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美国开展中文师资培训,既要以相关的教师培养标准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又要考虑本地教师的实际需求;既要提供知识普及型课程,也要重视特色型培训;既要进行教学方法等实践技能的培训,也不能忽视语言理论对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设计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发展中文师资培训、提高中文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综合课程的设置与历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教育改革最大的动作恐怕是课程改革了。继1 996年在全国开设社会课之后 ,又将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这门综合课程。对此 ,历史教学界反响不小。意见大致有三类 ① :第一种 ,认为我们还不具备开设综合课 ,尤其是“大综合”课的条件 ,希望不要走得太快 ,以免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但不反对实验性的探索。第二种 ,强烈反对设置综合课 ,认为开设综合课直接动摇了历史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课程基础。甚至有人认为 ,综合课的最大危害是“让中国人忘掉自己的历史”。第三种 ,希望综合课能够给传统的历史教育带来生机 ,主张大胆实验 ,适时推…  相似文献   

3.
国内近年来双语教学研究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双语教学的模式,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双语教学的目的,应是既强调语言,又强调知识的传授;选用双语教材,既注意专业知识内容,又兼顾学生外语能力和注意语言学习的难度;双语课程的设置,应注意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连续性;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搞好双语课的评价和建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笔者在吉尔吉斯斯坦任教的经验为基础,从学生、汉语师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比什凯克中小学的汉语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本文以初级阶段综合课语言要素教学为研究重点,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策略,以期对提高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医学院校研究生ESP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研究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医学院校研究生ESP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考核方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CBI教学理念注重学科知识与语言的融合,对研究生ESP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生ESP教学应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相结合的多层次、专业性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可采用CBI主题模式及辅助模式;考核方式应多样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增加实践考核环节;师资培养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进行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高校双语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师资条件、语言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我国高校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明确双语教学的含义和目的;科学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培养优秀的双语师资队伍;积极建设双语教材;创设双语教学氛围的内、外两个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综合课教师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云南师范大学综合课教师培养试验为个案,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学综合课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设置的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构建起主辅式、整合式的综合课教师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师资培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艺术综合课教学的目的和特点,给我们的中小学艺术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上好艺术综合课对从师范院校的现有艺术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中小学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只有果断加以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师范性特征,弱化对单一技能的过度强调,设计和开发出符合艺术教育特点和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师资培训课程,艺术课师资才能真正符合时代的需求,中小学艺术课才能开展得更加名副其实和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汉语综合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课程,综合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关系到自身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也会影响到分技能训练课的成败。高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在实际交际中依然无法做到准确、流畅、适当的语言表达,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语言需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针对高级汉语综合课给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考虑到当前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学生需求、学生特点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兰 《天津教育》2021,(11):161-16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技能技巧,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欲望,提高他们的语言思维逻辑能力,可以通过辩论比赛活动,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严雪红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110-114,1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竞相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对中小学外语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进行了收效颇丰的外语课程改革,其改革具有如下特点:外语教育观念的转变颇大,对课程的重视度提高;开设的外语语种较以前更加丰富,并且随着形势而变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生动活泼,重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课程评价科学化;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比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启示:科学定位外语课程的价值;出台积极的外语教育政策;建立完整的外语课程指导框架;实施有效的外语教学和学习策略;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外语的渠道;重视外语教师教育,提升外语教师的综合能力;完善外语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重在“用”字.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将童年生活的状态及经验同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相结合;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准确把握年段特点,尊重学生对文本内容个性解读的同时,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语用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去尝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找准“语用”点,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教学理念,全语言教学是对语言学习、课程、教学与教师四个方面的重新思考与安排。若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语言学习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角色和知识内容都要逐渐转换,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教与学的统一;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潜能;真实的语言经验是课程的核心。以此凸显全语言教学的优势所在,进而实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课程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小学语文教学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较为薄弱,高校应大力提高现代汉语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编写出科学实用的现代汉语专用教材,全面推进现代汉语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汉语基础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推向深入,高职教育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的教育价值观,新的人才质量观不断深入人心,从而呈现出一种包容了人的情感在内的新的语文教学观.通过分析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认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是高职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对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视,新课标和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生应掌握的语音知识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对语音教学的重视不足以及教师本身水平有限等原因,高中毕业生的语音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还需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语音知识的意识,提高教师素质,把语音知识的教学与其他语言项目的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实践问题,朱武兰老师提出并强调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课堂改革。语文课堂亟需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需要教师从原点上搞清楚语文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学科素养,就难以获得学科的尊严;从课程论的视角提高教师独立研读教材的能力,是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低效的急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贯穿于教师和学生整个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之中,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提出更合理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Findings: Recent research has validated the power of evidence-based preschool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mote child school readiness when implemented in the context of research trials. However, very rarely are follow-up assessments conducted with teacher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aintenance of improved teaching quality or sustained use of evidence-based curriculum componen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rial.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collected follow-up assessments of teachers 1 year after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REDI (REsearch-based, Developmentally Informed) research trial to evaluate the extent to which intervention teachers continued to implement the REDI curriculum components with high quality and to explore possible preintervention predictors of sustained implementation. In addition, we conducte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o determine whether general improvements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ntervention teachers (relative to control group teachers) were sus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sustained high-quality implementation of some curriculum components (the Promoting Altern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 curriculum) but decreased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components (the language/literacy components). Sustained intervention effects were evident on most aspects of general teaching quality targeted by the intervention. Practice or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poli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