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潼关县位于关中东部黄河南岸,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本文客观细致地描写了潼关城关镇的语音系统,主要有:(1)潼关方言的声韵调,(2)潼关方言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2.
一个关隘的出现,必定有特定的军事活动作为背景,有某种军事需要作为前提,有特别的地理环境作为基础。羌民起义是创建潼关的大背景,而东汉官军作战失利是创建潼关的根本原因,建关的目的则是控制东西交通要隘,屏护京师洛阳的西翼。潼关创建于东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 年)。  相似文献   

3.
潼关史话     
偶听一同事讲一节历史课,关于秦统一六国时,说道:“秦地易守难攻,为四塞之地,东有潼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金锁关……”当时顿生疑窦。潼关既在秦时就有,为什么贾谊在《过秦论》中谈秦国地理形胜时,只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然后践华为城固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不渊,以为固。”而九国之师攻秦于函谷关下,从未提到潼关。  相似文献   

4.
漫话潼关     
在我国古代以险要的形势和特殊的战略地位而驰名的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地处关中平原东端,秦晋豫三省交会处。潼关南障秦岭,北濒黄河,东连函谷,西拱华山,是个主要由自然山川形成的军事要塞。它依东可以攻西,据西可以凌东,仗北可以阻南,凭南可以御北。四面八方,无不有险可依,地理形势十分特殊,曾被誉为“三秦锁钥”、“四镇咽喉”。  相似文献   

5.
潼关方言“了1[.li?]”是动词“了”字声调虚化的结果,“了2”有[.lia]和[.li?]两种语音形式。潼关方言常见的“V了1N了2”式可以分为动宾式和动补式两种;潼关方言可以如普通话那样说“吃了1饭了2|嫁了1人了2”,也可以如西安方言那样以把字句的形式来表达;潼关方言“V了1N了2”等形式具有宽泛性,其谓词限于动宾式结构、动补式结构或形容词。潼关方言的“了”字还可以表示假设等;潼关方言“了2”的语音形式([.li?]或[.lia])常常可以处于“了1”的语法地位,而处置式把字句里的“了1”不能是“了2”的语音形式。  相似文献   

6.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潼关失守,遂导致玄宗逃蜀和长安陷落,把这场动乱的社会危害性推向了严重程度。可以说,潼关之役是当时有重要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潼关失守是由双方军事实力决定的必然结局还是由于唐中央指挥处置失误,历来说法不一。当时的局势,是安禄山所率的主力虽然攻取了东都,但忙于登位大典,并未倾力西向。而其所占之河北郡县又纷纷起而反对叛军,颜真卿、颜杲卿及贺兰进明等人是其代表。特别是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出井径,连败叛  相似文献   

7.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聚会在一起一样,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  相似文献   

8.
《山坡羊·潼关怀古》小令选自《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是作者去陕西赈灾,路经潼关时写的.作者面对潼关这个古来兵家必争的政治军事要冲,抒发了他同情苦难民众之情:封建最高统治者你争我夺,改朝换代,无论谁兴谁亡,到头来只有老百姓遭殃.  相似文献   

9.
潼关号称“天险” ,其地南倚秦岭 ,北俯大河 ,控扼东西交通 ,是关中的东大门 ,历代为兵家所重。本文从山河形势、交通地位和唐代战例等方面进行述论 ,以明潼关的军事地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最精彩之笔,莫过于它有一个言简意赅、力透纸背的结束部分。这个精美无比的"曲尾",确实有一种能令每一个品读者顿觉得心血澎湃,气荡肠腹的魅力。然而它又不仅仅只是一个精美无比的"曲尾",从主旨来讲,它更是一个能立起全章,能  相似文献   

11.
先秦文言之风盛行,到了汉代,此风不减,而汉大赋是此风之体现者。尚丽尚奇是汉大赋文言上的突出特点,汉代特有的文化环境孕育了这一语言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2.
王杖制的推行是汉代保护老龄权益的重要举措,它于西汉初年确立,又于西汉中后期进一步发展,并被东汉王朝所继承。它赋予了杖主诸多权益。在施行上,也表现出时间长、范围广、受杖率高以及执行力度大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司马相如是汉代最重要的辞赋家,是他将汉赋定型并推向成熟。他的辞赋最让人称道的是其磅礴的气势。前人谓此气势是汉帝国初期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体现,是相如天才的创造,但只要注意汉帝国所处的思想背景,就不难发现其与西汉时的道家思想也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依据《水经注》对漯水水系的记载,结合实地考古调查,发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龙风坡村东北的黄土城遗址就是战国至汉代代郡下领县之一的桑干城。桑干城在西汉时期曾经作为代郡的郡治,一度是代郡的政治、经济中心。桑干城兴盛于两汉,毁坏消失于北魏时期。  相似文献   

15.
汉代博戏与赌博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赌博与博戏活动在汉代十分盛行,上自宫廷百官,下至民间里巷,许多人都迷恋于此。汉代博戏方法相当丰富,除传统的投箸和投毙外,还产生了一些棋类等变种,是中国古代博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博戏兼有赌与戏的双重性质,与今天的赌博活动并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所记载两汉郡一级户口数,估算出西汉元始二年嘉陵江流域有248 388户,有1 057 263口。东汉永和五年嘉陵江流域有297 015户,有1 119 986口。两汉人口的分布主要呈不平衡性和沿江分布的特点。文章还对涉及嘉陵江流域各郡的人口数量多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代有很多针对人物评品的歌诗,以“歌”评品人物是汉民间歌诗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此现象的产生与汉代郡国举士,注重乡评里选有关,其结果导致士大夫重视“居乡”、“乡评”。这种重名誉,喜标榜声气,臧否人物之风,开魏晋风度之先声。  相似文献   

18.
从绿林、赤眉起义,到黄巾起义,东汉王朝经历了从"中兴"到腐朽的过程,随着社会危机日益加重,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批判思潮,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东汉政权的建设和稳固提出了理性的反思。本文试图从世家大族、边患、外戚宦官专权、经学衰败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东汉社会批判思潮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画像石是一种独特的墓室墙壁装饰艺术,可以称之为"石刻的壁画"。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别具特色的重要体现,既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又反映着这些问题,特别是汉代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这些在汉画像石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这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汉代的冶铁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屯田制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是由秦时更戍制、汉初的募民实边和北方的假田制演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制度。居延汉简中反映出其时是军屯、民屯共存,军官、田官共管的管理形态。这种形态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