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对名句的定义是:著名的句子或短语。这样看来,凡名言、警句、格言、歌词、诗句、谚语、联语、俗语、座右铭等等,只要是广为人知的,都可以看作名句。名句多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思想和智慧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对“名句”的定义是:著名的句子或短语。这样看来,凡名言、警句、格言、歌词、诗句、谚语、联语、俗语、座右铭等等,只要是广为人知的,都可以看作名句。名句多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闪烁着灵感和涛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日积月累"是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中的一个板块,旨在通过精彩的语言材料,如古诗、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来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思想熏陶。一、课堂扫描——难出新招,高耗低效丁零零,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今天请大家把《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部分同桌互相背诵,然后默写!""哎,怎么又是这个……"这样的对话,曾很多次出现在我的耳畔!纵观我们的课堂,对于"日积月累"的教学,现状堪忧。笔者认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本试题设计力图体现人文性和开放性,凸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发展性,体现知识、能力、运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目的是让试题展示今后语文教学的目标导向:由重知识的重复识记转为重视语言的积累运用,由机械单调的考试转向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试题内容和评分建议】一、很轻松,积累与运用(共30分)1.填写古诗名句。(6分)①随风潜入夜,。(杜甫《春夜喜雨》)(1分)②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1分)③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这首词里赞颂梅花“凌寒独放”和“不居功自傲”的品格及精神的词句是:。(2分)④补充学习谚语…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指文采,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魅力,从而更有效地表情达意。诗文、名句、谚语、典故等往往凝练典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文质兼美。考场中若能善于援引或化用则可使作品文采斐然。一、引经据典,让写作文采斐然这里所说的援引指的是引用,就是在写文章时引进别人的言语作为佐证。"别人的言语"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俗语格言、诗文名句、谚语民谣、成语箴  相似文献   

6.
综观近三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不难发现,一种以“名言名句”或“古典诗词”等为背景,从政史地三个角度切入设计试题的崭新题类,已悄然出现于试卷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学会联系所学学科知识,从另一角度鉴赏古诗名句,阐释其蕴含的道理。今析唐诗《悯农》以抛砖引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传世之作。该诗以丰富的教育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立德育人的精神食粮。如果我们能借经济学头脑和哲学慧眼,重新审视这首古诗,就会发现它包含深邃的哲理思想。一、农业基础地位观农业是国…  相似文献   

7.
一、自我积累语言材料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我们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语言材料,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教材上的语言。教材中有许多词汇需要学生掌握其意,有许多句子、段落以及整篇课文需要学生背诵,特别是“积累与运用”中的成语、谚语、古诗等需要学生背写。积累语言材料,还要引导学生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这些积累,从内容上可以是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的名句,可以是俗语、典故、名人名言,也可以是歌词、对联、警句……从描写上可以是人物类、事件类……同时把课内外积累的语言材料与表达有机结…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复习中,对于古诗词名句的复习应着眼于两个方向:一是针对高考卷中的名句默写题,要让学生熟读背诵初高中古诗词篇目中的名句,并达到默写无错字的复习目标;二是充分发挥古诗名句在高考作文中的重要实用价值,让学生在作文中自觉地运用名句写好作文,巧用古诗名句是使文章有文采、充满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之一,巧用古诗名句入文是高考作文高分策略之一,而许多老师却常忽视这一方面的引导和教学。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作者仔细研究了1996-2006年十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特别是近五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撰写了《妙用古诗巧铸佳文》一文,本文精选高考满分作文中的典型例子,从中探讨让名句成为作文一大亮点的具体方法、思路和规律,力图总结出系统性较强的方法技巧,让学生把握规律性东西。  相似文献   

9.
《清嘉录》是一本记录吴地民俗风土的笔记杂著。文中或佐以方言解释俗语,或直接诠释词义,并记有大量的谚语。这些语言资料对辞书编写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篇成功的习作,不只是言通句顺,还应富有较强的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学生用丰富、贴切、生动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而这些语言则来自日常生活、学习的积累。我们班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积累本,随时记录好的词句。此外,我要求学生在一年级时背诵成语和古诗;二年级时增加格言、警句;三、四年级时增加谚语、歇后语和古文(《老子》《庄子》);五、六年级增加了宋词、元曲。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不断积累的热情,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经常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各种形式新颖的活动。下面是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积累·运…  相似文献   

11.
古诗名句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句出自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是诗人介绍自己出众的才学,现在常用来说明读书读得很多。文章才能写得好。万卷:形容极多的书。破:超过。译文读书超过一万卷,写起文章来就会像有神仙相助一样,又快又好。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此句出自唐代杜甫《赠花卿》。借赞美花卿家乐曲的美妙,讽刺了花卿不顾国家安危,过着帝王一般的生活。天上:双关语,表面上指天宫,实指帝王。译文如此美妙的歌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能听到几回呢?古诗名句通古诗名句通  相似文献   

12.
古诗名句是一笔丰厚精彩的作文素材,巧用古诗名句入文能使文章文采斐然,增强文化底蕴。一、巧借名句拟题记题记是指在文章标题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  相似文献   

13.
谚语、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有助于表达的精练和生动。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借用名句主要有两种情况: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一、局部借用。位置主要是在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文末。如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做歌名,如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歌名便是从古人处借来,“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和“坐在路口对…  相似文献   

14.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本课,可引导学生通过“四读”(感知读、体验读、激情读、拓展读),探究诗意,品味诗情,鉴赏诗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相似文献   

15.
借用名句法     
《新读写》2010,(7):123-128
借用名句法。就是在行文中合理借用谚语、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等来丰富文章意蕴、编织文章结构、美化文章语言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语言教材里,编选了大班用的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是《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除《咏鹅》是句子不整齐的杂言体(长短句)古诗外,其余是句子整齐的五言古诗. 要把古诗教好,老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例子俯拾皆是。庾信《马射赋》中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联,王勃《滕王阁序》中化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与……齐……,……共……”之类是语言格式,但它一旦撑起了名句,充当了名句的基本框架,便同名句一起升华成县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现象。因此,当我们读到金庸《天龙八部》三十二回中“不知此人请了哪一个腐儒撰此歌功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一句是我们广为熟悉的名句。恙,解作疾病。无恙:这里是健在的意思。无恙一词,据《风俗通》解:“恙,病也。凡人相见及通书,皆云‘无恙’。”由此可知,无恙是古代书信往来或彼此相见的时候,使用频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哲理性强、语言清新.教好这部分从浩繁的古诗中精选出来的艺术瑰宝,有利于我们传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弘扬古代诗人在其中蕴涵着的或爱国忧民、或渴求冲破樊笼、或淡泊名利、或愤世嫉俗、或歌颂英雄、或鞭挞奸佞的精神与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20.
倒装是古诗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小学课文所选的三十多首古诗里,这种倒装现象就有十来处之多.由于它与现代汉语的语序有很大差别,这就形成了古诗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弄清古诗中的倒装现象,对我们理解古诗,特别是对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小学古诗中的倒装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诗句中的部分倒装.先看例子:①、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柳》)②、黄河入海流. (《登鹳鹊楼》)③、林暗草惊风 (《塞下曲》)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