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动研究与未来研究的汇流创生出极具民主性、整体性与文化性特质的预见式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研究范式,预见式行动研究汲取了新的哲学理念,以过程本体为基础,坚持参与认识论与多层认识论原理,追求多元价值。鉴于此,预见式行动研究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原因层次分析法"与"对话未来法"。对预见式行动研究进行理论背景考察与发展成果介绍将为我国行动研究范式的创新与开发提供借鉴和启示,同时,伴随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预见式行动研究有望成为媒体研究、信息技术开发以及网络化学习研究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的《怀念狼》故事离奇,寓意颇丰。它写人类文明的走向及其深层次问题,写前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与未来对既有文明超越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怀念狼"是三重层次上的隐喻:第一层隐喻的是对强大生命力,对生命意义、价值的确立的渴求;第二层隐喻的是人类道德意识的唤起和强化;第三层隐喻的是人类文明对"道德自律"的必然要求。借此,贾平凹完成了对人类精神史、其深层危机及实质、其必然出路和方向的清理和刻画。  相似文献   

3.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其原因是它使音乐作品得以完整地展现与升华,更加立体形象的表现了作品的音乐形象和歌词的深刻内涵。富有创造性的钢琴伴奏手法的写作与声乐演唱相辅相成,从多个层次进行烘托、陪衬,提高了声乐演唱的艺术价值。本文对"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三大关系进行探讨,目的使歌曲诠释更到位。  相似文献   

4.
唐君毅认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对因果问题的解释主要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思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唐先生提出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易道精神与阴阳观念"来理解诠释因果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因果观。  相似文献   

5.
自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更是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以来,学者们对隐喻的关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因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著作中详细梳理出了隐喻的三个类别,更使得学者们可以在不同的类别中做许多更细致深入的研究,"隐喻层次"就是属于隐喻三大类别中的"方位性隐喻"。本文从方位隐喻的视角探讨了英语介词into在句子中的隐喻层次现象,发现对于其核心意义"进入…里面"而言,完全可以应用隐喻层次的视角来分析其典型例句的构造和使用,这种探索和研究也丰富及细化了隐喻对语言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6.
"预见式行动研究"注重预见未来、不断创新,适合需要预见未来并创新的研究生在教师引领下参与教学,进而创生知识。师生基于"预见式行动研究"协作教学能够创生知识,形成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即"创生模式"。"创生模式"的"本性追问"是"以学为本","价值诉求"是"创生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应优化创生模式,弘扬其创新性,超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实在论在本体论层面上所争论的核心所在,文章从语境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存在的语境特征,进而在语境论的根隐喻"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为社会科学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本体论——事件本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戴维森、巴迪欧等哲学家对"事件本体论"所做出的不同诠释,阐述了"事件本体论"的两个基本特征,为社会科学本体论研究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化解释是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进化模型中生物学家把自然选择机制视为是文化传递的动力学基础,但对于文化传递的认知机制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认知人类学家基于"表征"概念,采用"自然化"的方式,为文化表征的传递构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认知解释。由此所形成的文化表征理论,使得社会科学研究能够在一种隐喻思维模式下,为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一种科学的因果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产权式酒店投资环境分析中,由于各种影响因素众多且不易量化等原因,一般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产权式酒店进行分析,通过确定产权式酒店投资环境影响因素和问卷调查,建立产权式酒店投资环境影响因素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产权式酒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21,(4):75-79
对味觉词"酸"在汉英语言中不同隐喻映射进行整合、比较后发现,其在汉语中的隐喻映射较英语更为广泛:在汉语中可以映射至生理域、心理域、性格域、生活域和性质域,而在英语中则只映射至心理域、性格域和性质域;汉语中味觉词"酸"的隐喻义义项较英语而言也更多。汉文化为高语境文化,英语文化为低语境文化,主要原因或是汉语中味觉词"酸"的隐喻内涵较英语而言更为多层、丰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概念整合认知科学视角审视法律隐喻,探究法的本体、创制、实施及法律文化中法律隐喻在线意义动态构建、解读和翻译,不仅具有提供法学和法律语言学崭新研究范式、科际整合视角等多重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增强跨法律文化交际、提高国际司法话语权、促进涉外法律服务等多层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系统研究方法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其整体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以及结构法与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超越与祛除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坑道视界"和"刻板印象",学习哲学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整合"和"批判"两种研究取向。对西方学习哲学缘起与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启示我们要认识到"自觉"建构与发展中国学习哲学的必要性,既明确"整合已有学习理论"和"批判已有刻板印象"的研究任务,也确立"贯通一体"和"反思批判"的研究方法,更要以中国学习哲学为西方学习哲学开辟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4.
火电项目的投资建设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也会产生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本文从社会发展、环境影响、节约能源效果和行业贡献效果四个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因果图分析法相结合的层次因果分析法,对一般火电项目进行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朱东华 《英语辅导》2008,(5):146-149
斯坦贝克的小说《珍珠》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解读。本文从隐喻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作者在小说中既运用了丰富的隐喻语言,又巧妙地使得"珍珠"具有多层隐喻义。"珍珠"即讽喻着"邪恶"之义,又可以从《圣经》的角度得到与《圣经》相关的道德观念的隐喻及诠释,这种邪恶与美善的交融加深了作品的内涵。本文试将分析文中隐喻语言的特征并对"珍珠"的隐喻义在语篇中的建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解释的核心问题是意义理解和因果解释之间的关系。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试图融合二者关系,其关于意义、价值中立原则和意向性因果关系的观点均受到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批评。针对因果机制探索何以可能,批判实在论提出了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改进。它提出分层的本体论,将因果机制放到了本体论层面,而因果关系则是"人为封闭系统"中的一种认知上的关系,由此澄清了因果机制和因果关系,同时,它提出的RRRE模式和MIT的方法论核心虽然都是回溯,但RRRE模式更契合最佳解释推理对回溯的推进,亦即通过可爱性原则和可能性的关系来反映理解和解释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唐君毅认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对因果问题的解释主要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思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唐先生提出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易道精神与阴阳观念”来理解诠释因果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因果观。  相似文献   

18.
校本研究在实践中存在种种形式化的弊端,其深层次原因是自然科学中古典科学范式的误导.当代复杂性理论和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超越了古典科学范式的"机械隐喻",一种带有"生物学隐喻"、"生态学隐喻"的生命范式正在勃兴.校本研究需要对古典科学范式的影响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在新的研究范式指导下进行创造性重建,唯此才能焕发教师研究的真正生机.  相似文献   

19.
王雪 《考试周刊》2015,(6):17-18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称谓语"亲"的使用情况的性别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性别差异是否会影响称谓语"亲"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预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意义在于站在性别的角度,而不是称谓语"亲"本体的角度研究称谓语"亲"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物质结构层次是物理学的基础和奠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它可以使我们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渗透到自然科学中去。所以通过隐喻了解物质结构层次是隐喻的本质认知功能,从而也能达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