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首次在江、浙、吉、晋四省试行3 X 综合测试,测试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特别是综合、创新能力的考查,作为文科综合之一的历史学科,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把学科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里,我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教学入手,谈谈我的看法。一、突出知识的联系性,重视知识的整合归类,把学科知识联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知识掌握缺乏条理和相互联系是学生学习的通病,这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从“3 X”综合测试方案看:首先要求学生能熟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知识,并实现学科内不同知识的综合,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相互学科知识的综合。因此,加强知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考查考生的学习情况,纠正偏科现象,在现行高考分类及科目设置基础上,应增加一门“综合知识”考试。“综合知识”考试内容,理科类应包括历史、地理及中学所学其它学科的知识。文科类应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中学所学其它学科的知识。这门考试应着重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年实行“3+综合”的考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个学科呈现出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变化,高三历史复习应抓好以下四个“点”:一、把握立足点首先,应立足于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力求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它们。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以及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现今综合能力测试虽然强调“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但能力立意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离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比如,2001年文综卷18~22题及40题(1)小题等都是直接考查“是…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科高考改革六年来,在命题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是大大加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特别是综合能力考查的比重和力度在试题中居于主导地位;二是强调了知识的更新和以事实为依据的新提法。因此,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强调对历史史实的全面出成*握之外,。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综合能力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评价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近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力和跨学科的能力等。历史学科评价能力是指对历史事件的价…  相似文献   

5.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作者寄语】 翻阅“文科综合”、“文理大综合”试卷 ,不难发现历史选择题命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围绕某一个专题设计若干个选择题 ,从而构成一个问题链。因此 ,“文科综合”历史复习必须突破固有的模式 ,强化专题复习。另外“文科综合”、“文理大综合”历史命题不再强调覆盖面 ,而突出于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何谓主干知识 ?我们认为学科主干知识应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这些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结论能够反映学科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如何确定学科主干知识 ,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6.
多学科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渗透在历史教学中有何作用?最近我们观摩了上海中学孔繁刚老师“英国工业革命”一课,课堂上孔老师调动了诸学科多方面丰富详实的知识,有机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现略作分析介绍。一、学科渗透利于更加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作为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历史学,就必定要对人类历史认识的成果进行高度综合渗透,真正成为马克思所说的“我们仅仅认识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学的特点是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不具备的,它的研究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类环境以及人类本身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科内综合在“3+2”的高考模式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将中外历史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1995年高考试题中把中国与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三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比较)。在“3+X”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中,学科内综合更成为考查的重点,而且考题综合的程度也进一步加强了。下面笔者就来详细谈一谈历史学科内综合的几种情况。1.阶段综合: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复习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阶段综合涉及到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军事、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是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综合,也可以是全面的…  相似文献   

8.
一、重视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高考试题的学科特点突出。重点考查学科内综合,注重历史事物的“内涵”、“特点”、“基本线索”等的考查。因此,在加强对历史知识记忆的同时,要加深理解,构建出平面的或立体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9.
文科“综合”例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的高考“文综”实践表明 :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学科间知识网络体系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文综应试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此 ,笔者以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对历史、地理学科的辐射为例 ,谈谈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交叉、整合的构建途径。  一、哲学对历史学科的辐射例举(一 )唯物论对历史学科的辐射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作用与反作用【历史知识撷要】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原有的书写工具帛绢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古人开始寻找一种新的书写工具 ,纸的发明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要求。东汉时 ,蔡…  相似文献   

10.
德育主要是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灵魂。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在人格、身心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这既对目前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又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更新德育观念1.从单一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高校德育要改变传统的唯政治化倾向,从单一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得到切实的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是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中学教学带来了极大 的震荡,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的历史教师,很有必 要对自己的学科教学理论及实践进行重新的认识与反思。新 的历史课程旨在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上世纪末提出的素质教育。课 程功能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那么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 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综合能力的全面 发展,赋予学生发展的潜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课程框架体系的制约,突破了单纯的以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构建课程的模式,它跨越了惟“理性世界”的樊篱,走出了“规范性知识”的视阈,强调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综合课程这种课程形态的转型,不仅仅意味着学科边界的模糊与融合,它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组织理念,即综合课程的组织目的,不仅是形成一种有别于学科课程的课程形态或课程载体,而且是以促进人的完满、丰富的成长为最终价值取向的。在这种课程组织的目标定位之下,综合课程组织面临问题是如何协调“制度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考考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3 X(综合)”模式的推广,从考试的形式、内容到立意,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它所展示的特点,实际是向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方法敲响了警钟,它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与历史发展规律、展望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以解决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本文笔者就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选用除历史学科以外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知识(一般为现有中学各学科的知识)作为教学参考资料谈谈一些做法,试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4.
吴宏伟 《教师》2010,(30):70-70
“历史与社会”是一个新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包含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这样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它的“教”与“学”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纵横联系法可以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既突出了这一学科的综合特点,又能够满足学习的多维度要求,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复习手段。  相似文献   

15.
跨学科学习需要整合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建立知识体系,其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或理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把Python程序教学与地理、历史、语文、数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展现程序中“顺序之美”“分支之美”“循环之美”“自定义函数之美”。跨学科学习能促进学生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多元智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新的教育任务.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学科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年的高考“文综”实践表明 ,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学科间知识网络体系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文综应试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此 ,笔者以哲学对历史学科的辐射为例 ,谈谈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交叉、整合的构建途径。一、唯物论对历史学科的辐射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作用与反作用[历史知识撷要 ]西汉时期 ,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原有的书写工具帛绢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书写工具 ,纸的发明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要求。到东汉时 ,蔡伦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制成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改革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改革实践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大海”的“一滴水”。历史学科的改革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本学科的素质教育体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素质教育对历史学科改革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素质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历史学科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从纵向看,素质教育要求历史学科必须加快改革,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要求。素质教育以“育人”为目标,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全体性、社会性和未来性。而历史学科在“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本的内容头绪纷繁,如何高质量地传授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根据这一思想,可将头绪繁乱的各部份历史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纳入一定结构,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即设计历史知识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课程定位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熏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我不敢妄下结论。但史料解读能力无疑是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