小洁在流入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质化研究,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弱势的家庭环境、城市社交的拒斥和代际传递的局限等。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存在个别差异。语言发展弱势制约着儿童的发展,对弦于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本文收集了儿例典型的口齿不清案例,介绍了教师对症下药的矫正方法,同时也谈到今后预防和避免孩子出现语言障碍的做法。由此引发大家对语言发展滞后儿童的关注和儿童弱势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孙建国 《班主任》2013,(8):46-47
从目前各种媒体的报道来看,关于留守儿童的宣传大多是负面的,让人感觉他们是一群非常弱势的群体。其实,很多留守儿童都自强自立,他们不仅能够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把老人照顾得舒服妥帖,而且内心非常强大,没有对生活产生抱怨,没有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自发地组成了学习互助小组,互相帮扶,用集体的力量对抗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我的老家沂蒙山区,就有一群这样的孩子,让我们看一段他们的日记:7月16日星期一晴王大爷夸我现在已是一个老练的"放羊把式"  相似文献   

12.
混龄教育,是将3—6岁的学前儿童编排在同一个班级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整个过程遵循“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理念,了解并遵循幼儿的个性、需要、优势、弱势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开展相应的学习、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13.
所谓的弱势儿童群体,是指在为同年龄幼儿所提供的托幼教育的环境中,经常居于被动、次要的弱势地位的,不能从环境中获得全面益处和最充分发展的群体。幼儿园中的弱势儿童群体本应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并没有给予这些幼儿足够的关心与照顾。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一、思想上对弱势儿童群体问题给予足够关注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弱势儿童群体在幼儿园中经常被忽视、遗忘,就会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不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幼儿期是幼儿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4.
阐述少年儿童图书馆关心弱势儿童的重要性,提出为弱势儿童服务的具体方法,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王晓云 《考试周刊》2011,(79):229-22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出现的一个较为庞大的人群,他们既属于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又具有"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特征,这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等许多方面出现了异于其他同龄人的问题,有效管理和帮助他们,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法律规定为父母者有抚养孩子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是知法者都懂的道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长对孩子视若掌上明珠者比比皆是。为父母者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四海之大能有几人?可是,有不少家长只懂得“抚养”而不懂得“抚育”的含义。抚养就是保护教养,抚育就是照料儿童使之健全地生长。单就字面而言,一个偏义“养”,一个偏义“育”。所以,人们才有儿女成人后要报父母养育之恩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学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教者在施教时必须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爱的活动,使他们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8.
殷红博 《教育与职业》1992,(10):11-12,15
近年来弱智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尤其是1990年颁布《伤残人保护法》后,我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弱智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几乎所有县级以上的地区都办起了一所弱智学校或弱智辅读班。 据统计,弱智人口占伤残人口总数的60%以上,弱智人口比盲、聋、哑、肢体伤残等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弱智者是最典型的而又最需要帮助的一类残疾人。解决好弱智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不但是减轻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农民夫妻双双进城务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留下成千上万儿童和老人在偏远的农村,形成了两大特殊的群体: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近年来一直受到社会科学者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折射了很多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笔者一直在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弱势儿童"是相对于正常儿童而言,指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原因,其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维护,生存和发展遭遇障碍,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支持和帮助的儿童"(李迎生,2006),主要包括残障儿童、失依儿童、贫困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目前,我国弱势儿童群体数量巨大,以0~6岁的弱势幼儿群体为例,《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2342万,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8.4%;学龄前流动儿童899万,占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