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校企合作进行概念界定和逻辑起点分析,提出校企合作的三种形态,进而讨论了校企交融的本质是有机式组织、无边界组织和学习型组织;校企合作的冲突是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在校企交融过程中产生的功能失调的冲突、主要源于管理道德冲突,角色冲突和文化冲突;校企合作的融合路径是校企共建育人共同体,主要包括共同愿景、培养共同体、研发共同体、服务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评价共同体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和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可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崭新的思维方式、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以及明确的责任主体及主体责任。在实践和探索中,要深入理解命运共同体内涵,唤醒校企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思维,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新形式,坚持校企命运共同体高标准,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其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黄蘋  陈时见 《教育科学》2020,36(2):76-8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并呈现出新的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由“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情感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和“校企责任共同体”组成,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高形态,具有共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补性等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构筑义利统一的发展共识,需要构建情理交融的共生合作机制,需要共建开放包容的合作文化,需要落实互融共生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4.
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搭建“政校企行”合作桥梁,促进“政校企行”命运紧密相连,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命运共同体互融共生,既是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现实之举,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精准方略。文章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缘起入手,分析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校企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并提出校企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大力开展新型人才职业培训;推进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内“双师型”教师双向流动的“旋转门”机制;为推动校企命运共同体提供政策支撑;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双元”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年来一直存在因合作主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而导致合作关系松散、合作效能低下等问题。校企利益共同体以校企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突破以往"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取向的局限,着力于建立校企高度融合的和谐生态,双方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品质,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通过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等实现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律。研究发现,升格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招生制度、课程体系等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圈子。高职院校没有实现校企利益对接,企业校企合作内生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没有形成利益责任共同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构建校企功能互补耦合、教育责任拓展、业务相向渗透的深度合作模式,具体改革路径是:建立政行企校合作共同体,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制定校企人员互聘交流和实习管理责任分担制度,加强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院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主体责任,进而提出了职业院校落实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主体责任的有效措施: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三级责任体系;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体系,降低校企双方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校企合作评价与激励机制,督促各级责任主体履行责任;提升治理水平,实现主体责任落实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校企共同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通过分析"校企共同体"的涵义与特征,梳理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教学车间"到"校企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探讨"校企共同体"在管理机制、动力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保障机制,为职业院校构建"校企共同体"提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高职育人机制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具有合作主体优势互补、合作目标互惠多赢、合作领域多元拓展、合作体制科学合理、合作机制灵活高效等特征。同时,以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平台构建高职育人机制,能有效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校企双方只有达成价值认同,合作意愿才能生成,进而建立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校企合作才能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的"厂中校"建设,虽经多年探索,但因受多重因素——机制因素、教师因素、学院和企业方面因素等影响,在实施中遇层层阻碍。高职的教学定位,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厂中校"建设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影响"厂中校"建设的阻碍因素,将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回归到学校教育和企业盈利的本质上,从而寻求校企合作的利基点,为日后合作"厂中校"建设,实现双方共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培养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可以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依托企业优势,找准对口企业,在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探索"厂中校"的办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与南京宁庆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大胆地尝试了"厂中校"的办学模式,使其更加适应于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成效不理想,究其原因,尚未构建起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机制落后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完善校企合作机构及其管理机构,构建政策保障机制,构建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构建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建立政府主导,职业院校主动,行业、企业参与的“四方联动”长效机制,校企合作才能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4.
从宏观上探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剖析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问题和原因,提出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校企资源整合理念;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主导作用、建章立制、组建职教集团;深化改革,加强校企双方自身资源整合等措施,是整合校企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打造高效顶岗实习联合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形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既分工明确,又存在密切合作的地方,需要两者联合管理、探索高效合作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时代,高职院校与企业需要密切携手、积极尝试构建有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这是现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诉求的必然回应,切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当前,校企合作双方应在目标导向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基础上,设法解决合作中存在的认识及配合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行的良效机制,力求通过合作办学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引厂入校建设"教学工厂"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企业、学生三个利益相关方在其中各有不同的利益需求,构成一个复杂的利益博弈模型。高职院校要创造有利的合作环境,"筑巢引凤",寻求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共同与相互错位的利益点,方能实现协同发展、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大趋势下,在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引领,通过技术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等方式,整体推动学校党建与企业党建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有利于整合校企教育资源,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确立高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近年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实践证明,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对于校企双方而言都是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的。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把相关行业优秀企业的文化融合到高职文化中来,形成富有特色的院校文化,并以此为支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利益诉求实证调查,总结分析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点,提出了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明确政策,创新机制,提升内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