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其丰硕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智慧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优质素材和有力保障。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促进学生"拔节孕穗",必须将"四史"教育作为凝魂聚气的主线,将"四史"内容作为教材构建的肌体,将"四史"资源作为方式转变的支撑,将"四史"情感作为质量评价的观照,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教学与育人功能"双赢"。  相似文献   

2.
搞清"四史"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前提。"社会主义"是整体上把握"四史"内在逻辑关系的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史是贯穿其他"三史"的时代背景和世界视野,其他"三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本土化和具体化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四史"教育的要求,"纲要"课教学应当化隐为显,将世界视野贯穿教学全过程;深挖精讲,对教材没有说够说透的问题刨根问底;破立并举,坚持"唯物史观"、批驳"唯心史观"。  相似文献   

3.
"四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存在着内容契合、目标一致的相似之处.对高职思政课而言,"四史"教育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理论深度、激活课堂活力."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仍存在着系统化教学资源缺乏、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把握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切实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应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教材、发挥思政课教师主观能动性、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四史"虚拟仿真平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孙亮  马美妮 《成才之路》2023,(32):33-36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与策略的探讨,认为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还提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明确目标、选取恰当的内容、规范评价方式,并论述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行动举措。  相似文献   

5.
“四史”教育促使学生学史明志、知史明道、品史明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十分必要。当前,“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阐述了“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应立足时代需求、学生特点、学院特色等维度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6.
依托"四史"强化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力,思想武装是前提、思想疏导是关键、思想转化是最终落脚点。"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贯彻学习"四史"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引领力的重要着力点。所以,提升高校思政课引领力就要依托"四史"来强化思想武装力、思想疏导力和思想转化力。具体而言,一是"四史"是理论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是一系列伟大精神孕育之历史,更是孜孜追求共产主义实践之探索,其丰富内涵能够为学生思想武装提供重要内容依托;二是"四史"贯穿的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情怀,能为高校思政课提供标准、方法和立场;三是依托"四史"强化高校思政课的思想转化力,就要使课堂"四史"教育与学习成果转化共同推进、与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与实践治理相互配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思政课"四史"学习中不断实现精神成长、思想成才。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课程相比,高校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优势突出,是“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的现实需求,是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要求。“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契合点,“融入”是二者相结合的关键所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紧抓关键课程,着力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统筹兼顾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提升授课效果;要善用“大思政课”,打好“四史”教育融入“组合拳”。“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郑春华  丁元  房勋 《广西教育》2022,(3):64-66+70
本文基于“四史”的内容及教育价值,论述“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开展“四史”主题的教师培训、开展“四史”与思政融合的教学研究、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开展“四史”融入思政的实践活动等“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推进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与实践观照。"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以"四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推进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四史"学习教育"掌握"学生,最终取得思政课"四史"学习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使命担当是"四史"教育根据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与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发展规律而设定的新教学目标。在使命担当视域下,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其目标在于让青年学生更好地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使命;进一步提升自身担当能力;增强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在实践层面,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化与个性化、教学方法上的多样手段融合、多主体育人格局及"四史"教育常态化开展,是"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不够优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研究策略,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教师的融入意识和能力,从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四史”教育融入模式,积极探索“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应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把“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应根据“四史”特性,确立教育目标;发掘“四史”资源,充实课堂教育;围绕“四史”主题,开展思考探究;总结“四史”教育,生成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3.
当今在思政课教学中,“四史”教育缺乏整体性规划与必要的衔接,学生的历史观大多积极向上,但也不乏解构历史的隐忧。因此,有必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将“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造科学合理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课程体系,加大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讲授力度,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对授课时间和授课教师进行调整。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口述历史、历史情景剧等多种方法,提升“四史”教育的实效性及大学生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4.
骆莎 《成才之路》2024,(1):33-36
把“四史”教育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化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明确“四史”教育融入的目标;构建“四史”教育浸润机制,丰富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筑育人新场域,共建多维立体思政实践育人环境;打造“联动”师资队伍,构建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四史”教育搭建网络平台;打造“特色”品牌实践课,倡导体验式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各有侧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思政课学习、课程思政学习、选修“四史”课、党校培训、专题报告、第二课堂等多种途径学习“四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需从察史、观今、明理三个向度重点把握。察史即要用好“四史”资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四史”则是思政课最为鲜活、生动的内容,有助于充盈思政课的厚度。观今即要讲好中国故事,增添思政课的温度。这要求用中国故事讲好道理、事理,培养有信仰的学生,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明理即要说透科学真理,增强思政课的信度,让学生真学真信真行,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把学习“四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贯通起来,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的重要任务。因此,深入探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既是深刻把握“四史”教育精神实质的要求,也是思政课创新的实践要求和关键所在,其能有效提振大学生精神动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故本期将具体论述“四史”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四史”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四史"教育的重要平台,"四史"教育与纲要课的契合是内在驱动力。将"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厘清教育路径,真正帮助学生在学习"四史"中把握历史规律、增进历史认同、筑牢精神根基,为新时代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将"四史"学习有机融入学校思政课程,结合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创新方式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为主体形式,推进"四史"学习,将思政教育做实、做细、做活,形成人人参与、体验为主、学生喜欢、效果扎实的育人生态,让思政教育和"四史"学习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新课题,"四史"教学的问题导向是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推动"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关键在于从实践逻辑、价值立场、理论创新与世界进步4个层面科学把握"四史"的共通性,实现理论与历史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在教学中,实现"四史"教学的整体性必须坚持"大历史观",着重从主流与本质的科学把握、横向与纵向的历史比较、情感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中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