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代朱熹在<读书法>中有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疑问,就会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去寻根究底地进行探索,直到问题水落石出.因此,现行教学改革下新课程的理念是: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触景生疑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散与创新思维往往发端于问题的生成和提出,因此学生质疑的激发是培养学生发散与创新思维的有力手段.现就困扰学生质疑的因素与激发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陈嘉驹 《数学教学》2008,(2):F0002-F0002,1,2
研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它又不同于接受性学习,或者其他传统学习方式.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自主学习的效应,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注重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探究精神,以及谋求开放性的新颖成果.对于高考要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卓有成效,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往往关注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或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如何深入探究数学规律或本质,如何进一步提出更一般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上进。"这段话的意思是:在进行阅读自学的时候,如果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学习中解决这些问题,最后达到学习的都没有疑问了,这才是真正长进了。初中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极大的潜力。在历史学科中往往有很多的悬念性问题,这些问题范围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非常广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设计自学质  相似文献   

5.
我国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讲过:“读书无疑者.需教其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蹈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6.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上进。”就学生学习过程而言,其实质就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重要学习目标。然而,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也不太注意不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皮亚杰)。所…  相似文献   

7.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现在每天的课业满满当当,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哪有闲工夫进行创新学习!”看来,一提及学生的学习,人们考虑较多的往往是在教室里听课、读书、做作业。不错,课堂安排的是学习,并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掌握某些知识、技能所必需的。但是,学生在闲暇中的学习是更加主动、自如、丰富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条富有成效的重要途径就是给学生足够的闲暇,只是现在真正属于学生的闲暇实在太少了。还给学生必要的闲暇,无疑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开拓出广阔的空间。创…  相似文献   

8.
武艳 《山东教育》2005,(7):44-44
(1)培养学生敢于发现、勇于质疑的精神和能力。真正成功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独立地学习,独立地汲取知识。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质疑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个问题,让学生按照他的“指引”步步紧跟,学生显得“无疑无难”。殊不知,这种教学,学生受益终身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学生只能成为一群“跟随”族,得到的只是不经“咀嚼”的“食物”。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让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广大中学教师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学生学习方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教师的教学方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其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无疑是最直接的。因此,我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为避免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花时间读;人有魅力,别人就乐意与之交往、倾谈。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亲近他,聆听其教诲、回味其课堂。谁不想成为学生眼中的魅力教师呢。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凭自己的感知去揣测:学生心中的魅力教师究竟是怎么样的?魅力教师的达成,无疑有许多因素,在影响教师魅力的若干因素中,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生大面积数学基础差的问题,往往使教师在教学中束手无策,身心倍感疲惫,无法一一指导那些想学的学生。同时由于学生长期处于学习劣势的状态,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习惯性无助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又有很强的自主感,他们希望摆脱别人的操控,自己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实施同伴教学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大良策。同伴教学是由同伴学生提供教学,由学生指导学生,并以一对一为基础的教学。本文介绍了同伴教学的意义并阐述了相关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我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本的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适时的“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师中有如下表现: 1、追求形式 忽视实效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实际,多用合作探索、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发展:要注意激趣、愉悦,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这无疑都是合理的导向。但一些教师做起来往往只注意了形式。比如,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就放手让学生讨论,老师既不作明确的部署,也不作及时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著名文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须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读书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读懂书,才能真正做到无疑。学生在读书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质疑问难,说明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说明他们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会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质疑一般经过有疑一无疑一有疑的过程。要使学生有疑,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问并大胆质疑。经过质疑后,学生往往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便开始处于无疑状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和时  相似文献   

17.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无疑在数学课堂上设置问题,提问学生有助于学生进行数学思维,主动学习.而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处于一种知识权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在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求异创新的火花并使之成燎原之势,进而养成创新的习惯更是当代教育工作肩负的历史重任。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内容,往往能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无疑是适应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小学生在课后、在家里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被看作是天经地义、不容指摘的事情。然而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有重新审视的必要。由于学生先天素质、接受水平和其他具体因素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步调不可能一致。对于课堂上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要求他在课后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消化吸收课堂所学,毕竟是现实的;在课堂上学有余力的学生,也需要教师课后再给点加餐的机会。无疑,这类作业应当是针对少数学生的个别作业,而不应当是全班统一作业。目前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却仍然以统一作业为主。统一作业的弊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