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把“我”作为一个人称代词理解,而忽略了“我”背后的深刻意义。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实现了一个不同于人的“我”?还是只是完成了趋同大众的“伪我”?通过品读《什么是教育》,本文将试着从明晰“我”、“真我”之概念,以及教育之本真要素来浅论如何实现一个“真我”。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有20余年教龄的老“教育”工作者,天天“教育”别人,天天阅读“教育”报刊,天天思考“教育”之事,总之,是一个靠“教育”吃饭的人。我整天忙忙碌碌,浮在“教育”的“水皮”之上,对“教育”问题缺乏深入、具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参考》2013,(17):F0002-F0002,F0004
多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以落实国家育人目标为指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做最好的我”的特色教育。学校结合北京市和朝阳区的地域特点,将“做最好的我”具体为“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五方面,简称“五我教育”。围绕“五我教育”指标体系,以课程管理、主题德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环境育人为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想起来,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既不是语言的教育,也不是文学的审美教育,而是意识形态教育。说得准确一点,是专制意识形态教育。我的语文教育的中心词只有一个:听话。这不是我毕飞宇的命运,而是整整一代人,甚至不止一代人的命运。我的语文教育开始于1969年,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花了整整一个学期带领我们喊“万岁”。这个“万岁”,那个“万岁”。“万岁”铺上了我的语文教育的底色,“万岁”不只是我们的知识结构,也成了我们的情感主式。比方说,在我们高呼“万岁”的时候,不仅需要发音准确,而且要做到声情并茂。如果让我给我们这一代人…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教育学内涵着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呈现其生命性,在直面复杂的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实践中,以理论的建构“全息”丰富的世界,以理论的发展提升教育学的复杂性,使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与“我”的、“我和你”的生命相互交融,使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相互滋养。这具体体现为从“教育学”到“我的教育学”、从“教育学”到“我和你的教育学”以及从“教育学”到“我和你共同热爱、创生、享用的教育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学校不是为精英而设的,当然我不反对有好的学生,我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我要动脑筋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自我概念,我们必须教育他“忘我’“‘奉献我”。学生有“我”了,我们才能教育他”忘我“。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有自信,有“我”,这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指出,“受教育就是受苦”,“学习是一种劳动”。此言一出,即遭遇各种言之凿凿的“反驳”或“驳斥”,似乎有要我为那些在“应试教育”中受摧残煎熬的孩子承担责任的意思。我很能理解他们的“义愤填膺”,但显然,批评者误解了我的意思,他们把“实然判断”(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各种辛苦和劳苦),当成了“应然判断”(受教育就应该受苦),  相似文献   

8.
“我是谁”是指人在对“我”的觉知与追问中,展开朝向他物或他人的“去存在”的实践,并在创造与利他的意义实现中不断确证自身的存在.“我是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追问,生命教育作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化,应直面这一追问.考察生命教育的发生及发展可以发现,“我是谁”的失落与重构是生命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此,基于“我是谁”的生命教育的实践着力点应在于激活自我觉知、激发主体力量与促进生命相遇.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职业”於十年前出版,第一期的发刊辭是我做的。至今满一百期了。我记得当时我还任“新教育”的编辑人,现这“新教育”早经停版了,而“教育与职业”竟能继续不断的出到一百期,这是何等难得的事吓!我不能不佩  相似文献   

10.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4,(16):10-13
我对教育的四个观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就是我对教育的四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都说“教育无悔”,可我不这样认为,从某些方面来说,我的教育“有”悔。1.“‘外国佬’,放学后我找你有事”我天生一头卷发,因此,不少人(当然包括我的学生了)送给了我“环毛”、“裘毛”、“毛里求斯”、“外国佬”等等“美称”。一日,我在上最后一节课,要下课  相似文献   

12.
从我踏上教育这片热土时,就与“异步教学”当时的“黎世法教学法”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走过三十年历程。我的教育生涯,是“异步教学”引领我成长,是“异步教学”给了我辉煌的人生,使我从一名山里娃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在这“异步教学”三十年大庆之日,我愿把我的成果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3.
笑是阳光     
我原来总以为“教育理论”只是保存在专家的教育论著里,现在我发现还有另一种“教育理论”,它保存在每一个教师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经历中。而且,那些教育专著里保存的只是“别人的教育理论”,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中却保存着“个人的教育信仰”或“个人的教育信念”。这个认识的转变,使我打开自己的记忆的闸门,梳理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于是,这件小事又跃入我的脑海。我不知道它是否微不足道,但是它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让我对自己对学生有了新的看法,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我坐在和我教同一个班级的语文老师的桌前,随手拿起了学生们的日记,…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单纯的认识“他者教育”的活动,还是以“他者视域”反观“我者教育”的活动,都是认识主体从“他者视域”看待教育的认识活动,比较教育由此形成的知识首先具有“他者视域”的特征.人们在认识“他者教育”进而反观“我者教育”的基础上,试图建构全球教育的过程中建构比较教育的知识,这是对“他者教育”的二次建构.比较教育天生具有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并进一步解读国际教育关系,因而具有解读全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近四十年的老教师,教学中尝试过“布鲁姆”“三段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法,但最终使我放不下、忘不了的是新教育。自从遇上她,便一见钟情。一路走来,我与新教育相知、相识、相爱。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已经27年,细想起来,其实自己有许多地方不懂。其实我不懂教育技术 过去我一直认为,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姓“教”而不是姓“技”(电)。其实,教育技术的核心不是姓“教”与姓“技”的争论。最近,看到《中国电化教育》介绍,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根据时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爱看各类教育、教学报刊。在全国众多的刊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陕西教育》。今年我又订了《陕西教育》。我认为她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栏目新颖,富有特色。贵刊最吸引我的栏目有“教改与探索”、“班主任一得”、“素质教育百家谈”、“小学教教学研究”、“复式教学”、“师生  相似文献   

18.
刘京海 《上海教育》2009,(23):40-41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三十五年了,曾有记者问我:“你对教育那么投入,甚至有点痴迷疯狂,下一辈子再让你选择,你是否还会选择教育?”我回答:“不一定。”我的回答让他们大跌眼镜,破坏了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其实我这个人最大的“形象”是喜欢说真话,有时候这个真话可能是错的,当我认识到是错的,  相似文献   

19.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从事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已经27年,细想起来,其实自己有许多地方不懂。其实我不懂教育技术 过去我一直认为,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姓“教”而不是姓“技”(电)。其实,教育技术的核心不是姓“教”与姓“技”的争论。最近,看到《中国电化教育》介绍,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根据时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们对孩子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孩子应“夸”而不应“罚”。我认为应该立即对这种行为大声喊“停”,因为完整的教育不应光有“赏识”而无“惩罚”。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三字经》里也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倡导“严”,这“严”就是我现在所提倡的“惩罚”教育的依据。当然,我所说的“惩罚教育”绝没有丁点体罚的意思。“惩罚教育”实际上是“民主与法制”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比如:值日生李东没把值日工作做好,按班规要补扫一天。这种“惩罚”会使学生们体会到“公平、公正”,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