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辨“味”     
周雨 《天中学刊》1999,14(1):40-46
“味”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中国美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味”进入中国美学领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味”与“美”在内涵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味感既是当下的、内敛的,又是持久的、弥漫的;味感既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主观的、个体的;味的活动既是瞬间行为、不思而至,又是长期积累、难以企及的;味的心境既是动态的、活跃的,又是静态的、特定的。“味”与中国美学中“和”、“淡”、“韵”、“虚静”、“妙悟”、“神思”及“境’等重要范畴有内在关联。“味”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具有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羲之的《兰亭序》在美学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研究的重视;而其“兴怀”说,实际上是对美感准确而全面的表述,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以中国古代特有的方式概括了美感的体验,说明了美感是主观与客观的遇合,既是瞬间的又是永恒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一篇古代重要的美学论。  相似文献   

3.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是十分古老的,又是十分年轻的。”学习美学,研究美学,对未来的小学教师——师范生提高审美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本期开始,“学海指津”开辟新的子栏目“与美同行”,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汤大民先生主讲,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4.
原始思维与印度美学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美学是美学史上具有独特形态的美学体系。其中,原始思维方式对印度美学思想诸种特点的形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原始思维的具体性、象征性、完整性、情感性、意会性、直觉性等特点入手,分析原始思维对印度美学思想和艺术形态的具体的影响,认为正是由于原始思维的影响,才形成了印度美学的主体性原则;才导致印度美学从关注有限走向追求无限;才使其艺术创造从可言说走向追求不可言说之美;从现实性走向超验性。  相似文献   

5.
真理和价值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真理与价值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又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和惟一途径是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喜剧心理美学要义喜剧美学与艺术心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要探索喜剧的本质和喜剧美学的奥秘,就要深入到人的生理深层结构。随着我国喜剧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应该而且能建立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喜剧心理美学。喜剧心理美学,它是美学,研究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它又是心理学,着重对人生的生理美学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分析;当然,它又是喜剧学,这是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英雄的思绪     
(一) 英雄,不仅仅是一个勇敢的同义词,也不仅仅是—个令人羡慕的字眼儿。它既是一种理想的归宿,又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它既是一种追求的定格,又是一种信仰的永恒;它既是一座丰碑,又是一面旗帜;它既是一个群体的代表,又是一个民族的化身;它既是整个社会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印度古典主义戏剧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印度戏剧的起源;论述了印度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即古典主义戏剧都采取了大团圆的结局,悲剧艺术被排除在戏剧创作之外;古典主义戏剧表现出了强烈的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的审美趣味;古典主义戏剧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本文还细致地分析了形成这些美学特征的哲学、宗教等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既是关学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本文从感物起兴的创作方法、淡雅纯净的艺术风格、虚实相生的美学意境、“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宗白华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系统地说明了古代印度雕刻艺术同宗教思想的密切联系;本进而论证了,在这一总的美学特征制约下,佛教与印度教雕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的化原因。  相似文献   

11.
庄子美学的泛“自然”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对庄子美学中的自然观多有所觉识 ,但显得零碎、不系统 ,而且也很少以知识学的方式去整理它。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尝试 ,认为庄子美学在审美对象、审美形态、美学精神上都存在着泛“自然”倾向 ,而这种泛“自然”倾向又与他的“道”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美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象学的现代性体现在其哲学精神与方法论原则中。现象学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体现在破除美是一种实体的观念、美学是研究审美价值的科学等五个方面。国内目前的现象学美学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加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康德把判断力划分为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在美学史上将美学推进到人的心理和谐层面。通过分析审美与认识及伦理态度的区别,认为审美中主体的知性与想象力处于自由和谐的游戏状态。这一和谐思想,在当今和谐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因而研究康德美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梳理儒、道、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体育美学审美价值的反思,道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判断和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感知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儒家体育美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个体生命的追求,道德价值的塑造和体育伦理的教化;在道家思想文化体系中,强调“身与物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把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相对立的哲学概念范畴作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高尔泰苦难的人生历程与特立独行的治学风范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逻辑起点上,高尔泰提出研究美学首先要研究人学,人学是美学的起点;在理论特征上,高尔泰立足于浪漫美学的内在要求,充分展现了浪漫美学的对立性原则、情感本体论和精神的主体性等美学特征;在价值追求上,高尔泰执着于人的追求从而试图建构人学美学,彰显着鲜明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6.
“闲”之意义的最终指向是心灵和审美。“闲”作为审美主体的心态表征,一般具有情志充足、心灵澄澈、意虑平静、神思悠然的美学内涵和特点。庄子“心之适”的审美思想,重在求取心性的舒爽和心志的顺遂,重视个体与关注自我,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享受。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内质,以道家思想为表现个性,以释家思想来调剂补充的中国古代的“闲”与“适”的审美理念,构成闲适文化的思想内核,导引着包括白居易在内的诗人们的闲适文化心性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刚美”就是一种刚烈、劲健之美。通过对“酒神精神”这一西方美学范畴的历史渊源、基本审美特质等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和总结,可以看出“酒神精神”这种强力意志实际上表现了一种高亢昂扬的矛盾冲突的美,它要求进取、奋发和超越,显示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的精神意志与审美客体剧烈冲突,并力求通过这种冲突而通向更高的审美境界,从而体现了西方美学的刚美意韵,因此,“酒神精神”概念就是一个刚美范畴。  相似文献   

18.
康德美学思想体系是康德思想大厦的基石之一。在《判断力批判》理论著作中,其从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维度厘清了审美判断的界定:从质上讲,康德美学思想认为鉴赏判断的审美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是经验与理想审美的二元构成;从量上讲,审美不凭借概念而属于普遍令人愉快的,是目标与过程美感的统一体;从关系上讲,美的判定仅仅是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从方式上讲,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这种必然是建立在人都有“共通感”这个前提上的。  相似文献   

19.
“审美理念”是康德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准确把握是对康德美学进行深度理解的关键。审美理念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有其自身的特征,并且在作为沟通知性和理性、认识和实践的桥梁的审美领域中也发挥着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这里对《判断力批判》作了深入解读和思考后,对审美理念的特征、它与天才和艺术的关系及它与“美的理想”的关系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阐明审美理念对于今天现代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学精神的实质是追求自由,回归生活的德育强调主体的自由意识和人性的解放与至善。这表明美学精神和生活德育存在着本质上的契合。本文从实现德育与美学的深层交叉,美学和生活德育契合构建着眼,通过对生活德育内涵及美学精神的理论分析,寻求两者的契合点,进而实现美的享受与道德情感的培养相统一、知情意行的协调一致和能动发展的契合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