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德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音乐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能真实感受体验到音乐作品的丰富情感,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那如何让音乐课有真情呢?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如何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提高中专音乐课的教学效果,打造音乐高效课堂呢?我认为,改进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同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作品的美有不同的感受。同是一首乐曲,有的欣赏者会觉得它很美,有的欣赏者会认为很一般,而有的欣赏者则认为作品根本就不美。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是如何理解并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呢?据了解,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解决此类问题所持的指导思想和解决办法往往是:“各爱所爱,各美所美。”  相似文献   

4.
乔雪侠 《考试周刊》2012,(64):184-184
学生往往“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原因之一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音乐美学应从艺术教育的课堂上解放出来,到现实音乐生活中去。音乐的美首先是音乐作品的美,其次是音乐表演的美。审美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形态的教育,一是美感教育。本文对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翠琴 《学周刊C版》2014,(9):192-192
很多高中音乐作品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体,包含着作曲者丰富的经历、情感和联想。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深刻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上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和努力,争取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我尝试把音乐和舞蹈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6.
张红 《云南教育》2001,(19):39-40
音乐课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我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音乐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对声响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利用音乐作品中强弱分明、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欣赏…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教学应该给学生带来快乐,使每个学生都受到音乐的鼓舞。所以,音乐课应该是美好的,是一种享受,师生都应该是快乐的。我每次上完课都在反思:这节音乐课我觉得快乐吗?学生感到快乐了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很多音乐教育专家也认为:在音乐课中进行音乐知识教学与音乐技能培养时,要有机地渗透音乐审美体验。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融“四美”于音乐课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中音乐新课程鉴赏教学中,大型音乐作品的鉴赏成了音乐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本人在教研观课中发现,“剪辑”是大型音乐作品鉴赏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大型音乐作品的剪辑,取其精华部分,集聚主题音乐,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设计的优化、视频材料的优化等手段,达成有效鉴赏、有效审美,有效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有效促进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发展。其策略有三:  相似文献   

10.
看到题目你可能会感到疑问,音乐课还有作业吗?这和有些人存在的“实施素质教育不要考试”的误区一样。答案是肯定的,创新作业,适当地布置音乐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内容,陶冶学生情操,而且可以领悟音乐的美妙,享受生活的乐趣。那么音乐课要怎样设计作业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高中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感,上好音乐课就很不容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此,我略有想法。  相似文献   

12.
音乐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作为中学的音乐教师,看到了很多以体现“关注音乐,以音乐为本”的优质公开课。而笔者认为公开课是相胪常态课”而言的,只是一个教学“特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音乐课,要明确它的主体是谁?其本质都是体现授课教师对先进教学观念的课堂贯彻,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之美,用什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等。  相似文献   

13.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征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学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灵魂。那么我们如何在音乐课中实施情感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环节,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普遍采用“三步模式”:倾听音乐作品——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式——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学生在整节课中只能被动地“听”音乐,“听”教师对音乐的介绍,逐渐地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了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了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环节,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普遍采用“三步模式”:倾听音乐作品——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式——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学生在整节课中只能被动地“听”音乐,“听”教师对音乐的介绍,逐渐地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了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了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中指出:“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音乐课堂人文化,是21世纪音乐教师所席熙者的问额.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久而久之.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对音乐教学来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彻底改变音乐教学只注重少数几个特长生的局面,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音乐学习,获得音乐体验,让音乐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现、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充分发挥音乐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启迪智慧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9.
那是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相邻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学生转校的成绩单,上面除了音乐外,其他各科的成绩都有。我不由心里一阵纳闷:难道音乐课已经“堕落”到消失的地步了吗?十年前的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大纲规定:音乐课是考查学科,并纳入学生的考绩范围。我看问题就出在“考查”二字,使有些学生、家长对音乐课不重视,他们可以这样认为:即使音乐课考试不合格,我同样可以高中毕业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20.
张倩 《小学生》2010,(7):57-58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