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网站(SNS)是Web2.0时代一个标志性的网络服务新模式。它以人为核心,以社会关系链为基础,利用诸如网络聊天(IM),交友,开博客、记日志,建相册,参与群组,玩SNS游戏,分享日记等活动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信息,创造内容,维系关系,培育感情。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基于关联主义的理论观点,从技术维度、社会维度、知识维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学习型社交网站的创建应该遵循和坚守的创建理念和原则,其研究结果对促进社交网站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育工作质量要想得到保障离不开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中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方面则是教育工作实施的关键部分,为此家校合作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网络社交工具的出现,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网络社交工具的家校合作进行研究,提供一些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交网站是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系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体,由于具有社交真实化、关系价值化、活动圈子化、传播病毒化、空间个性化等媒体特性,它目前成为了互联网上一个重要的知识扩散互联网。本文在对知识扩散概念理解,以及对知识扩散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社交网络和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对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网络结构、人际关系、个体认知三个维度归纳和论证了影响社交网站中知识扩散的七个因素,分别是网络连结、网络形态、信任、合作、互惠、专业能力、价值观念,这对于基于社交网站媒介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也为通过进一步量化研究社交网站的知识扩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交化相互交织的时代,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社交网络因其独特的特点,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如火如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社交网络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与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教育的有效工具,但是也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通过对社交网络特点和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影响的分析,对如何做好社交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社交网络的出现会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怎样的影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值得教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络环境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只有积极融入大学生社交网络,保持对舆情的敏感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客观预估社交网络辐射力,方能做好新媒体、自媒体、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美国两部与社交媒体相关的专著,介绍了美国中小学在使用社交媒体重组学生学习活动、建立去中心化的扁平组织结构、扩大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学习网络的节点;师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学习的本质,仍然是知识管理;对教育变革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教育理论、教育观念以及思维方式;有必要通过立法,规范社交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支持高校师生员工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协作型活动的网络平台,高校校园社交网络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高校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校园社交网络与电子校务系统紧密结合,扩展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模型,设计并实现了支持授权有效期、分级授权和权限代理的高校校园社交网络业务应用访问控制模型,从而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更加灵活、方便和周到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引导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丹 《文教资料》2012,(15):152-154
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了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实际参与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社交实践呈现六个基本特征:强化人际交往的"强关系"、自我披露主导个人表达、多回合的非同步互动、所获得的信息量不多、参与网络暴力存在性别差异、注重树立公共的自我形象。作者认为,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素养,今后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应注重从培养拓展"社会资本"意识、树立发展"弱关系"观念、掌握适度的礼貌交往策略三个方面来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0.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扬州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交网站访问情况、好友特征、社交基本属性、社交行为、态度与感受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基于社交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大学生能正确、积极地使用网络社交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1.
SNS社交网站的兴起带动了以真实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社交网络文化的流行,也引发了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的多重影响。参与SNS社交网站交友互动,既可以规范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弱化功利思想、培养民主精神,也可能诱发道德危机和现实社交障碍。高校思政工作者及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积极渗透,引导社交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并借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2.
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推进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因此,应从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含义以及构成要素出发,站在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网络的普及和网络交际不断发展,为构建在线学习的网络体系提供便利条件,搭建现代意义上的、依托社交网络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枯燥无味的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各种社交网站很好地融合到你的整体网络营销计划中?成功的企业都有哪些"社交"技巧值得同行们学习?以下6家公司在整合运用社交媒体或者各种社交技能上都有自己的亮点,通过运用创新社交媒体营销手法来提升品牌形象或者拉动销售,看一下这些公司使用的策略吧,不仅仅适用于这些个别的案例,对你的企业也许有用。  相似文献   

14.
社交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的便捷性提升提供了有利保障,而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交网络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矛盾,化解矛盾并科学运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是未来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必经之路。本文从社交网络环境与现代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矛盾入手,论述了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思想引导、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社交网络工具应用、完善社交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政信息化教育体系等有效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群体是一个最容易也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中国网民中25%以上是学生,他们是社交媒体的主要应用人群,社交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在教学环节中融入社交媒体,通过质性研究与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寻社交媒体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与教育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Facebook、人人网的兴起,社交网络这一新兴互联网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而广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群体,对社交网络表现出极大兴趣.社交网络作为学生社交活动的新兴载体,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着影响.本文从协同教育及思想教育入手对学生、家长、老师在社交网络中的教育教学研究进行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海外英语》2013,(6):37-37,64
如果你还在用Blog、Twitter或者Facebook,那么以网络达人的标准来说你就out了。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社交网站,最近又兴起了不少新奇好玩、人气爆棚的社交网站。阅读本文,了解那些关于社交网站的新创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社交安全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新的网络时空里,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日益喜爱的新型社交方式。网络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网络社交安全产生巨大冲击。由此,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目前,网络社交常见的安全问题有:网络聊天引发的安全问题,沉迷上网导致的网络成癌综合症,交友轻率误入网恋陷阱。可见,网络社交安全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及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此,本文提出了自律性和防范性相结合的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杨政 《华章》2012,(23)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并积极主动应对.本文首先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社交网络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造成的影响,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化的时代,移动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植物保护通论"教学改革需要充分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文章提出了"以网络课程网站为核心载体,移动学习网站为补充,专业数据库网站为拓展"的三位一体立体化网络学习资源的框架,并对其中的三大要素即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站、专业数据库网站的内涵及学习内容设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多元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