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是人的本性。儿童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之后才是作为儿童的存在,因此自由是儿童存在的本性。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儿童是按自然的普遍法则而自由发展的,同时他们又以其独有的方式主动建构着自己的世界,在社会中他们也同样是被承认的拥有自身权利的社会主体。当前教育中无视儿童权利的现象十分严重,现实状况亟待成人改变对儿童自由的错误认识和态度,以利于儿童健康、快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守护天性     
<正>一天性,就是自然赋予的品质或特性。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说了种树的诀窍: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天",即为树木生长的基本环境和规律;"性",乃为树木的本性。其意思是说,种树要顺从树木生长的规律,让树木彰显自己的本性。种树和育人的道理其实是相融相通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以为,让儿童像儿童的样子,教育就得要有"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与智慧,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引导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指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这给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是:尊重儿童天性,立足儿童视角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而愉悦地发展。另外,由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话语权是社会个体所拥有的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态度的一种权利,是个体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作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其主体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文章从权利角度对幼小衔接进行分析,指出尊重儿童话语权是人本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对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话语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尊重儿童主体权利、最大化儿童利益以及还原教育本性等措施来保障儿童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宫崎骏动画中的儿童回归观包括儿童天性的回归、文化的回归和儿童教育观念的回归。这种回归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儿童天性真、善、美的回归也是成人的向往;质朴、鲜活、自然和成长的儿童文化回归,可避免儿童被成人异化、麻木;以儿童自然快乐成长为取向的儿童教育观念的回归,有利于提高儿童自我成长的能力、尊重其自然生长。深入探析宫崎骏的儿童回归观,对广大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正确对待儿童的生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念中,儿童只是法律保护的客体,是成人社会既定目标的“加工”对象。然而,在民主、法制的新世纪,儿童首先是权利的主体,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必须基于对其权利的尊重和张扬;儿童教育必须是一种权利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何为教育?卢梭说,"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成长。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人也不例外。所以,卢梭从自然界撷取智慧,创立了自然教育理论。他强调"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秩序,破坏自然法则,从根本上损害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8.
"童心课堂"就是儿童化的课堂教学,它是将儿童的本性放在第一位,尊重儿童的思想,尊重儿童的创造,尊重儿童的需求,尊重儿童的选择,尊重儿童的发展。"童心课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课堂,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与求新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卢梭对"自然教育"作了独特的诠释:(1)自然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2)自然教育即儿童自然状态的回归;(3)自然教育即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教育;(4)自然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这种新的"自然教育"观对加深西方自然教育内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儿童天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教育就是儿童依据自身的本能、兴趣、需要率性发展;回归儿童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反对成人对儿童的过多干预,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保持儿童的本真状态,回归儿童自身,让他们顺应天性而成长;教育适应自然就应当遵循成长中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人的年龄特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自由天性,促进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前,著名文学家冰心先生针对我国当时的教育弊端指出:“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早在20世纪初,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有过类似的阐述,她认为,儿童本来就具备自我发展的潜能,成人的工作就是帮助儿童幼小心灵的发育,不是用成人的思想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从小就受到尊重的人,长大了才会自爱和尊重他人。孩子虽然年龄小,他们却也有思想,有自尊心,有独立的思维,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老师的肯定与理解。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我们是长辈、是老师就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任意批评和指责孩子。尊重儿童不仅指尊重儿童的人格,学习权利等,还包括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尚不完善的特点,选择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手段,促进其基本素质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12.
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理解学习中的儿童 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对于儿童的正确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努力去认识、去研究儿童,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儿童、对学习、对教育的认识。他们坚信—— 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个体。他们同成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他们又是发展中的人,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这种帮助(即教育)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人世界,使之成熟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  相似文献   

13.
儿童权利的实现和维护固然有赖于成人社会的努力,但就儿童自身而言,作为一个权利主体,主体权利意识的觉醒必然是维护儿童权利的重要内部力量。儿童权利意识是儿童对自我利益和自由的认知,以及对他人主张、要求和维护权利的行为及观点的社会评价。一定程度的权利意识有助于维护儿童个人权利,有助于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个体创造性的发展。进行权利意识培养应树立四种理念:从权利救助到权利意识培养与权利救助并重;从外界维护到儿童自护与外界维护并重;从"规训式"教育到儿童主体性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是倡导尊重儿童权利的先导,认为尊重儿童的权利,是他成功进行快乐教育的主要原因。他的儿童权利观有其独特之处,他认为儿童具有说话的权利、渴望得到公平的权利、自尊受到尊重的权利、机会均等的权利、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利以及自我选择的权利。研究斯宾塞的儿童权利观,能够使我们更明确地理解与尊重儿童的权利,使儿童权利得到更充分的保护和对待。  相似文献   

15.
儿童地位与社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儿童的内在价值被尊重并获得不同于成人的独特价值时,他们在社会中就居于主体地位,也自然充分享有生活的权利、探究的权利.这既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反之,当儿童的内在价值被忽视,儿童就只剩下附属价值、工具价值而被动地依附于成人,他们就在社会中居于工具地位,没有生活的权利而只能为生活做准备,没有探究的权利而只能被动接受成人安排好的一切.这既是社会文明程度低的标志,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生存状忿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儿童的内在价值被尊重并获得不同于成人的独特价值时,他们在社会中就居于主体地位,也自然允分享有生活的权利、探究的权利。这既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反之,当儿童的内在价值被忽视,儿童就只剩下附属价值、工具价值而被动地依附于成人,他们就在社会中居于工具地位,没有生活的权利而只能为生活做准备,没有探究的权利而只能被动接受成人安排好的一切。这既是社会文明程度低的标志,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即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美]杜威"生长"的本意,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由此,生长教育,可理解为顺应儿童天性、促使儿童不断向上生长的教育。我园的生长教育课程建构,从儿童自然天性出发,承认儿童生长的潜能与个性,尊重儿童生长的时间与速度,着重利用自然、乡土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创设支持开放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着不同时代教育理念的变迁,"秘密"作为儿童文学的常见题材,折射着成人对儿童这一本体的认识,分析成人的"秘密观"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当前对儿童观与教育观的认知。通过选取三本具有关于儿童秘密的代表性的绘本,从规训的角度分析成人对儿童秘密侵犯带来的儿童自我意识消解和道德认识偏差的问题,建议成人在尊重儿童的道德领域同时,适时选择介入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实验探索,或者说从事关于教育的实验研究,重要的是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权利,激发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无论是孩子的生理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与天性。因此,"成人对儿童应有敬畏之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修养。探讨了尊重和保护儿童自尊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